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地区差异分析

2020-01-14黄禹铭博士中共长春市委党校长春130103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泰尔标准差流通

黄禹铭 博士(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长春 130103)

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流通规模进一步扩大

从总量上看,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实现了持续高增长,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方面,2018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超过38万亿元,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第二,物流方面总量持续壮大,需求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018年我国实现物流总额超过283万亿元,同比增长6.4个百分点。第三,批零等行业增加值方面,2018年我国实现批零行业增加值超过8万亿元,同比增长6.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0550亿元,同比增长8.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6023亿元,同比增长6.5个百分点。

(二)流通产业流通主体和流通业态呈现多元化

随着我国流通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原有的传统流通产业格局被打破,现代流通产业快速崛起,流通主体和业态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流通主体方面,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流通市场竞争的格局。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流通产业从改革开放发展至21世纪初,各类型参与主体在流通市场中的份额占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国有、集体经济份额占比均有所下降,而个体私营、股份制企业、外商及其他主体等份额占比则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并形成当前的市场格局:国有17.9%、集体14.8%、个体私营45%、股份制企业13.9%、外商及其他8.4%,共同构成了我国现代流通产业主体。流通业态方面,在人们消费需求多样化的推动下,流通业态摆脱了以往单一百货形式,逐渐形成以超市、专卖店、购物中心为代表的实体业态和以B2C、O2O电子商务为代表的虚拟业态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模式。

(三)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持续提高

一方面,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渐上升。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重视第二产业的发展,彼时第二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最高。但是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传统工业企业面临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的问题,国家经济发展重心逐渐转移至服务业。流通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它的较快增长,其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42.32%,增速比GDP高出近2个百分比。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上缴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超过5300亿元,增长12%。另一方面,流通产业基于其业态的多元化、细分市场繁多,从日用、烟酒到珠宝首饰等涵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其发展有效解决了大量就业难题,从而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2018年,我国批发和零售法人企业已达到2000多万个,实现就业人口1000多万,遍布城乡的流通网络,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差异测度

(一)测度思路与方法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度量方法概述。区域经济的差异有两种方法可对其进行度量:其一,绝对差异度量法,即直接以数据为单位衡量样本指标间的差距状况,主要度量指标有:极差、极均差、平均差和标准差等;其二,相对差异度量法,以数据比重或相对额表示样本间的差距状况,主要度量指标有基尼系数、熵指数和泰尔指数等,以下将对此展开阐述。

绝对差异度量法。极差表示选取样本中极大与极小值之差,极均差则表示样本极大值或极小值与均值之差,两者公式如下:

标准差用来描述选取数据与均值之间的偏离关系,标准差越大,表示地区间差异也越大,其公式如下:

相对差异度量法。基尼系数(Gini)描述某一地区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两者呈反向关系,即基尼系数越大,说明该地区收入分配越不公平,其取值区间为[0,1]。

熵指数(GE)基于信息量及其期望值,对经济体存在的差异进行衡量,熵指数的值越小,说明差异也越小,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yi表示地区人均收入,Ni表示地区人口比重,c反映指数变化的灵敏程度。

泰尔指数始创于20世纪60年代,是学者H.Theil用于测量国家间收入水平差距的指标,同时这一指数也是综合熵的不同条件下的结果反映,即当熵指数的指数变化灵敏度c为0时,说明的是人口比重加权的情况;而当c为1时,则说明的是经济总量比重加权的情况。

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度量方法设计。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对以上几种度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熵指数求值中,对于泰尔指数的运用尤为频繁,说明这一方法普遍被业界认可。所以,本文选用标准差和泰尔指数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各自进行衡量。

Theil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二)流通产业发展差异分析

区域视角下流通产业发展差异。第一步,运用标准差计算公式,分别求出东中西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的标准差,运算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2005-2017年,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的内部绝对差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扬走势。其中,东部地区流通产业标准差走势变化幅度最大,说明其内部绝对差异最明显,流通产业内部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西部地区流通产业标准差走势居中,说明该地区的内部绝对差异介于东中部之间;而中部地区流通产业标准差上扬程度最小,说明该地区内部绝对差异也最小,流通产业内部发展水平比较均衡。

图1 东中西部区域内部流通产业标准差走势图

图2 东中西区域内部流通产业泰尔指数走势图

图3 东中西区域之间流通产业标准差与泰尔指数走势图

第二步,运用Theil指数计算公式,分别求出东中西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的泰尔指数,运算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2005-2017年,东中西部三个地区流通产业泰尔指数出现不同走势。其中,东部地区内部流通产业泰尔指数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说明东部地区内部各省市之间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不断下降;西部地区内部流通产业泰尔指数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相比之下,中部地区内部流通产业泰尔指数走势则趋于平稳,无明显变化,说明该地区内部流通产业发展相对变化较小。

第三步,计算出东中西各地区之间流通产业发展的标准差及泰尔指数,运算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知,从区域视角来看,标准差方面,2005-2017年,东中西区域之间流通产业标准差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扬走势,尤其是2010-2012年,其变化幅度更加明显,这一走势反映三大经济区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在不断增大。泰尔指数方面,与标准差走势相反,2005-2017年,东中西区域之间流通产业泰尔指数出现小幅下降趋势,指数波动范围约为0.020-0.040之间,可见其相对差异整体变动较小。

