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调研
2020-01-13裴生权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畜牧兽医站饲料技术服务中心
文│裴生权(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畜牧兽医站饲料技术服务中心)
我国自2011年开始在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等8个省区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5年为一个周期,实施禁牧补助、草原平衡奖励补贴。为贯彻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年)》,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推进草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农业农村局分年度编写制定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方案,确保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正常开展。笔者就乐都区2016——2020年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一、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乐都区共有可利用草原面积177.6万亩,每亩每年补贴2.50元,每年奖励资金为444万元,乐都区5年共下达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草畜平衡补贴2220万元。资金下达后,乐都区农业农村局及时与乐都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签订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发放协议,协议中明确了资金发放方式、发放时间及发放注意事项。每年的444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通过区、各乡镇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一卡通”形式发放到了农牧户惠农卡中,5年来乐都区19个乡346个村累计受益户达303728户。
二、做好牧户信息台账整理及地块上图工作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以来,乐都区认真完成牧户信息统计及台账建设,做到牧户发放信息档案齐全,同时完成草地地块上图工作,共完成草地承包地块上图593块。
三、草原得到保护天然草原载畜能力提高
乐都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来,畜牧业生产发展稳定,畜群结构科学合理,草原得到了保护,同时草原优势种得到发展,草原植被变好,草地生产性能提高,从2016年全区天然草地草食畜载畜量17.67万个羊单位,提高到2019年天然草地草食畜载畜量27.64万个羊单位。
四、饲草种植及畜牧业生产转型升级
乐都区合理利用草原,开展优质牧草种植。通过实施贮草棚建设项目、高产优质苜蓿示范项目,加大畜牧业发展力度。乐都区2017年各类饲草种植面积15.12万亩,2018年各类饲草种植面积15.09万亩,2019年各类饲草种植面积15.38万亩,2020年各类饲草种植面积15.16万亩。种植品种有燕麦、玉米、毛苕子、箭舌豌豆、苜蓿。乐都区通过饲草种植,积极推进饲草产业发展进程,提高人工和耕地饲草总量,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扩大农区草食畜舍饲比例。
五、后续产业强力推进
草原后续产业发展是促进畜牧业增收的重要途径。随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乐都区强力推进饲草种植加工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将成为牧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措施。同时,乐都区进一步鼓励农牧民加大饲草产业、舍饲棚圈等后续转型发展投入,确保政策实施效果。
乐都区精心研究后续产业发展工作,坚持草原奖补工作与生态畜牧业建设、草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加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工作,通过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经营、市场化引导,加大扶持发展种养殖大户;加大草地围栏、草地鼠虫害及毒杂草防治、牲畜暖棚、人工饲草地建设等项目建设投入;加快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步伐,努力实现“草畜平衡、减畜不减收”的目标。
乐都区通过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增加饲草种植面积,增加饲草总量,提高饲草利用率和饲草品质,有效保护草原生态,增加水源涵养功能。
六、总结
自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以来,乐都区牧户积极开展减畜核查,不超载放牧,草原生态得到了保护,乐都区天然草原鲜草产量由2011年的3.98亿千克,提高到2020年的8.86亿千克。牧草质量变好了,鼠虫害和风沙减少了。减畜过程中通过淘汰劣质牲畜饲养,优良品种牲畜的生产性能提高加快出栏,从而降低天然草原载畜量,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乐都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5年来共获得补助2220万元,提高了乐都区的经济总值,同时提高了农牧民家庭总收入,改善了农牧民的生活。草畜平衡推动舍饲半舍饲,饲草料的需求又加快饲草基地建设,饲草基地建设发展带动了一批种养结合的养殖规模场,饲草产业链(种植、青贮、运输)带动农牧民致富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