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相与观察

2020-01-13王中翼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0年12期
关键词:苏东坡

王中翼

【作品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进士出身,曾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但其仕途坎坷,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晚年因新党执政又被贬惠州、儋州(今海南省),后病逝于常州。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四家”之一。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原文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①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②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③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④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⑥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⑦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⑧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⑨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⑩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1 1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1 2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1 3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1 4此世所以不传也。1 5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1 6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彭蠡(lǐ):鄱阳湖的别称。石钟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2郦元 :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洪钟 :大钟。

3今:假如,如果。不能鸣:不能使它发出声响。“鸣”后省略了宾语“之”。鸣,使……鸣响。

4李渤 :字潜之,号白鹿先生,唐朝洛阳人,曾探究过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写有《辨石钟山记》。随后引文即出自该文。扣:敲击。函胡:通“含糊”,指声音浑厚重浊。清越:清脆响亮。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飞扬。桴,也作“枹”,木制的鼓槌。腾,传播。

5石之铿然有声者:这是定语后置句,相当于“铿然有声之石”。铿(kēng)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所在,到处。是,这样。

6元丰七年六月丁丑:1084年农历六月初九。元丰,宋神宗的年号。齐安:旧郡名,即黄州(今湖北黄冈)。适:到,往。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长子迈:苏轼的长子苏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要到饶州的德兴县(今属江西省)任县尉。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7硿(kōng)硿:拟声词。焉:相当于“然”。

8莫夜:晚上。莫,通“暮”。

9森然:森严可怕的样子。搏人:捉人,打人。栖鹘(hú):栖息的老鹰。鹘,鹰的一种。磔(zhé)磔:鸟鸣声。

1 0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噌吰(chēng hóng):这里形容钟声深沉厚重。

1 1罅(xià):裂缝。浅深:深浅。这里偏指深。入焉:涌进其中。焉,这里做兼词。涵澹澎湃:波浪汹涌激荡。为此:形成这种声音。

1 2中流:水流中央。空中:即“中空”,中间是空的。多窍:多空洞、窟窿。窾(kuǎn)坎:击物声。镗鞳(tāng tà):钟鼓声。

1 3汝识(zhì)之乎:你还记得那些(典故)吗?识,记得。周景王之无射(yì):《左传》《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钟,律中“无射”。无射,古代律吕(音律)名称,这里代指钟。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国送歌钟等乐器献给晋悼公,晋悼公分一半赐给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

1 4渔工水师:渔夫和水手(船工)。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1 5此世所以不傳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真正原因)的缘故。

1 6陋者: 浅陋的人。考:敲击。求之 :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其实:指石钟山得名的真相。

参考译文

《水经》里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鼓起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鸣响一般,(因而得名石钟山)。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到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寻访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并聆听它们的声音,发现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浑厚而重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飞扬,余音慢慢地才消失。他自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尤其感到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响亮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任职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来到湖口县,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了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声音。我当然觉得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单独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石斜立,高达千尺,如同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般,森严可怕,像是想要攻击人的样子;山上栖息的老鹰,听到人声也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的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从水上传来巨大的声音,像钟鼓之声那样厚重响亮,响个不停。船夫非常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洞和石缝,不知它们有多深,小的波浪涌进那里面,来回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巨石正对着水面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并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在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还记得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事情不親眼去看,不亲耳去听,却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它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所听到的,大概和我相同,但是描述不详细;士大夫始终不愿乘坐小船在夜里停泊在悬崖绝壁下面(去亲自观察),所以没有谁能知道真相;而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情,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漫读

人生天地间,“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有太多缤纷的景象供我们观察、欣赏,有太多未知的奥妙待我们去探索、发现。这何尝不是生而为人的一种幸福?兰亭集会,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置身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和清流急湍之间,不由得由衷感叹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同时,天地万物,又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知识源泉之一,不但其本身就是人类重要的知识,而且还启发人们获得更多的知识、道理。当然,这一切离不开人们的观察、思考,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如王安石所说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通过观察、思考,我们得以感知事物的外在形貌,发现事物内在的特征、规律,获得对事物的认知,进而利用这些知识,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服务于人类。

观察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利器,发现世界的法宝。事物有声、有色、有形、有味,形态万千,色彩各异,声气多样,材质不同,动静有别,所以观察不只是用眼睛看,上天赋予人类以眼耳鼻舌等各种器官,我们同时还要用看、听、闻、触摸等,才能形成对事物准确、完整的认识。望、闻、问、切,一直都是中医不可或缺的诊断方法。

