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女性的健康促进及疫情下的自我防护

2020-01-13朱丽萍华嘉增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老年人

朱丽萍,华嘉增

(1.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上海 200062;2.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上海 200040)

人口老龄化是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如今健康老龄化已成为公共卫生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按照联合国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被视为进入老龄化[1]。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49亿,占总人口的17.9%;65岁及以上人口约1.67亿,占总人口的11.9%。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城市。2018年,上海市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8.8%;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全部常住人口的14.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健康中国后,2019年7月国家制定并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2]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文件提出了15项重要行动,其中第10项《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是老龄化社会和国家必须采取的重要措施。

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年)[3]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也指出,当代老年人依然面临诸多问题,除了收入水平总体不高,失能问题日益突出,宜居建设相对滞后外,主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确保人民健康而老、富足而寿,让老人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健康快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女性的平均期望寿命高于男性,健康问题与需求有其特点,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妇女保健需求,补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与管理中的“短板”,更好地践行健康中国行动计划和健康上海行动计划[4],本文针对老年女性的健康问题提出健康促进相关对策,并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的自我防护进行阐述。

1老年妇女主要的健康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5]显示:老年妇女最大杀手是心脏病、中风和慢阻肺。65岁以上妇女比男性有较高的由于跌倒而致的损伤,造成的骨折使生活质量及功能性能力受限常被忽略;该年龄段女性痴呆症比男性高;60岁以上女性功能性能力丧失如视力差和听力丧失等比男性高,而且可能较少接受治疗或辅助性支持;独居老年女性更易遭受虐待,包括由于其对社会和经济保护的接触可及的限制,也影响到保健服务的可及性。

1.1衰老的出现和逐渐加重

老年期衰老表现在人体生理与心理老化两方面。生理老化主要表现在人体结构成分的变化和组织器官功能的减退及丧失,除了视觉和听觉的减退外,还可表现在吃饭、走路、两便、睡眠和说话等五方面的改变,如:食欲减退、懒于咀嚼和吞咽困难;行动减慢,小动作欠灵活,站立及走路不稳、需要依靠手杖或助步车;便秘或小便不畅、尿频尿急;睡眠不佳或失眠,说话不流利等。心理老化主要表现在性格及情绪的变化,如:易怒和恐惧,抑郁与焦虑,处事能力的减弱,以及认知和思维力的衰退。生理与心理的衰退过程可发展到失能失知。

1.2老年常见代谢性疾病

1.2.1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组织纤维结构异常,以骨量和骨组织细微结构退变为特征并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驼背或身高缩短和容易骨折。

1.2.2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进行性意识衰退性疾病,患病率在65岁前为1%以下;至65岁时上升至5%~10%;85岁后达30%~40%。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尤其是在85岁后。其病程(出现症状至死亡)平均为10(4~16)年。临床表现:起病隐匿,发展缓慢。初始为近事遗忘,性格变得主观、固执、急躁、易怒、多疑、言语重复、睡眠昼夜节律变慢。病情继续发展,远、近记忆均受损害,理解、判断、计算等能力全面减退,不能正确回答自己和亲人的名字、年龄,不知饥饿,迷路,举止幼稚,妄想,幻听幻觉。病至后期,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口齿不清,言语紊乱,常卧床不起,进入严重痴呆状态。

1.2.3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多在60岁以上发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同时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药物治疗是对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手段,左旋多巴制剂仍是最有效的药物。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及良好的护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预期寿命与普通人群无显著差异。

1.3老年妇女生殖道损伤性疾病

由于黏膜和子宫周围韧带的松弛可发生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子宫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等状况。

1.4长期慢性病存在的影响

不少老年人患冠心病或慢阻肺等慢性病,在得到正确治疗后,可处于稳定状态,带病长寿。但当相关器官发生衰退后,可能诱发慢性病转入急性发病。

2健康促进策略

2.1国际策略

WHO关于应对老年人内在功能下降的6个方面措施包括[6]:

