APP下载

贵州石斛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2020-01-14刘建忠

贵州农业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金钗石斛贵州省

刘建忠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贵州 贵阳 550003)

贵州省位于我国亚热带西部云贵高原斜坡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1 200~1 600 h,太阳总辐射3 349~3 767 MJ/m2,年平均气温14.0~18.0℃,年积温4 000~6 000℃,年降雨量1 100~1 300 mm。贵州省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植被类型丰富,林木生产力较高,素有“宜林山国”之称。为全面摸清全省森林生态产业资源家底,进一步发现、拓展、整合森林生态产业资源,加快推进森林生态优势向资源优势转变,做优“大生态”,助力“大扶贫”,贵州省适时部署开展贵州省森林生态产业资源大普查。石斛作为林下种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特有的道地原生药材[1-2],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及降血脂等药理作用[3-5],摸清适宜石斛发展区域并扩大其栽植面积,对贵州省森林生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缺乏贵州石斛产业发展状况的系统研究报道。鉴于此,基于《贵州省森林生态产业资源大普查技术要求》调查成果,从贵州石斛栽植现状及其适宜发展区域,分析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深入推动贵州省石斛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石斛产业发展的现状

1.1栽植

贵州省石斛普查范围涵盖全省89个县级单位,普查对象为已发展面积(现场核实)和适宜发展面积,石斛品种包括金钗石斛(DendrobiumnobileLindl.)、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 et Migo)和流苏石斛(DendrobiumfimbriatumHook.)3个品种。从表1看出,目前贵州省共栽植石斛面积2 373.05 hm2,分布在33个县(市、区)。其中,流苏石斛仅分布在安龙县,栽植面积为3.61 hm2,占已发展石斛栽植总面积的0.15%;金钗石斛仅分布在赤水市,栽植面积为1 135.68 hm2,占已发展石斛栽植总面积的47.86%;铁皮石斛栽植区域分布最广且面积最大,分布在全省32个县(市、区),栽植面积为1 233.76 hm2,占已发展石斛栽植总面积的51.99%。从图1看出,全省已发展石斛栽植情况自东南向西北呈3条平行带状分布,其中,东南分布带以黎平、从江、独山、荔波、安龙及册亨等21个县(市、区)为集中分布区域,中部分布带以思南、德江、沿河、清镇及开阳等10个县(市、区)为集中分布区域,西北分布带以赤水和道真2个县(市、区)为集中分布区域。

表1贵州不同石斛品种的栽植区域及面积

注:-为无数据,下同。

Note:-means no data, the same below.

图1贵州已发展石斛栽植的区域分布

1.2适宜发展区域

判别贵州石斛适宜发展区域以《贵州省森林生态产业资源大普查技术要求》为依据,且要求单个村适宜发展面积不少于33.33 hm2,并参考贵州省第4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2017年度林地变更数据库、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和生态保护红线等相关资料,根据3个石斛品种适宜栽植条件(表2),现场调查坡度、地类、优势树种、林分郁闭度、林分平均胸径、岩石裸露率及森林群落结构等关键因子,结合区域温度、多年平均降雨量等历史数据资料,判定适宜栽植石斛的区域和面积。普查范围为除Ⅰ级保护林地、水源保护地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以及其他自然保护地严格保护的重要生态区域以外的无污染、条件适宜的森林资源。

贵州省除已发展石斛栽植区域面积2 373.05 hm2外,尚有5 505.33 hm2林地适宜发展石斛种植,适宜种植区域分布在26个县(市、区)。其中,流苏石斛仅适宜在三都县发展,适栽面积为449.26 hm2,占适宜发展石斛栽植总面积的8.16%;金钗石斛仅适宜在赤水市发展,适栽面积为81.25 hm2,占适宜发展石斛栽植总面积的1.48%;铁皮石斛适宜栽植区域分布最广且面积最大,全省有25个县(市、区)适宜发展,适栽面积为4 974.32 hm2,占适宜发展石斛栽植总面积的90.36%。从图2看出,全省适宜石斛发展的区域自南向北呈2条平行带状分布,其中,南部分布带以兴义、安龙、望谟、平塘、从江、黎平、独山及三都等21个县(市、区)为集中分布区,北部分布带以赤水、正安、道真、德江及江口等5个县(市、区)为集中分布区。

表2贵州不同石斛品种的适宜栽植条件

图2贵州适宜发展石斛栽植的区域分布

Fig.2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suitable development areas ofDendrobiumin Guizhou Province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资源分布不平衡

