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通信技术在高含硫天然气生产场站的推广应用研究
2020-01-14左应祥韩光谱马清何军文其志
左应祥 韩光谱 马清 何军 文其志
(1.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工艺研究所,重庆 400021;2.重庆气矿工艺研究所,重庆 400021;3.重庆庆云石油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00021;4.新津川港燃气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430)
0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在对天然气的需求上,达到了历史高峰。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无论是从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层面,还是从民众自身心理安全预期层面,把对人的生命安全的重视程度提得越来越高。在高含硫天然气生产场站,充分利用先进的5G通信技术,可以有效地保障生产场站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破坏。
1 5G通信技术在高含硫天然气生产场站智慧系统的要求
5G通信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具有高带宽、大连接、低时延特性。5G通信技术通过构建分布式的核心网络,利用网络切片技术,将物理网络划分成多个虚拟网络,可以优化网络资源分配,满足多元化需求。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作业活动安全风险,实现智能化生产管理。基于现有油田,在原有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加入先进的5G边缘计算、SPN、SDN、NFV、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全新的基于5G的智慧油气田解决方案,包括:基于5G的油气水井物联网解决方案、基于5G的站场无人值守解决方案和基于5G的管线监测解决方案等。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和专业技术,全面感知油气田动态,自动操控油气田行为,预测油气田变化趋势,持续优化油气田管理,科学辅助油气田决策,使计算机信息系统智能的管理油气田。
2 在高含硫天然气生产场所5G通信系统技术的组成
2.1 高清视频监控及回传系统
在每个重点区域均设置高清摄像头,如大门、加热炉、泵房、罐区等重点区域全覆盖,视频通过 5G通信技术实时传输至服务器,调度室可通过视频监控客户端随时查看站场内的异常状况,以及调阅回放历史录相。对重点区域内的跑冒滴漏或各种险情进行有效地监视。同时实时的高清视频图像分析,通过各种算法规则的设定来检测图像中的某种行为并发出报警,包括区域入侵监测、绊线检测、遗失检测、遗留检测、方向检测、徘徊检测、人群流量统计等。
2.2 机器人站内辅助功能
利用机器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摄像头,对温度敏感区域进行测温,如加热炉、站内气水管线、泵体、罐体等,一旦出现温度越限的情况机器人就能及时报警;高清摄像头对过热部分进行观察分析。实时回传的视频和数据能够自动保存到后端的平台,可以进行事后的计算分析,以供后期的运营维护管理决策。基于5G大带宽以及低时延技术的排险机器人可以在高温、毒气等情况下,靠近险情发生地点,将近距离的高清视频回传至指挥中心,以判断险情发生原因,指导排险工作;同时利用机器人搭载的机械臂,在人员无法靠近的情况下对阀门进行关闭操作,或将火源扑灭。机器人的辅助排险能够极大的减小排险过程中的人员伤亡,提高抢险的安全系数。
2.3 VR/AR辅助控制
VR/AR作业辅助以头戴式计算机为载体,基于平台提供的人工智能服务,通过智能感知、智能交互,适配企业标准化作业流程;将智能眼镜与开发生产基础工作标准化管理成果、规程相结合,实现场站基础工作质量标准信息化支撑,让场站员工在生产现场操作有据可依。在生产巡检等方面,利用机器深度学习、图像学习、人工智能识别等高新技术,结合VR/AR技术,将反馈信息叠加显示在眼镜上,为一线员工带来全新作业体验,助推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转型。
3 5G通信技术在高含硫天然气生产场所的推广应用研究
3.1 AR智能作业辅助系统研究