①改善肌肉骨骼功能、行动力及活力:鼓励多种方式锻炼,包括力量、平衡、灵活性和有氧训练;增加规律性身体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多元化活动,包括力量训练有氧活动、平衡训练及灵活性训练。②维护视听能力:提供常规的视力损失筛查,并给予综合性保健措施;进行听力筛查并提供减少听力下降影响的干预。③预防认知障碍与促进心理健康:给予老年人认知刺激;有抑郁症状者可根据WHO mhGAP指南提供相关结构心理干预。④处理年龄相关的问题如尿失禁:尿失禁常因羞于启齿而被掩盖并认为不可避免。鼓励家庭成员或照顾者提醒认知障碍者在特定时段排尿;鼓励有尿失禁的女性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其有助于解决老年妇女尿漏、抑郁,以维护自尊、社交及性生活等。⑤预防跌倒:跌倒是影响老年死亡的主要伤害原因,常发生在站立状态从事日常生活中。鼓励多形式活动,包括力量、平衡、灵活性和有氧训练;对家庭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⑥支持照顾者:对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或其他照顾者提供心理干预、训练和支持,其有利于帮助减少对严重失能老人照顾者的心理抑郁等问题。

2.2自我保健

2.2.1保持乐观心态并快乐过好每一天

长寿者共同具有的第一要素是情绪稳定和乐观。

①坦然面对老年生活和环境的变化:老年女性要学会在孤独的时候给自己安慰,在寂寞的时候给自己温暖;遇到烦心事或出现不开心的情绪时,要学会宣泄,可以找人聊天、去外面散步或吃点喜欢的零食,到健步器上运动;保持宁静的心态,从容待事、寛容待人,少些期盼、多些欣赏,宠辱不惊、去留无碍,知足常乐,达到老有所乐的境界。②充分利用富裕的时间,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年比任何其他时期拥有更富裕的时间,可以学习年轻时想学而未学、想做而未做的事(唱歌、唱戏、学外文、弹钢琴、学绘画等),也可培养新兴趣,向智能化进军,使用手机或ipad,用微信交流,可扩大视野,增加乐趣。③勤思考、勤活动:扩大思考的范围,不要多想过去的丰功伟绩或委屈和挫折,也不要多考虑子孙的事;要与时俱进,思考新时代的新事物,增加新的乐趣;勤活动,包括动脑和心,动口和手、脚,动则进,不动则退。

2.2.2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2.2.1注意合理饮食 由于老年人肠胃消化分解机能减退,需要保证食物摄入足量的优质蛋白、纤维素和微量元素,饮食中要包括足量的鱼、虾、瘦肉、鸡蛋、牛奶、大豆及豆制品和足量蔬菜水果,既要有意识地预防营养过多导致的三高(高血脂、高糖和高血压),也要预防营养缺乏,以延缓肌肉衰减和骨质疏松。老年人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以比正常值偏高的一侧为宜。膳食不能吃太清淡,如果饮食内容全是谷物、豆类、根茎(如地瓜),这种高糖负荷,高升糖饮食内容,使血液长期处于高糖血状态会诱发三高;亦不能太少油,会影响胆汁分泌不畅,肠道蠕动呆滞缓慢,大便滞留,易便秘。口腔内的唾液对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很重要,应细嚼慢咽。消瘦的老年人可采用多种方法增加食欲和进食量,吃好三餐。消化能力明显降低的老年人宜制作细软食物,实行少量多餐,也可以改用糊食。

2.2.2.2养成适度活动的习惯 选择与自身体质和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活动方式,量力而行地进行自身各种生活活动。参与太极拳、练功十八法有助于肌肉力量练习的柔韧性锻炼,以及手指操、医疗保健操、防跌倒操等强健经络系统,预防跌倒等康复操练。坚持每天早晚外出散步,充分享受自然界的空气、日光和水。生命在于活动,多动脑,勤思考,做手工,猜谜语,说“顺口溜”等有利于延缓脑的衰老,走路有利于增强两腿的肌肉和骨骼,有意识地活动全身各关节有利于提高活动能力。