贵州省已发展及适宜发展石斛的区域集中分布在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和铜仁市等林地资源、水热条件较为丰富的从江、锦屏、荔波、三都、册亨和望谟等县(市、区),贵阳、遵义、安顺及六盘水等县(市、区)尚在探索发展中,毕节市目前尚未发展石斛产业,全省的石斛产业发展布局极不均衡。

2.2苗木来源混杂,质量良莠不齐

据统计,贵州省石斛种植的苗木主要来源于福建、广东、浙江、云南和四川等省份,省内只有赤水、从江、黎平、安龙、兴义及义龙新区等县(市、区)有个别企业从事石斛育苗工作,且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育苗数量有限只能自给自足,且育苗技术尚不成熟,苗木质量无法保证。

2.3缺乏优良品种认证标准,栽培技术标准尚不完善

目前,石斛种植技术仅参考《铁皮石斛栽培技术规程》(LY/T 2547—2015)和《铁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DB53/T 853—2017),金钗石斛及流苏石斛尚未制定栽培技术标准规程;贵州省内尚未建立优良品种认证标准和成立检测认证机构。赤水金钗石斛由于发展时间长,栽植规模大且较为集中,栽植技术较为成熟,产品发展体系相对较完善,2006年3月,赤水金钗石斛已取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产品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铁皮石斛和流苏石斛由于引进栽植时间短,栽植范围虽广但较为分散,栽植技术不成熟,其产品发展体系不完备,目前尚未取得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知名度不高。

2.4仿野生栽植方式不规范,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当前,除金钗石斛仿野生栽植方式较为规范外,铁皮石斛及流苏石斛在选择栽培基质方面较为随意,其中,枫香、麻栎、木荷、丝栗栲和杨树等阔叶树种由于树皮粗糙易攀附、保湿性强及培育品质优良等原因而成为石斛栽培基质的最优选择,其次是梨树、茶树及青梅等经济树种,其具有便于整合集约经营管理,投入产出比高等优势;马尾松、杉木、柏木及华山松等针叶树种由于树皮保湿性差。松香残留物多及投入成本较高等不利因素使得选择性最差。

2.5产品开发不充分,营销市场不健全

目前,石斛开发利用以药用为主,但对产量的需求较小,且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从而对石斛产业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以石斛为原料开发的石斛茶、饮料及保健品等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不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尚未形成,营销市场体系不健全。

3对策建议

3.1加大对石斛苗木来源的监控,确保苗木质量

建立健全苗木标签跟踪制,确保对苗木的培育、销售、运输和栽植过程跟踪;建立优良苗木供销商数据库,整合苗木培育单位、苗木名称、数量及等级等信息,由林业主管部门在门户网站进行公示,为公众采购提供参考;实行苗木企业失信清单制,将苗木来源不清、存在质量问题的苗木企业纳入失信清单,确保苗木质量来源可靠。

3.2建立健全优良苗木认证体系,建立检测认证机构

与省级质量监督部门沟通协商,开展优良苗木认证立项;由省林业主管部门会同科研院所、药企,尽快成立苗木检测认证机构,制定监测内容清单,开展对石斛苗木质量、产品质量的检测以及认证工作,加快石斛产业的良性发展。

3.3加快仿野生栽植标准体系的制定

当前,仿野生栽植是确保石斛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应着重建立健全完善的栽植技术体系;强化对苗木繁育[6]、栽植密度、光照和湿度[7-8]等关键因子的调控;加强对石斛栽培基质的甄别与优选,强化栽培及捆绑方式无害化的应用研究,确保石斛栽植环境无污染。

3.4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培育健康营销市场

强化与药企、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产销一体化企业联盟或订单式营销产业链,降低产业风险系数,营造健康稳定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强化采收后的保鲜贮藏以及低损耗开发,营造集医药、保健、食品及餐饮等为一体的产品消费市场。

3.5创建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

在贵州全省范围内优选一批集约化程度较高、育苗及栽培技术成熟、产品开发较为成熟的石斛栽植园区,加大在资金、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将其打造成为石斛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其在科技示范推广、产学研开发、劳务输出及品牌效应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金钗石斛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石斛兰
35 种石斛兰观赏价值评价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
金钗石斛中生物碱与多糖含量的测定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金钗石斛多糖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正交设计在观赏石斛种胚离体培养中的应用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