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儿童营养代谢病情况分析与对策
2020-01-13葛玮东胡子昱
葛玮东 胡子昱
(1.伊犁妇幼保健院 新疆伊宁 835000;2.中国农业大学)
1 前言
营养代谢病是指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以营养失调和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儿童特别是0~6岁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营养状况与健康水平是衡量人群健康状况最敏感指标,他们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和体质与今后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该类慢性疾病会对儿童发展过程中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各地区营养不良、微量元素失衡以及肥胖症等儿童营养代谢病发病率却呈现出居高不下的趋势。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地处我国最西部,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与多民族聚居以及独特饮食文化等特点,导致新疆地区儿童营养代谢病的发病更是处于较高的水平,且呈现特殊性与复杂性,不容忽视,亟待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新疆地区儿童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以及肥胖症的研究情况,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新疆地区儿童的营养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2 新疆地区儿童营养不良的流行病学研究
0~6岁处于儿童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营养物质的正常摄入是保障儿童生理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保障儿童的健康的成长。不良的营养物质的摄入会增加儿童的死亡率,对个人的全面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儿童的营养状况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儿童的健康水平。因此,对于儿童营养不良的流行病学的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儿童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物质摄入比例失调、营养物质缺乏等原因所导致的以体格瘦弱、血红蛋白含量偏低、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含量偏低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2]。目前对营养不良的评估主要可利用问卷调查、摄入调查、体格测量、血红蛋白含量测量等方法,而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从而对该地区的儿童的营养不良的状况进行分析。
杨静[2]对新疆乌鲁木齐市3~6岁儿童进行的饮食行为调查发现,儿童低体重的比例为4.95%,并发现营养不良与独生子女、早产儿、运动时间、照顾者文化水平、家庭收入等因素存在显著的相关。张世瑶[3]对新疆和田地区787名维吾尔族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研究,所分析出来的数据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该研究通过Z评分的方法统计发现,和田地区儿童生长迟缓率为22.74%,低体重率为5.43%,消瘦率为1.03%,营养过剩率为6.20%,超重/肥胖率为8.53%,低血钙率为46.67%,低血铁率高达95.19%,贫血患病率为10.44%。该地区维吾尔族学龄前儿童膳食摄入不足,体格发育水平低,矿物质缺乏率及贫血率高于本省其他地区水平,营养状况有待改善。刘光明等[4]对新疆库尔勒市(城市监测点)和鄯善县(农村监测点)这2个监测县(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发现两监测县(市)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有所好转,仍存在超重和贫血现象。于华[5]对新疆精河县2 564例0~6岁儿童贫血普查结果分析,也发现精河县0~6岁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较高。于爱枝等[6]对新疆霍城县3 403名学龄前儿童贫血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在3 403名学龄前儿童中,贫血发病率为21.00%。其中,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和其他民族的发病率分别为18.8%、27.5%、20.8%和18.73%,维吾尔族儿童组明显高于其他民族。刘锋等[7]提出新疆伊犁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低于同地区平均水平,并且营养不良比例高于全国水平,同时也出现了部分超重肥胖的学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钟丽华等[8]对新疆东疆哈密市儿童营养不良的分析发现,2016年哈密市的营养不良的总患病率为5.62%,低体重的患病率在不同的民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少数民族的营养不良的患病率要明显高于本地区汉族的发病率。魏学燕等[9]对阿图什、察布查尔县等新疆贫困地区0~6岁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行Z评分发现,2007—2009年新疆贫困地区的营养不良率高达15.1%,但该数据要低于西部农村儿童的平均水平16.6%。