人类几乎所有的知识,大概都源于观察吧,也有太多的创造发明、技能技艺得益于观察吧。天文、历法、地理、动物、植物、工具、医学、文学……莫不如是。就拿我们的汉字来说,据许慎《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háng,脚印,痕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鸟兽的足迹,悟出通过分辨各自的纹理而能够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因而开始创造文字。)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说:“(仓颉)仰视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黄帝命他的史官仓颉想出更简便的办法来代替结绳记事。他苦思冥想,没有头绪。有一天,他参加部落的集体狩猎,大家来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位猎手发生了分歧:有的说要朝西走,那里有羚羊;有的说要朝东走,说那里有鹿群 ;而有的要走中间,说那里有只老虎,如果不管的话,会对部落造成很大的威胁。仓颉觉得很奇怪,他们是怎么知道每一条路上有什么动物的呢?猎人们告诉他,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蹄印,根据足迹可以判断出不同的猎物。仓颉听了,很受启发。他想,如能抓住事物各自的特征,画出符号,大家都能根据这些符号辨识事物,进行交流,这不就方便多了吗?于是,仓颉便注意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譬如日月山川、草木虫鱼、人马猪羊,按其特征,画出图形符号,从而造出了最初的汉字——象形字。汉字成,“天雨粟,鬼夜哭”,人类的智慧和力量,使自己不再成为自然的奴隶,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然而,由于事物的丰富复杂性、多变性,可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或者角度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另外,由于人们对事物认知能力的有限以及观察发现角度的限制、观察得不够细致真切等,许多认识也不是一次能完成的,需要不断地完善,有时还可能出现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

戴嵩是唐代著名画家,擅长农村题材,尤以画水牛而著名,与擅长画马的韩干并称“韩马戴牛”。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有一幅他的传世画牛佳作《斗牛图》,此图描绘了两牛相斗时,一牛前逃,似力怯,另一牛穷追不舍,低头用牛角猛抵前牛的后腿的场面,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了斗牛的肌肉张力,逃者喘息逃避的憨态,击者蛮不可挡的气势。作品活灵活现,生意盎然,可见画家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入微。可是,据苏轼《东坡志林》记载,这位名画家有一幅斗牛图却有失真的瑕疵。这篇叫《书戴嵩画牛》的短文写道: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chù,抽缩)入两股间,今乃掉尾(摇尾巴)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农民),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描摹写生,当然首先贵在真实准确。戴嵩画牛甚多,颇负盛名,自然对牛的形貌、情态进行过深入细致的观察,然而却在这样一个细节上违背了生活的真实,留下一个败笔。可见细致观察的重要,而要做到还真不容易啊。正因为如此,古代许多作家、画家为了追求细节的真实,创作出生动活泼的作品,都在“观察”二字上下过超凡的苦功。

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施耐庵为了突出梁山好汉的神威,多次描写打虎的场面,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故事家喻户晓,尤为著称。现实生活中,老虎并不容易见到,要对老虎的外貌形态、生活习性及捕食的情形有真切的了解,进而写活老虎,写神打虎英雄,不亲见亲闻、获得真切的感知是难以做到的。为此,施耐庵经常到猎户家中去,找有打虎经验的猎户交朋友,从而了解到许多关于老虎的习性、动作、神态,以及猎户和老虎搏斗的详细情况,掌握了丰富的间接资料。但他觉得还不够,于是便冒险一个人跑到野兽经常出没的深山老林里,躲到大树上,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老虎的一举一动。同时,他还跟着猎户去打猎,多次看到猎人与老虎搏斗的情景,看到老虎受伤后疯狂反扑、挣扎直至毙命的场面。经过这样耐心细致的实地考察,施耐庵终于获得了关于老虎和打虎的许多实际知识,掌握了生动可靠的第一手材料,从而写出了武松打虎这样扣人心弦的精彩篇章。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文人逸事,是关于菊花的。我们知道,菊花一直被视为高洁、隐逸、坚贞的象征,是古人经常吟咏的对象。苏东坡有诗道:“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郑思肖也写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在他们笔下,菊花凋谢后,是只会干枯在枝头而不会坠落地面的,然而王安石却有诗道:“黃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据宋人笔记记载,欧阳修看了王安石的诗后提出了异议,他在后面续题道:“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显然,他也认为菊花是不会凋零满地的,他是在提醒王安石,要多注意观察生活,别犯让别人笑话的低级错误。对于欧阳修的提醒,王安石却不以为然。一方面他也许真的见过“残菊飘零满地金”的情景,另一方面文人讲究“文斗”,他搬出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离骚》里不是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吗?屈原这样写,一定是有他的依据和道理的。也有说故事发生在王安石与苏东坡之间,且有后续。说是苏东坡给“拗相公”王安石指出错误后不久,就被贬到了黄州。待到重阳节,菊花盛开却遇连日大风,只见菊花纷纷坠落,满地金黄——原来同样是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的不同。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事来,不禁目瞪口呆,半晌无语,恍然悔悟当初自己太孟浪轻薄,太自作聪明了。是啊,有时候,一个看似简单的事物,其真相远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呢。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东坡的《石钟山记》则又从考察石钟山得名原因这件事上,再一次印证了深入实践、亲见亲闻、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石钟山是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的一座小山,海拔仅数十米。它实际由南北两座小山组成(所以《石钟山记》说“舟回至两山间”),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由于它傲然屹立于长江之岸、鄱阳湖之滨,南望庐山,北镇长江,地理位置险要,风景雄奇秀丽,而成为一座名山和旅游胜地,迁客骚人到此也必登临观览。而对于它得名的原因,一直有不同的说法。

