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红梅基于伏邪温病论治银屑病❋

2020-01-13王红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伏邪鳞屑温病

李 煜,林 鹏,王红梅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2.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天津 300120)

银屑病为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性皮肤病[1],其发病率在2.54%[2],可由多种因素如遗传、环境、感染、免疫、内分泌等[3]诱导机体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分化而成,典型皮疹为鳞屑性红斑丘疹。本病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临床缺乏根治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称银屑病为“白疕”,治疗本病效果显著。王红梅主任医师认为银屑病属于伏邪温病范畴,具有伏邪藏于体内而不即刻发病的特点,提出银屑病治疗既要补气养阴扶正以祛邪,又要清透伏邪以调畅气机,现将其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1 伏邪与银屑病的发病

伏邪理论可溯源于《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伏邪”一词首见于吴又可的《瘟疫论》,其“伏邪”为瘟疫病的初期阶段,与温病学中感邪后伏于体内不动、待时而发不同,故彼时尚未成“伏邪”学说的主流观点。伏邪发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为正气不足而隐匿于内的“伏”,一为时邪相引而质变于外的“发”,内外合邪方能发病,银屑病同样如此。银屑病之伏邪多由遗传、失治误治等因素影响使邪伏血分,其时邪多与感染、情绪、环境等因素相关。内外相引发为红斑丘疹伴鳞屑,兼有温病或内伤证候,其气机郁滞之象可见皮疹肥厚或弥漫红皮,兼见心中烦渴等症状,故认为银屑病属于伏邪温病范畴。

1.1 伏邪成因:邪伏正虚之处

正虚包括先天禀赋和后天失养两个方面。首先,先天禀赋对体质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灵枢·夭寿刚柔》:“人之生也……有强有弱。”《幼科发挥》:“男女交媾,精气凝结,毒亦附焉。[4]”银屑病之伏邪为遗传父母体质因素有家族易感性,此为先天正气不足,邪气由此伏藏体内。除先天禀赋之外,后天伏邪包括两个方面,一为感六淫邪气后失治而致邪气内伏,如银屑病患者初次发病多在春季[5],但在发病前多有感寒病史,属“春温”范畴,正气不足无力避邪驱邪是伏邪发病的基础;一为误治后邪气内陷或病邪残留,如《伏邪新书》:“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6]”

1.2 伏邪诱发:时邪引动或内伤发病

银屑病之诱因包括两方面,一为复感外邪而发,如银屑病多由咽部感染诱发或加重,“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朝百脉”,在内血分伏邪,经外邪引动而发病;一为内伤因素诱发。内伤之邪可使实者更实,虚者更虚,助伏邪发病,情志不畅易化火生热;饮食不节易生痰生热,也可耗伤正气致使伏邪乘虚外发,“劳则气耗”易精伤正虚。多数银屑病患者在发病前多有工作压力大、情志不调[7]等暗耗精血之举。

1.3 伏邪部位:邪伏血分

首先,银屑病之伏邪伏于血分。王孟英认为“若伏气温病,自里出表,乃先从血分而后达于气分”[8],提出伏气温病病机为邪伏血分,邪气自内而外、由血及气向外透发。赵炳南、朱仁康、丁履伸、顾伯华等名家皆认为银屑病的病位在血分,提出银屑病可以从血热、血瘀、血虚等三方面辨治[9-12]。其次,临床上银屑病邪伏血分的主要依据是红斑丘疹,这也是银屑病最突出的症状。“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13]。寻常型银屑病初起时皮疹为点状出血伴轻度隆起,随着病情加剧皮疹逐渐肥厚,可见其有外发之动态属气分,所以银屑病的发病趋势也是由血分累及气分的过程。

