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淌在餐桌上的歌

2020-01-13林羽安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20年2期
关键词:麻酱次郎夜莺

林羽安

总是想起童年,窗外是将要落雪的深红天幕,路灯将行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年幼的我用手指在结满冰花的玻璃上,一笔笔写自己的名字,心里思量着明早是不是能踩着满地白雪与月光上学,直到母亲喊一句“吃饭啦”,才匆匆下床。饭菜的香味氤氲在暖烘烘的屋内,温暖了指尖那一点冰凉。

小时候,家里用录音机听音乐,磁带在录音机里缓缓转动,柔和的旋律就这样慢慢在暖色灯光下流淌。旧式音响独有的厚重感让曲调变得更加温柔起来,时间也俨然放慢了脚步。母亲舀一碗温热的鸡汤递给我,上面还漂着几朵油花,音符仿佛在空气中打了个转儿,跌落进那碗热汤里。我轻抿一口,唇齿间尽是香味。

这样温暖的冬夜与雅尼的《夜莺》最相配,仿佛童话故事一般,夜晚听着这首曲子入睡,第二天便能看到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好像衔了玫瑰的夜莺入夜便展开双翅,赤红的玫瑰花瓣落下来,化为纷纷扬扬的白雪,盈盈飘舞间为孩童时的我降下一场梦中的落雪。

直到现在,我听到这首轻音乐时仍会感到眼睛处的温热,内心有什么被轻轻触动,柔和却分明。后来听父亲说,母亲怀孕时总是坐在沙发上听雅尼的曲子,《夜莺》是她的最爱。

我曾看过雅尼紫禁城演奏会的视频,那是不逊色于故宫夜晚开放时的浪漫,灯火点亮了夜幕,箫声似汩汩清泉流淌在紫禁城的月光中,笛音、琴音相和,仿佛是那只雕花笼里的夜莺在轻声歌唱。我轻阖双目,任由夜莺带着我的思绪飞向如水夜色中。

后來每到冬季,家里炖了热汤时,《夜莺》便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就着那样清扬浪漫的曲子,一点点喝下汤,鸡肉的滑嫩与香菇淡淡的鲜味相得益彰,醇厚又轻盈的口感在味蕾上绽放。那是流淌在我家餐桌上的歌中的一首,也是我们全家最爱的一首。

到了夏天,歌单就切换了,冰凉爽口的过水面总是要配上《菊次郎的夏天》。每当这首曲子响起,眼前总会浮现出苍翠的绿、婆娑的树影、从叶间流淌下来的黏稠日光。那种翠意,就像是母亲偶尔蒸馒头时下面垫的桑叶,绵软的馒头入口带着草叶清香,好似把这清爽的夏天一并吞入了口中。

夏季蝉鸣阵阵,飒爽海风从开着的窗扉一拥而入,我抱着半个西瓜倚在沙发上听《菊次郎的夏天》,倦意袭来便在凉席上小憩一会儿,惬意又悠闲。傍晚被父母唤起,此时是没有胃口吃主食的,要来一点糖拌柿子这样的凉菜开胃。红彤彤的柿子随意切成块,撒上细细绵绵的白糖,像火山上落了点雪花的意思。要是家里没有柿子,父亲便会做黄瓜拌干豆腐,要加许多醋,再拌上些辣酱才最爽口。

偶尔是清汤过水面,加一点母亲自己做的鸡蛋酱,或是拌些麻酱,夹一筷子送入口中,这才明白老舍先生为何那般喜欢麻酱拌面。日子就这样简单地过去,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夏天总是带着淡淡的伤感与一份治愈的情怀在里面。我捧着西瓜,和父亲一起坐在电脑前看《菊次郎的夏天》,听他讲他小时候的故事。偶尔,我还会抢父亲的花生米吃,吃腻了又去挖自己怀里的西瓜。

父亲的故事来来回回总是那几个,小时候不耐烦地想打断,长大后却想反复听。离家后,我越发怀念起那些餐桌上的佳肴与搭配它们的歌曲,中秋节时要就着月饼听《明月几时有》,年夜饭时要听几首奥斯卡金曲,是小众的Sailing(《航行》)和总是被当作英语听力插曲的The Sound Of Silence(《寂静之声》),秋天“抢秋膘”吃饺子时听一首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

日子慢悠悠地追着四季的交替,一个个冬天过去,一个个夏天到来,柔和的乐曲就这样融进了茶米油盐中,不用刻意寻找,它们就在那里。

后来我离家千里,它们便只能躺在我的音乐列表里,却也成了“家”在我心底最柔软的痕迹,不刻意却难以忘记。而每次放假回家,总有那熟悉的歌曲和菜肴在餐桌上欢迎我的归来,仿佛我从未离开。隔着饭菜氤氲的热气,我看见父母洋溢着笑容的面孔,忽然有些哽咽。我发觉那些歌藏着满满的温情,那份爱温暖了我独自求学的孤独时光,是岁月里不张扬却最惊艳的美丽,是我行至天涯海角也难以忘怀的深情。

编辑/胡雅琳

猜你喜欢

麻酱次郎夜莺
风靡一时 《寅次郎的故事》
夜莺
来不及
夜莺
麻酱的故事
美食诱惑零抵抗 兼职拍摄小次郎
凉拌麻酱西葫芦
菊次郎的夏天
夜莺
爱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