北魏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走遍大半个中国,考察了无数大小河川,他认为此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现存《水经注》中并无此言),因而得名。也就是说,石钟山得名在于声音。但是,一座湖中石山,任凭风浪怎么拍打,怎么会“声如洪钟”呢?因此此说一出,“人常疑之”。苏东坡虽没直接表示怀疑,但以风浪无法鸣响水中的钟磬作类比,暗示自己也有疑问。到了唐朝,洛阳人李渤也进行过实地考察。他发现湖中两块巨石,“有铜铁之异焉”,通过敲打,都能发声,一重浊浑厚,一清脆响亮,于是他认为石钟山得名也在于声音。但其声音是由于其特殊的材质经人为的敲打而产生,而不是郦道元所认为的波浪的拍击。石头敲击会发出洪亮的声音,这是非常常见的自然现象,为什么唯独这座山会叫做“石钟山”呢?这让苏东坡更加怀疑。

亲自考察的机会来了。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初,苏轼结束黄州的贬谪生活,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他先是到江西看望了弟弟苏辙,又游览了庐山,写下了著名的《题西林壁》。此时正好长子苏迈初登仕途,被任命为饶州德兴县县尉,做父亲的理应送送他,于是一路送到了湖口。心情正好,石钟山就在眼前,心中又满团疑问,岂有不登临游览、实地考察一番之理?于是就有了这篇辨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石钟山记》。

苏东坡向山上庙里的和尚说明来意,和尚显然是李渤说法的忠实信奉者,当即“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确实“硿硿焉”。苏轼是一个具有怀疑精神的人,严谨求实,不盲从前人观点,虽然小童当场演示了,但他仍不轻信,决心亲自一探究竟。到了晚上,明月当空,波光粼粼,他雇了小船,兴致勃勃地带着苏迈来到绝壁之下。夜晚的石钟山景色奇伟,“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又不时传来大鸟怪异的叫声,令人惊心动魄。如此阴森怕人,又没有什么发现,他不禁“心动欲还”。就在这时,水面上突然发出巨大的声响,这更加吓人了,连本地的船夫也“大恐”,可苏东坡却突然有了发现,顿时来神了,他听出这声响“噌吰如钟鼓不绝”,石钟山果然有声响如洪钟!那郦道元说的没错啊。那么这声音是怎么来的呢?他镇静下来,靠近山石仔细观察,发现石山下面原来满是石洞、缝隙,幽深莫测,风吹浪涌灌入其中,在里面回旋涌动,振荡轰鸣,从而形成如钟鼓一般巨大的声音。而在两座小山之间快到港口的位置,水面正中还有一块可坐百人的巨石,中间像是空的,下面同样有许多孔洞,像一张张大嘴,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进出之间,发出的声音也像敲打钟鼓一样。苏东坡非常兴奋,他听着两处的声音彼此应和,感觉像是大自然在那里演奏音乐。心中的疑惑烟消云散,他高兴地与长子谈笑着,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苏东坡连用“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两个比喻,固然是描摹声音,但主要用意还是在于强调其声如钟,肯定了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得名于“声如洪钟”的观点。“古之人不余欺也”,这个“古之人”,自然也是指郦道元。既然郦道元的说法是对的,为什么人们总是怀疑呢?苏东坡对此颇为感叹,叹息他太“简”了。“简”是简单、简略、浮浅的意思。这个“简”在这里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可以理解为郦道元观察发现了真相,可惜言之不详,对声音产生的原理解释得不清楚,过于简单、笼统、含糊,以至于让人产生误解。二是也可以理解为郦道元其实并没有探索到石钟山得名的确切原因,他只发现了“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这个表面现象,而并没有深入观察到是因为在“山下皆石穴罅”这个物理条件下,“微波入焉,涵澹澎湃”才形成“声如洪钟”这种奇特现象的。他浅尝辄止,最终与真相擦肩而过,于是也让东坡感叹惋惜。