语音识别:通过AI降噪算法,可在工业噪声中识别语音,经过AI训练,有效提高语音指令准确性的输入。智能作业辅助:使用头戴式计算机替代手持终端,将作业指导的多维信息实时叠加至操作部位,实现作业指导“可视化”,联动语音提示模块,可自动播报作业要点与难点,形成全方位指导,提升作业质量,降低误操作风险。设备工艺拟合:将设备3D工艺动画匹配到设备实景中,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使得作业要求和指导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促使关键、复杂的操作变得更加容易和安全。基于AR的人脸识别扩展: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进出站验证,代替以往员工通过手持终端手工录入准入码的过程,更方便快速高效。
3.2 无人机巡检研究
巡检无人机主机:主要负责飞行及数据采集工作,通过搭载不同的负载设备从而达到不同的作业目的。挂载可见光相机,拍摄高清照片,通过系统导出至第三方内业处理软件,合成全景图片后倒入系统进行查看。挂载可见光相机,拍摄高清视频,可实时查看巡检画面,并保存视频影像。云端控制系统:系统具有任务处理、数据加密及处理等功能,所有的数据指令全部通过云端控制系统进行上传和下发。可选择云存储模式保存巡检影像成果。本地飞行控制端:在本地部署的飞行控制端,将各类飞行控制功能、任务管理模块、航线规划模块等集成其中,并具有本地保存巡检数据成果的功能,包括视频成果和图片成果等。
3.3 智能机器人巡检研究
激光导航引导机器人路径;采用激光导航,现场环境适应性高。可通过路径导航,根据系统规划的路径运行。也可以自由导航,无需路径,确定目标点,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会进行自主避障和动态规划。机器人智能领工:可引领运维人员到达指定地点,查看历史巡检录像,实现内网远程操控,并在指定地点巡检工作。机器人自动智能巡检:机器人按照对应地图自主生成巡检路线。实现对指示灯的识别,展示巡检任务软件平台与展示历史记录的功能。巡检结果与告警可在平台与工作台展示。温度敏感区域机器人测温与分析: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摄像头,对温度敏感区域进行测温,温度越限的情况下机器人能及时报警;高清摄像头能对过热部完成智能读表、故障分析等功能。
3.4 5G技术应用管理模块研发
高含硫气田5G通信及应用系统是由AR智能作业辅助系统、智能机器人巡检研究、无人机巡检研究等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综合复杂的系统,为了使各个子系统之间互相协调,数据共享,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和工业建设质量。
3.4.1 AR智能作业辅助系统
在工作开始前,系统根据检修任务,自动匹配推荐合适的检修工具。工作开始时,在工作场景中叠加多维信息,展示简单友好的操作界面,跟随系统实时指引,结合语音提醒,让用户轻易上手逐步完成生产操作,简化操作难度,避免操作纰漏或者操作错误。
3.4.2 无人机巡检研究
系统具备数据实时传输功能、数据管理、任务规划及图像识别四大功能模块。系统支持5G实时高清画面回传、飞行轨迹与对应航迹影像同步记录、图像预警识别统计、远程航线下发与航线共享等关键功能。用于辅助无人机开展线路巡检工作,实现无人机巡检工作工单化,自动化,可视化,同时采用机器学人工智能对线路上的隐患进行自动识别和发现,为无人机管网维护提供有力支撑。
3.4.3 智能机器人巡检研究
系统研究对象包括智能控制研究,导航与定位技术研究,在线监测方法与作业技术研究三大功能模块。根据系统规划的巡检路径、巡检点进行控制,并根据系统规划路线进行导航,与实时定位产生巡检轨迹。同时系统自动生成巡检图像、巡检视频、异常报警、巡检轨迹等相关统计数据。大幅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减少维护人员的风险。
3.5 5G边缘计算应用研究
为实现场站立体空间全方位防控,提高过去依靠肉眼或“远水救不了近火”的窘境,以人工智能和5G边缘计算为手段,在井站部署高清摄像头,监控视频通过5G网络上传至大猫坪中心站5G边缘云,通过部署于其上的安防平台进行边缘侧的视频识别推断和存储,将视频和推断结果上报至DCC,并通过大屏、喇叭、短消息等与井站进行联动,实现实时监控、自动发现问题、主动预警。
4 结语
5G作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支撑载体,将“打通”各生产要素,配合智能化技术,实现不同生产要素间的高效协同,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使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感知、泛在连接、实时分析、精准控制等需求得到满足,实现操作空间集中化、操作岗位机器化、运维辅助远程化、服务环节线上化,把员工从现场解放出来,实现少人、无人作业。通过构建 “5G+边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架构,建立“智慧油气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