综合以上的现有研究不难得出,新疆地区的儿童的营养不良的问题十分严峻,0~6岁儿童营养状况需高度关注,大城市、牧区以及贫困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别。而营养不良与出生体重、疾病、早产儿、民族、家庭收入、养育者受教育程度、饮食结构等多方面因素都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值得庆幸的是,新疆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的比例,要低于西部的平均水平,这与新疆地区关于合理儿童饮食的相关的宣传密切相关,如何使得宣传的影响加深加大从而保障儿童更好的营养的摄入是今后需要努力的重点的方向。
3 新疆地区儿童碘缺乏的流行病调查
碘在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的过程中起道重要作用的一种微量元素,充足的碘的摄入可以保障儿童的甲状腺、神经发育、脑部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碘摄入不足会导致甲状腺肿大、智力发展障碍、体格发育以及精神运动功能障碍。人体对碘元素的摄入可以通过食物和水补充,而新疆地区由于地处内陆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其外环境中年的水碘含量较低,属于水源性缺碘区域,加碘食盐的使用可以有效地解决碘缺乏的情况,使得碘缺乏地区能够补充额外的碘元素。目前对于碘元素的缺乏的标准主要是通过碘摄入量以及尿碘含量来确定的。
新疆曾是我国碘缺乏病流行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外环境碘水平非常低。随着普遍食盐加碘政策(Universal Salt Iodization,USI)的实施,新疆在控制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疆成人碘营养状况和膳食碘摄入量总体达到适宜水平,但新疆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碘含量较低,人群碘营养水平受饮用水水碘浓度影响。
祝宇铭等[10]对乌鲁木齐市、和田市、塔城市、阜康市、新和县、博湖县、莎车县、阜康市、阿勒特市、哈密市10个地区8~10岁儿童的碘缺乏情况进行了调查。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表明,哈密地区由于外环境的碘含量较低,使得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10个地区中最高,为4.5%。对尿碘的统计结果表明,和田县尿碘的中位数最低,其碘缺乏率高达78.4%。喀什地区居民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总体处于低水平,碘含量严重匮乏,除伽师县、岳普湖县以外的地区通过饮水不能满足人体所需的碘元素,但通过食用加碘盐补碘,尿碘水平已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新疆南部5地(州)传统碘缺乏病高危地区仍有甲状腺代偿性肿大病例发生,说明应持续建立、健全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机制,不断提高防治成效[11]。大量的研究都显示,目前新疆地区碘缺乏的情况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但由于新疆外环境的碘含量较低,对于碘的摄于以及尿碘的监控还应持续,各地区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对新疆地区碘摄入方面的宣传还应该不断加强[12]。同时也要注意,碘过少或过多都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4 新疆地区儿童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并存的双重挑战。近年来,由于营养过剩和不均衡引起的肥胖症日益增多,我国各地区儿童肥胖症发病率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学龄期至青春期的儿童、青少年在肥胖增长趋势一直持续上升[13]。目前,肥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隐形杀手,大量的研究表明肥胖会引起大脑、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的发育和功能的障碍,儿童肥胖现象已逐渐成为了一个全球共同面临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肥胖症是以脂肪细胞的体积与数量增加为特点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该慢性疾病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内分泌失调而引起机体脂肪大量合成所引起的。儿童肥胖主要体现在儿童的身高、腰围与身体质量指数(BMI)上,具体可以通过国际肥胖问题工作组(IOTF)超重/肥胖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2~5岁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国立卫生统计中心(NCHS)标准来进行分类鉴别[14]。儿童肥胖不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同时还有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智力减退,社会适应能力低等心理危害[15]。新生儿期及婴儿期如果发生肥胖,可能会导致喘息、吃奶困难、肢体反应能力差、运动发育落后;学龄前期如果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进行体力活动时可能导致喘息发作、疲劳无力,会加重运动发育落后;学龄期的自尊心比较强,体型如果被人议论甚至会影响性格的形成。此外,儿童期肥胖还可延续至成人期,增加许多成年期慢性疾病的风险,造成持续性损害[16-18]。