2 从伏邪论治银屑病

因银屑病为伏邪与时邪共同诱发,故祛邪为本病的重中之重,时邪需清解,伏邪应透发,但温热之邪易伤阴液,祛邪之时要时时顾护阴液,阴液充足则孤热难炽,使邪祛而正安。

2.1 扶正补气滋阴以祛邪

2.1.1 补气托阳 养阴之中托阳必不可少,一以化气扶正,一以透邪外出。大量养阴之品易冰伏邪气,故柳宝诒认为治伏邪温病“惟但助其阴,而不鼓动其阴中之阳,恐邪机仍深伏而不出,拟于大剂养阴托邪之中,佐以鼓荡阳气之意,俾邪机得外达三阳,方可着手图治”[14]。临床可用黄芪、党参、炙甘草等甘温之品佐之,使补阴而不恋邪,于补阴中寓有透邪之法。不仅如此,黄芪还有补虚脱毒之效,《神农本草经》:“主痈疽久败创……补虚。[15]”银屑病邪气深伏血分,黄芪入里,于补虚之中寓有托阳透邪之意。对于过用寒凉冰伏邪气或伏邪部位之深者,宜加葱白沟通阴阳、破阴结,引药至病所,托邪外出。

2.1.2 滋阴清热 伏邪之蕴热常伴阴伤,故吴鞠通认为“以补阴之品为退热之用,一面补阴一面搜邪”[8],临床以患者皮损鳞屑的严重程度衡量阴伤的深浅。初起少屑或细薄鳞屑,此时热势已起,为防热邪伤阴,用玄参、生地黄以清热养阴;病久鳞屑粗糙呈片状,触之似雪花飞落,此时阴伤已重,用麦冬、玉竹、白芍、何首乌、黄精滋补阴液。

2.2 祛除伏邪,透邪出表

2.2.1 治血三法 银屑病血分之伏邪受体质、病程等因素影响,有血热、血瘀及血虚3种证型。血热者多见于银屑病急性期,疹色鲜红,点滴样丘疹逐渐扩大并融合成片,治宜茜草、紫草、牡丹皮、白茅根凉血清热,阻其热盛动血之势。血瘀者多见于银屑病静止期,疹色暗红,皮疹肥厚呈斑片状,治宜三棱、莪术、红花、赤芍、丹参活血化瘀,防止因瘀致郁,遗留伏邪。血虚者多见于银屑病中后期,疹色淡红,皮疹肥厚干燥,多鳞屑,治宜当归、川芎、鸡血藤养血活血,再加生地黄、麦冬滋阴润燥。

血分邪深,凉血、活血、养血药可暂安血热、血瘀、血虚之证,但未给邪以出路,须将血分热邪转出气分,以减少动血耗血,故在血分药中加入金银花、牛蒡子、玄参、薄荷、淡豆豉等轻清透泄之品,使营分热邪有外达之机,促其透出气分而解,此法正顺应银屑病由血及气的发病趋势,引血分伏邪自表而出。

2.2.2 透邪出表 血热者多兼外感,外邪由表及里闭阻气机,其感邪之深者可与伏邪相合,如急性点滴型银屑病初起表现为咽痛、口渴、舌尖红等肺卫表证;而红皮病型银屑病进行期表现为高热恶寒、心烦头痛等寒邪束表、营热郁闭不得外达之象。故其在卫分者多风热,宜用辛凉清透之剂如银翘散;在气分者多里热,以凉解为要,使郁热向外透达,防止内陷,方用白虎汤、栀子豉汤、升降散等辛凉清解之剂,忌苦寒直折,闭门留寇;在营分者多血热,宜清营汤透营转气;在血分者多瘀热,宜犀角地黄汤凉血活血。

血瘀、血虚者常兼内伤,故在清血分伏邪之时,须补不足、泻有余、调体质、节阴阳,以透邪外出。如气郁化火者宜丹栀逍遥散加减,湿浊困脾者宜达原饮加减,湿热蕴脾者宜三仁汤加减,脾气不足者宜四君子汤或理中丸加减,若脾虚便溏者宜参苓白术散加减,月经不调下焦瘀血者宜桂枝茯苓丸加减,肝肾阴虚者宜二至丸或六味地黄丸加减。