这篇具有考察性质的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叙述自己夜游石钟山的经过,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否定、纠正了李渤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作者抒发感想,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论断,用一个反问句,强调了亲自认真观察对于发现真相的重要意义,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苏东坡的做法难能可贵,特别是在“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不愿做实地考察的风气之下尤为难得。他总结的心得、道理(即全篇的主旨)也是至理名言,富有教育、启发意义。

不过这个故事还有下文。一个大文豪专门为石钟山写了这篇情理兼美的文章,那是最好的“广告”呀,因此石钟山知名度更高了,许多人也采信了东坡的观察结果,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对这座“千古奇音之山”游览和探究的兴趣。东坡居士对自己的发现显然是十分自信和自得的,但这是否就是全部的真相呢?后人是不是就确信无疑了呢?非也!苏东坡曾“笑李渤之陋”,岂料到在数百年之后的清代,他也遭遇了后人的否定和嘲笑。最具代表性的有两人,一个叫曾国藩,一个叫俞樾,两人是师友关系。

曾国藩是湘军统帅,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考据家。他在镇压太平军时,曾与太平军在鄱阳湖旷日持久,对峙鏖战,在湖口打过一场恶战,惨遭重创。虽然军务繁忙,军情紧急,但并没有改变曾国藩的书生本色(当然军事指挥也要观察地形、观察敌情),他依然利用空闲与他的手下名将彭玉麟(字雪琴)亲自认真游览、考察了石钟山。他们又看到了石钟山的另一幅面貌,从而又提出了石钟山得名的新观点。他在1855年7月29日的日记中写道:

傍晚,与雪琴棹小舟至石钟山下观石洞。绝壁之下有洞口,口外有昔人珍玉璧五字。攀洞口而入,可数十丈,仍由东大石下出洞口,大石即东坡记中所称可坐百人者也。石钟者,山岩中空,其形如钟。东坡记叹李渤之陋,不知坡亦误也。上钟山之下,亦有深岩,余未及游。灯时归。夜阅《步天歌》。

他还写过一篇《石钟山名考异》的短文,全文如下:

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

原来,石钟山底下是“可数十丈”“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的巨大山洞,几乎是空的。苏东坡去的时候,正是夏天,湖水涨得比较高,淹没了洞口的大部分,因此只露出许多窟窿、缝隙,“不知其浅深”,更不可能进去;又因为是“莫夜月明”之时,黑黢黢的,看不真切,更看不见里面的情况。而曾国藩去的时候虽然也是夏天(7月29日),一来可能正好那年雨水少,水位低;二来是傍晚去的,天色尚明,因此他们得以深入洞中,察看到另一番天地。根据他们的观察发现,曾国藩否定了郦道元和苏轼的观点,认为石钟山得名实因“形如覆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他说“东坡记叹李渤之陋,不知坡亦誤也”,表露出感叹惋惜和微讽之意。俞樾也完全赞同曾国藩的说法,不过对东坡的讥讽之意更明显,说“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俞樾是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也是现代诗人、学者俞平伯的曾祖父。不过他的依据主要还是来自彭玉麟(彭玉麟与俞樾是儿女亲家)的描述,记录在他的《春在堂随笔》中:

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粘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石钟山底下竟然另有奇景奇境,真是别有洞天啊。如此看来,说“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似乎也并不为过。彭玉麟追剿太平军,“居湖口久”,见过冬天枯水季节水位更低的时候的石钟山,不止一次深入洞中考察过(曾国藩之行就是他带的路),因此对石钟山的里里外外都非常清楚,因此得出了石钟山“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的结论。言之凿凿,有理有据,石钟山以形得名的观点也完全站得住脚啊。

一座小小的石钟山,围绕它的得名,却引出一桩“千年公案”,也是一件耐人寻味的千古佳话了。而至于它当初究竟因何得名,看来也不好下个绝对的定论了。石钟山,顾名思义,其得名固然与钟有关,但钟有声亦有形,而石钟山偏偏二者皆有迹可循,班班可考,主声说、主形说皆成其理。但真理总是愈辩愈明的,根据前人的观察发现,今人经综合考察,认为把两说结合起来,最符合石钟山的真相,即它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苏东坡《题西林壁》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事物的把握往往有如盲人摸象,“自以为得其实”,其实并非庐山真面目,而只是各自眼中的庐山。同一座庐山,不仅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可能春夏秋冬、晦明阴晴亦不同。因此,欲识庐山真面目,不但要善于观察,尽量做到全方位多角度观察,而且要善于借鉴前人、他人的观察结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逼近事物的真相。

猜你喜欢

苏东坡
妙语尝酒肉
苏东坡问路
苏东坡的可爱
苏东坡传
苏东坡问路
苏东坡问路
千年英雄苏东坡
苏东坡学无止境
“有味道”的苏东坡
苏东坡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