2.2.3健康自我监测和定期体检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按吃饭、走路、两便、睡眠、说话的生理五方面改变,以及性格和情绪的变化、处事能力的减弱、认知和思维力衰退的心理三方面情况进行自我监测。

做好慢病管理,注意安全用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应主动向医生咨询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知识、技能,并在医生指导下,做好自我管理,减轻病痛,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老年人对药物代谢、转化、排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要主动监测用药情况,记录用药后主观感受和不良反应,做到安全用药。

2.3体系建设

WHO关于健康老龄化提出以下行动计划优先领域:使卫生系统与服务的老年群体需求保持一致、发展长期保健系统、确保每个人都能生活在对老年友善的环境中及改善监测与评估[5]。长期保健系统聚焦于个体需求,提升个体能力促进自我管理,尊重其价值观、选择与喜好。WHO 2016—2020全球行动计划策略强调每个国家有长期的保健系统,即建立并改善可持续的平等的长期保健系统、建立专业队伍能力和支持服务提供者,确保以人为中心的整合长期保健质量。

健康促进指运用行政的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2000年WHO在第五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对此词语作了更为清晰的解释:“健康促进就是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并得到社会环境创造性的支持,使社区、家庭和个人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

2.3.1个人

要了解老年是生命的一个过程,坦然面对老年生活身体和环境的变化,熟知老年保健的内容,长期耐心坚持。保持乐观的心态,合理膳食,适当活动、勤用脑、多参与社会交往,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延缓衰老。

2.3.2家庭

优化老年人住、行、医、养等环境,营造安全、便利、舒适、无障碍的老年宜居场所。要了解老年期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旦确诊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家属应注重对患者的关爱和照护,帮助患者积极遵循治疗训练方案。对认知退化严重的老年人,要照顾好其饮食起居,防止走失。

2.3.3社会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社会卫生服务中心及养老院的卫生站)的网络功能。通过健康教育让老人掌握保健知识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养老院的卫生站都需对长寿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提供综合、连续、规范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加强社区开展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机构建设,提供医疗保健和康复体操的视频及康复器械等;支持社会组织为居家、社区、机构的失能及部分失能老人提供照护和精神慰藉服务。

政府相关部门,民政部、卫生健康委、医保局、中医药局按职责完善医养结合政策,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强化跨部门协作,鼓励和引导单位、社区、家庭、居民个人行动起来,对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个人自主自律的良好局面,达到提高长寿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延长平均健康寿命。

3疫情下的自我防护

面临疫情应遵守以下自我防护措施[7]:

①学习并掌握新冠肺炎的科学知识,不轻视、不恐慌,科学防控,做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②居家不外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车站等。尽量避免亲朋好友的探望,尤其避免接触来自新冠肺炎流行重点地区的人员或疑似患者。③必需外出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带好口罩,尽量不乘公共车辆,不接触公共部位或物品,回家后即用肥皂加流动水洗手。④注意个人卫生,毛巾、浴巾、餐具、寝具等生活用品单独使用。注意保持手部卫生,使用清洁的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饭前便后尤其要注意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和口鼻。⑤居所勤开窗,常通风,晒衣被,注意环境卫生。⑥均衡补充营养,多喝水,保证充足睡眠,适度活动,保持愉快心情。⑦季节天气更换时,注意保暖,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要遵医嘱服药。⑧在疫情流行期间进行健康监测,每天测体温,有发热、乏力、干咳等情况时要及时就医。去医院就诊应提前预约,减少在医院逗留的时间。

猜你喜欢

老年人
老年人防噎食,应注意以下要点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饮食越清淡越好?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应警惕“人生最后一次跌倒”
直面老年人声音嘶哑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老年人春节出行,如何保持身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