透邪的思路应贯穿银屑病治疗始终,目的是给伏邪以出路,使除邪务尽。伏邪应缓透,时邪应速清。对于本病清热与养阴孰轻孰重的问题,王红梅认为偏于阴虚者当养阴以泄热,偏于邪重者应泄热以存阴。

3 典型病案

患者,男,65岁,头部及四肢伸侧红斑丘疹伴鳞屑20余年,加重3周。3周前因上呼吸道感染诱发皮损加重,自服头孢克肟片后上感症状缓解。既往银屑病20余年,皮损冬季加重,平素体健,饮食多油。症见头皮覆有蛎壳状鳞屑,色灰白,束状发,四肢伸侧浸润性片状丘疹,肥厚鳞屑有薄膜现象,Auspitz's征(+)。恶寒无汗,咽部不适,口干渴,渴不多饮,寐可,纳可,大便不爽,每1~2 d一行,小便可,舌红苔黄腻,脉沉滑,证属风寒外束、湿瘀互结证,给予祛风散寒、化湿活血为法。处方:麻黄6 g,桂枝10 g,僵蚕6 g,栀子10 g,苍术15 g,桑白皮15 g,生薏苡仁30 g,豆蔻10 g,土茯苓10 g,枳壳15 g,厚朴10 g,赤芍10 g,当归15 g,鸡血藤30 g,红花10 g,炙甘草6 g。4 d后复诊,患者头部鳞屑全部消褪,上肢及躯干仅留有淡红色斑片,近似正常肤色,腰部及胫前皮疹仍色红肥厚但鳞屑变薄。恶寒、咽部不适缓解,大便每日一行,不爽感消失,仍觉口干渴,舌红苔黄腻,脉沉。本病下肢皮疹消褪较慢,故加大引药下行及化湿之力,上方去僵蚕、桑白皮、赤芍,加牛膝15 g、木瓜10 g。加减用药月余后复诊,除腰部及胫前皮疹变为扁平淡红色丘疹且面积缩小、未完全褪之外,其余皮疹均已消褪,余症均缓解,舌红苔黄微腻、脉沉。处方:麻黄6 g,桂枝10 g,栀子10 g,生薏苡仁30 g,土茯苓10 g,枳壳15 g,厚朴10 g,当归15 g,鸡血藤30 g,生黄芪15 g,酒黄精20 g,炙甘草6 g。加减用药月余终告痊愈,随访半年皮疹未复发。

按:此患者银屑病20余年反复不愈,此为伏邪。感寒后表证未解,风寒外束,腠理郁闭,为时邪闭阻气机,用麻桂之品解表透邪;口渴不多饮、舌红苔黄腻为气分湿热闭阻气机,用僵蚕、栀子清热利咽,薏苡仁、豆蔻、土茯苓、枳壳、厚朴清热利湿、宽肠理气;皮疹色红肥厚为邪伏血分,郁而化热,用赤芍、当归、鸡血藤、红花活血养血;病程日久入血耗血,形成湿瘀互结之证,故治疗应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早期因患者湿热较重,以祛邪透邪为法;后期虽然要以黄精等药物顾护阴液,但仍应以祛邪为主,兼顾气阴徐徐图之。

4 结语

银屑病常病情反复、迁延难愈,从伏邪认识银屑病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即伏邪未成时顾护正气,若伏邪已成后须防止外感、内伤等诱因引动体内伏邪,若已发病须顺应银屑病自内向外、由血及气的发病特点,采用补气、养阴、治血、透邪的治疗思路辨证论治,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伏邪鳞屑温病
李忱主任从“伏邪成瘀”论治DKD理论经验*
寻找伏邪的蛛丝马迹
《黄帝内经》伏邪理论探析
沟通表里和解祛邪法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
基于复杂网络社团分析开展叶天士温病医案症药规律的研究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伏邪理论的探讨
牛皮癣有什么良药良方根治
银屑病怎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