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矿采煤技术及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2020-01-14范敬伟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山西太原030000
范敬伟(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山西 太原 030000)
0 引言
市场对于煤炭的需求量巨大,煤矿企业的负责人员在加大对煤矿开采力度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安全管理工作,开采煤炭的环境特殊。工人在进行高效生产作业的时候,更应时刻牢记安全标准,将煤炭的质量和采矿安全统筹兼顾,采取有效措施对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防范。煤矿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实际开采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1 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1.1 采煤技术落后
煤矿开采过程中经常使用的采煤技术有:爆破、巷道施工、切割、运输和深坑支护。这些采煤技术都与安全管理息息相关,如果工人对爆破技术施工操作不当,会致使煤矿坍塌,危害地下工人以及地上行人和建筑物的安全;如果没有对切割技术进行很好掌握,会造成地下可燃气体的泄露,引发爆炸;深坑支护技术尤其要引起重视,工人的支护措施不足,会造成深坑塌方,出现矿难,这对于工人来说是致命性的打击。因此,重视安全管理,就是要加强对采煤技术的研究。
1.2 安全意识薄弱
在实际的煤矿开采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缺少相关的安全管理经验,无法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监督,因为自身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
短缺,导致无法正确处理煤矿开采生产的经济效益与质量安全的关系,管理人员经常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管理,上行下效,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方面也不够重视,为今后的质量安全埋下隐患。因为安全意识的薄弱,对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更加忽视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工作趋于形式化,无法真正实现安全管理教育的最终意义。
1.3 管理资金不足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更多的煤矿企业单位采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模式,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无论在提升采煤技术水平还是增强安全管理方面,煤矿企业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技术保障和资金支持。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煤炭供求量,企业还需加强先进技术和专业设备的引进力度,用来确保开采的安全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可是目前大多数煤矿企业并不具备这些条件。
1.4 监管力度不够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质量和安全问题始终都是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施工过程难免出现安全隐患,只有不断深化安全管理工作改革,优化质量安全管理内容,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管理工作。部分煤矿企业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对企业的安全制度不够重视,缺乏对安全制度的具体落实,没有形成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监管,因为管理不当、监管不力,造成质量安全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从而引发更严重的事故。
2 关于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优化采煤技术
煤矿开采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对煤矿的开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采煤技术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理条件和地质因素,只有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煤炭开采技术才能最大程度地优化煤炭资源的使用,设计科学的采煤方案,运用合理的采煤技术,促进煤矿开采的安全有序进行[1]。
一方面,在煤矿开采前企业就应对开采矿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化合理化地制定开采方案,规划机械设备的使用进程,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现代化先进的设备对煤矿进行开发和利用,在煤炭的开采方案设计中,确保质量安全和完成开采任务的前提下,更要为煤矿企业节约成本。
另一方面,要想优化煤矿的采煤技术,应加强技术管理,提高采矿的机械化水平,煤矿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机械化设备的便捷性,进而更快地完成煤矿开采任务,提高工人煤矿开采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企业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节约了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整个煤矿开采作业的效率。
此外,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煤矿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更好地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现代化技术水平的运用,采用更有利于煤炭开采的技术手段,促进开采效率的不断提高。
2.2 提高机械水平
目前我国的煤炭开采机械设备较为落后,开采技术的掌握也不够完备,再加上工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以及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不到位,使得人们面临生产安全问题的威胁。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煤矿企业就需要加大对采煤设备的机械化水平重视程度,对现代化先进的采煤机械设备进行及时地引进与使用,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对现代化生产技术的综合管理,更好地提高煤炭开采工作的机械化水平,提升开采工作的工作效率与效果。最大程度上降低煤炭开采安全隐患,更加高效地推动煤炭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为我国煤炭产业的良性经营奠定扎实的基础保障。
2.3 提升人员素质
现阶段许多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技能和综合的素质,为煤矿企业的管理和采煤工作带来阻碍,严重影响了煤矿企业的社会形象。在具体的煤矿开采工作中,有关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过专业的采煤工作以及安全意识方面的培训,对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生产安全管理章程等做不到深入地了解,从而使得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与煤炭的开采工作之间无法进行有效地衔接,参加采煤工作的一线人员大多依靠体力劳动,接受教育的普及程度不高,因而没有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安全工作体系,再加上煤矿企业的安全宣传力度不够,就导致在采煤工作的实践中,安全隐患频频发生。
要更好地将煤炭开采的安全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煤炭企业应加大对安全管理人员和采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力度,充分发扬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重视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注重提升煤矿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专业职业技能和加强安全管理意识的培训,从而更加有效地规范煤炭开采工作的安全生产进程。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相关监督管理人员应严格地规范工作人员的煤炭开采行为,对工作人员应定期地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与安全管理意识的专题讲座,从源头上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增加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重视安全教育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要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就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对煤矿开采工作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定期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增强其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管理意识。煤矿企业在招收新员工时,除了对员工进行工作内容的岗前培训外,还应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知识的培训,两方面的培训内容并驾齐驱同等重要[2]。
煤矿企业应组织专业人员对煤矿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以期更好地促进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可以更加完善地处理好生产经济效益和质量安全的关系,利用掌握的安全管理知识,将两者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为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山西省某煤矿企业就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统一召集到一起,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培训和互动,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进行良性沟通交流,共同进行质量安全知识的学习,促进今后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5 加大资金投入
煤矿的开采环境多变复杂,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也十分恶劣,工人的工作难度大,因此对于煤矿开采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十分严格,将安全管理贯彻落实到实地,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对煤矿进行的开采工作会遭遇机械设备的影响,部分煤矿的机械化水平不高,多数危险系数高的工作都由人工进行,因此,要想提高煤炭开采的工作任务量和工作效率,就要加强技术管理,利用先进的大型机械化设备取代人工劳动,更好地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逐步提高煤矿企业单位的机械化水平[3]。
而事实上大多数的煤矿企业因其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对先进的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给予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因此就需要政府部门颁布相关政策,加大对这样类型的煤矿企业单位的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更加有效地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行。煤矿企业更应注重对政府投资资金的强化管理工作,加大对煤矿采煤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推广,根据当地具体的实际情况,引进适合本地区煤炭开采的机械化设备,注重现代化科技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的运用,从而更好地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6 加强安全监管
要想更好地贯彻落实煤矿开采的安全管理工作,就要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通常情况下,煤矿发生的安全事故大都由安全管理不当等人为原因造成的,部分煤矿企业对安全管理制度不够重视,负责煤矿生产的人员专业能力有限,无法将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具体落实,致使出现安全隐患的环节不能得到及时及早的发现,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与补救,从而使得出现的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重视对煤矿企业单位的安全监管,督促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实行,强化管理人员的具体责任细则,建立安全监管部门,对煤矿企业进行更加有效地安全监管。
3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的采煤技术和安全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更有效地促进煤矿企业的稳步发展,就要加大对煤炭采煤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增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逐步完善安全监管制度,把这些解决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为煤矿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推动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