图5 不同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地区内部流通产业泰尔指数走势图

图6 不同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地区之间流通产业标准差与泰尔指数走势图

发展水平视角下流通产业发展差异。图4为不同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地区内部的绝对差异,可以看到,2005-2017年各流通产业之间发展水平地区内部发展绝对差异水平并不明显,而且都是上扬走势。其中,高水平地区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上升态势,对此可划分为以下阶段:2005-2008年标准差出现较快上涨,内部绝对差异不断增大;2009-2012年标准差出现缓慢下滑,内部绝对差异下降;2012年以后标准差又以较快速度大幅上扬,内部差异逐渐增长,2017年内部绝对差异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3倍左右。从中低水平地区的内部绝对差异走势来看,两者都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各自平均水平为1.1749和1.3727。

图5为不同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地区内部的相对差异,可以看到,2005-2017年,流通发展水平高、中、低地区的泰尔指数呈现不同走势,反映三个地区内部相对差异不同。其中,从整体泰尔指数值大小来看,低水平地区的泰尔指数值始终稳定维持在0.01以上,平均值达到 0.0128,说明该地区相对差异最大;相比之下,中高水平地区的泰尔指数值则处于较小的数值范围,两者相对差异整体趋同。

图6为不同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地区之间的标准差与泰尔指数,可以看到,2005-2017年,在整体走势上流通产业发展高中低水平三组标准差呈现波动上扬走势,说明对应的绝对差异增长也较快。其中,2005-2010年标准差增速较快,达到14.15%;2013-2017年增速则有所放缓,降至2.23%。而泰尔指数方面,整体走势则呈大幅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0.0815降至2017年的0.0461,下降幅度超过45个百分点。

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差异的原因

(一)基础设施影响

与其他产业相比,流通产业的流通性特征使其对基础设施有着更大依赖性,换言之,基础设施作为流通产业生产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其建设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流通业发展水平。所以从这一方面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就是三大经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程度不一。具体来看,由于东部地区开放时间较早,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其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尤其近年来,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发达省份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更是进入崭新局面。对比之下,中部尤其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财政资金不足等原因,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

(二)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影响

首先,分析人口数量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差异的影响。地区人口数量的多少,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地区商品消费能力和市场大小,即人口数量多的地区,其商品消费能力越强,从而形成的商品流通市场规模也越大。从人口占比来看,数据显示,在三大经济地区人口占比全国常住人口中,东部人口占比达到41.95%,中部和西部则各占31.76%、26.31%。从省份人口增长来看,在2018年各省常住人口增加前十排行中,东部地区五省入榜,同时广东以177万人继续蝉联榜首;中部四省入围;而西部仅广西一省位居其中。其次,分析人口素质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的影响。人口素质主要包括人口受教育水平、思想观念等,其素质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商品流通市场的繁荣。

(三)产业结构影响

与前面两种影响因素相比,虽然产业结构对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是间接的,但是这种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甚至是非常巨大的,因为地区产业之间的占比情况、结构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流通市场的大小、繁荣程度等。具体从我国三大经济地区来看,首先,东部地区由于开放程度较早、人口最集中等,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在其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也意味着商品和服务流通相对发达,从而拉高了该地区流通产业水平;其次,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在产业结构上主要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其市场流通活动多以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商品流通加工外输为主,所以该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地区;最后,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影响,居于内陆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主要以第一产业特色农业及第二产业稀有资源为主,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其商品流通在三大经济地区中最不发达,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有限。

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策略

(一)统筹流通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流通基础设施扶持力度

为了缩小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的差距,一方面,国家应做好统筹流通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合理布局流通产业,注重长远规划。首先,应继续发挥东部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良好的经济基础优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促进国内外贸易共同发展,为提高该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提供长久动力;其次,利用中部地区连接东西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制造业,积极扩大城市圈和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创造流通产业更多的市场需求;最后,发挥西部地区特殊资源和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和资源型产品,为西部地区流通产业提供长足动力。另一方面,在流通基础设施方面,国家应加大对其扶持力度。例如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建设和完善中西部地区的流通基础设施,不断拓展流通网络,构建多层次完善的流通基础体系,在为其流通产业更好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条件的同时,帮助该地区流通企业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二)推进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所谓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一般表现为城镇数目增多和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通过推进集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新型城镇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提升,扩大内需,进一步推动市场的扩大。从上述分析中可知,地区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所以对于人口素质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在新技术层出不穷、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孕育兴起的形势下,应从科教、精神文明等方面着手,通过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多种医药卫生机构;加强法治建设,深化同精神文明素质相关的体制改革等手段,提升中西部地区消费者素质。

(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第一,中西部地区可基于自身发展特色及优势的基础上,学习东部沿海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对原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以便更好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第二,中西部地区还可通过整合流通市场资源的方式,走品牌化发展道路,逐渐改变小而散的小商品流通形式,使其更具规模化、特色化和专业化。第三,与时俱进,积极引进信息互联网技术,开展电子商务。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其在我国流通产业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不断促使我国流通产业在营销渠道、流通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极大提高了流通效率,降低了经营风险。所以,中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信息化现代化技术,积极打造以电子商务为主体的流通产业发展模式,鼓励流通参与主体积极开展线上营销、移动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等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经营,逐步建立起具有现代化特征的高效流通体系。

猜你喜欢

泰尔标准差流通
百忍寺
百忍寺
用Pro-Kin Line平衡反馈训练仪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动态平衡功能的影响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幽默救命
御媛丹、崀霞湘溢、泰尔生物涉水直销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对于平均差与标准差的数学关系和应用价值比较研究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