新疆地区的饮食习惯具有高脂肪、高蛋白质的特点,不同的少数民族之间的肥胖率的发生,也存在显著性。从目前有关于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我国儿童的肥胖率存在着逐年攀升的情况,这与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是密不可分的。数据显示,1985—2005年,我国主要大城市0~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由0.9%增长至3.2%[19,20]。目前我国0~6岁的儿童中,肥胖率已达到7.2%而超重率已到达19.8%之多,超重、肥胖率皆已与欧洲及北美发达国家相接近[21,22]。 姚金苹[23]对 811 名 4~6 岁儿童进行了纵向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岁内和4~6岁可能成为儿童肥胖症的高发阶段,早期不同月龄出现超重、肥胖的儿童,其在5~6岁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早期未出现超重和肥胖的儿童。
从我国儿童肥胖症的地区分布的相关研究来看,我国的新疆地区的儿童肥胖症的问题尤为严重。徐佩茹等[24]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汉族4个民族学龄儿童肥胖因素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和汉族儿童的肥胖患病率高达5.66%、8.94%、5.09%和3.08%,哈萨克族学龄儿童肥胖患病率为所调查的4个民族之首,可能与其喜食羊肉、羊内脏、羊油、羊奶以及在室内时间长,活动少有关。阿比旦·艾尼瓦尔的研究[25]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乌鲁木齐、新疆伊犁、阿勒泰和克拉玛依4个地区中新疆汉族、维吾尔族以及哈萨克族共5 992名3~9岁儿童进行了遗传学分析,以及父母自填式调查问卷等内容的横断面调查发现汉族与哈萨克族之间的超重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儿童超重/肥胖率分别为28.3%、10.3%、31.1%。该研究发现儿童的民族、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收入以及出生时的分娩方式与儿童肥胖之间有着一定程度的相关。姜袁等[26]对新疆地区乌鲁木齐市、伊宁市、克拉玛依市以及阿勒泰市的12所幼儿园的2.5~13岁儿童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在IOTF标准、WHO标准、NCHS/CDC标准、中国界值下儿童总体超重率分别为11.48%、12.03%、12.66%、16.61%,总体肥胖率分别为4.55%、7.40%、8.71%、9.81%。以IOTF为标准,新疆3~9岁儿童的超重率为11.48%、肥胖率为4.55%;6~9岁儿童的超重率为11.15%、肥胖率为4.71%。叶·叶克吉尔格力[27]提出,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三民族脂肪重聚年龄(AR)不同,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儿童相比,汉族儿童的AR发生年龄更早,哈萨克族和汉族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分别是维吾尔族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3.924倍和3.443倍。窦亚兰[28]也通过对新疆 3~6岁儿童定期进行生长发育指标测量的随访调查,获得该群体儿童个体脂肪重聚(Adiposity Rebound,AR)年龄,并认为AR年龄具有预测儿童肥胖价值,儿童过早发生AR会增加其肥胖的风险。李晓霞[29]用核磁共振氢谱(1 HNMR)的处理手法、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哈萨克族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代谢产物存在一定的差异,肠道菌群通过影响机体糖代谢等多种代谢途径对哈萨克族儿童肥胖的发生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合以上研究表明,新疆地区的肥胖率处于逐年上升的状态,如何根据新疆地区的饮食习惯以及民族特点对肥胖症进行进一步的防控[30],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讨论和解决。
5 对策建议
防治儿童营养代谢病的通则是,通过健康教育、喂养指导和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对患有营养性疾病的儿童进行管理,及时矫正其营养偏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各自的风俗习惯,现有47个民族,常住少数民族有11个,其中维吾尔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占新疆总人口的46.58%。而且新疆 98%的少数民族都有清真的饮食习惯,已经形成了自成体系、风格独特的清真的饮食文化的习惯,且饮食单调。新疆儿童营养代谢病除了与基因相关遗传因素、宗教文化、社会经济及行为因素等相关外,最直接和最密切的就是与饮食结构和习惯有关。另外,新疆地处我国西部边远,缺乏营养知识、卫生保健服务不能满足需要等,家庭食物品种不丰富,婴幼儿辅食添加种类单一且质量差,都导致了在儿童营养状况上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南疆贫困地区尤为突出。因此,既要通过食物的合理调配,满足不同生理条件下对各种营养素和热能的需要,以及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又要考虑合理的膳食制度和烹调方法,以利各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为此,新疆儿童营养代谢病的防治要特别重视以下几点:
(1)参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建议量均值,新疆学龄前儿童集体膳食摄入量不达标,饮食结构欠平衡。各类食物摄入均较低,尤其是大豆、蛋类及乳类。具体表现为谷类、薯类及杂豆摄入量不足;缺乏蔬菜类和水果类食物的摄入;畜禽肉类、蛋类摄入量不足;奶类、大豆类摄入量过少;无水产品的摄入;烹调油摄入量略低,而盐摄入量超标。这就使新疆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蛋白质、大部分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摄入严重不足,从而产生儿童营养不良。建议新疆地区儿童膳食尽可能多样化、均衡化。多补充摄入新鲜水果蔬菜、奶制品、蛋制品和畜肉产品,有条件的补充一些海产品等水产品。还要合理烹调,建立定时、定质、定量的膳食制度,纠正暴饮暴食、偏食、滥用滋补食品或强化营养食品等不良习惯。建议新疆儿童家长除幼儿园的膳食外,应额外给予加餐,加餐应多选择鸡蛋、乳及乳制品及水果,补充优质蛋白、各类维生素及矿物质。
(2)贫血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病,新疆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长期贫血可影响患儿整体生长发育和重要脏器功能成熟,影响运动功能发育,降低患儿免疫功能,影响患儿智商和智力,导致患儿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以及造成其他营养素代谢障碍等。为预防新疆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建议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铁的利用率比牛奶高得多;儿童膳食要合理,做到营养均衡,减少零食摄入;多吃含铁和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肝、瘦肉、蛋黄、和豆制品等;避免影响铁吸收的因素,如茶水、碱性物质及饮料等;定期对儿童进行血常规检查,发现贫血及时治疗。
(3)新疆地区是碘缺乏病的严重流行区,防治碘缺乏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婴幼儿的安全补碘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而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不同时段的婴幼儿,要采取相应的补碘措施:一是断奶前的婴儿主要通过乳汁补充一些碘,乳碘的浓度取决于乳母的碘营养水平,应着力提高乳母的碘营养水平;二是1、2岁左右断奶期及刚断奶后的儿童的自身膳食中盐的摄入量很少,使碘摄入量可能不足,应多食用一些碘含量丰富的产品;三是3岁以后的小儿食盐摄入量增多,应坚持食用加碘盐,科学适宜的补充碘营养。另外,对于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的,应及时给予甲状腺素治疗。
(4)肥胖已成为新疆地区的高发疾病,尤其哈萨克族肥胖发病率较其他民族明显增高。在婴儿期及儿童早期,营养严重超标或者营养严重不足皆为今后发生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而母乳中各类营养元素含量适宜,不仅能满足婴儿的机体正常需求,更可以起到预防其今后肥胖发生的作用。因此,对儿童进行合适时间的母乳喂养是一个重要的预防干预措施。在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工作中,应加大对母乳喂养方面的健康宣传和教育,鼓励纯母乳喂养。家庭中的饮食结构应该更加多样化,在锻炼、运动等方面做好正确措施,保证生活方式健康。
(5)饮用水源水卫生质量往往容易被忽视。新疆具有典型的干旱区闭流向心水系发育的水文地质特征,许多地方水质不达标,有的山区地下水表现为低矿化、低氟、低碘等低背景值特征,有的流域中下游表现为高矿化、高氟、高碘等高背景值特征,局部地区出现高砷。而水是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也是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儿童本身抵抗力较差,长期饮用不卫生或受污染的水资源,会带来很多营养健康问题,甚至导致地甲病、克汀病、地氟病、伽师病等地方病的发生。建议大力提高饮用水源水卫生质量,加强污水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增加净化、加热等饮水设备。还应加强地下水勘查与研究工作,寻找含碘量适宜的地下水水源,可选择含氟适宜或稍低的地下水作饮用水水源地,实施安全供水。
(6)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提倡合理营养是预防原发性营养缺乏病的根本措施。建议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开展科学喂养、合理膳食与营养素补充指导,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从而提高目标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并加强保健意识,使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