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融合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索生态环境领域成果转化体系构建
2020-01-13王俊莹李燚佩李冬刘红付军
王俊莹 李燚佩 李冬 刘红 付军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北京 100029)
1 引言
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科技攻关,加快成果转化与应用,为科学决策、环境管理、精准治污、便民服务提供支撑[1]。促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科技领域研究力量较分散,成果产出零碎,转化应用不足,供需矛盾脱节,迫切需要加快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构建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科技服务水平[2]。
2 科技成果转化及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3](2015 年修订)将科技成果界定为“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科技成果转化则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4]。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既与科学发现密切相关,又与科学的基础研究、科学的应用研究与开发、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紧密相连。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系列的政策和法规逐步完善,各项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活跃,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部《关于促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环科财函〔2018〕175 号)[5]将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定义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人员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成果和生态环境管理技术成果”。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正蓬勃发展。国家已对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撑提出明确要求,并启动了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这是生态环境科技领域的一件大事,标志着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应用分支,其相关研究起步晚,目前关于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尚处于薄弱环节,因此迫切需要构建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加快生态环境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
3 基于产学研融合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3.1 产学研的概念
《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规定[6-7],产学研合作情况包括自建、共建研究开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情况,签订技术开发合同、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情况,人才培养和人员流动情况等。《财政部 科技部关于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报送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8],产学研合作情况主要是指技术开发、咨询、服务3 种方式的技术活动。据统计,全国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等输出技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技术开发、咨询、服务质量和数量稳步提升[9-10]。
下面以山东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例,总结其成果转化成功经验及做法。
3.2 产学研融合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在学科、人才、平台等方面集聚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和经验,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坚力量,积累和沉淀了丰富的技术成果。为深入借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方面的成功经验,推动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实地考察及座谈的方式,调研了山东某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及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
山东某高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普通多科性大学,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为代表的多个优势特色学科群。学校利用特色学科优势及学科组合,从2000 年左右就开始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子,进行科研成果的自主孵化、中试与推广,使科技成果与市场实现无缝对接。
该校虽未列入国家“211 工程”“985 工程”,也不像许多知名高校那样拥有众多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领军人才,国家科技计划财政支持经费也很少,但它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方面却显有成效。近年来,学校聚焦创新驱动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加大科研“放管服”力度,激发教师科研热情,打造了“鼓励教师推出成果—提供放管服助力—注册学科性公司—转化成果创造效益—实施教师股权激励—技术再创新再升级”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利用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孵化公司并上市。孵化公司成立以来,总资产从2000 年的100 万元发展到目前的14 亿元,股票市值达120 亿元。同时孵化的公司也成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平台,实现高校科技成果与生产力的无缝对接。有了成功的范例,学校产学研工作快步前进,并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成果。截至目前,学校累计支持教师依托核心技术自主孵化了20 余家企业;在校学生注册并实现良性运营的学科性公司达88家;由学校提供核心技术孵化上市的公司达7 家;学校建成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等3 个国家级孵化器,累计孵化300 余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 100 亿元,利税超过100 亿元。
学校对依托“学科性公司”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放管服”支撑的核心点在于“股权激励”。其中,奖励给创办学科性公司的成果完成人或课题组70%的股权或股权收益,极大地激发了团队教师以及身边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学校已有多位教授获得几十万至几千万元不等的股权收益,成为学校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鲜活体现。
3.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经验和做法
学校积极对接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构筑起了“技术创新+学科创业+师生创赢”的产学研融合模式,其成功经验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聚焦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实施“技术创新”。一是通过成果转让,为企业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学校鼓励教师瞄准企业和行业需求开展技术创新,特别注重在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和需求方面寻求突破,让创新成果为企业转型和技术革新提供支撑。研发新技术开发新装备,自主或联合企业协同实现产业化,进而推动相关企业上市,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模式。这种科技成果转化的办法,不仅加快了技术的转化速度,也实现了技术的效益最大化,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二是通过技术入股,为企业持续提供创新动力。学校鼓励教师进企业推介自己的科研成果,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结合、民用与军用技术结合。教师通过把科研成果“植入”企业,以技术入股、合作经营的方式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以“技术股份”为连接点构筑起学校与企业“命运共同体”模式,学校为企业发展持续提供创新支撑,企业快速发展为学校技术创新实现价值,二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实现“双赢”。
(2)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广泛开展“学科创业”。一是依托学科优势首创实施“学科创业”。学校支持在职教师、在校大学生借助科研成果、专业知识、学科组合等资源优势,注册学科性公司,进行学科创业。“学科性公司”是指以学校拥有的科技成果(包括专利、非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作为无形资产入股,吸引社会资本,按现代企业制度共同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学校在实践基础上提出来并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创业范式”。二是依托核心技术自主开展“学科创业”。学校鼓励教授自主孵化科研成果,将收益中的70%奖励给提供技术支撑的课题组,并将学校所获收益的30%划归主要成果完成人所在学院,作为学院科研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奖励创业的机制和措施,必然激励和带动广大教师和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三是依托国家级孵化器实施“学科创业”。学校建成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等3 个国家级孵化器,累计孵化300 余家企业。学校为更好地服务学科创业企业成长,还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创客咖啡等服务设施,免费为创业学生提供场地、水电暖、物业、网络等全方位服务,为“学科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坚实的后盾,构筑起了“政府推动、大学支撑、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市场运作”的学科创业孵化模式。
(3)聚焦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动“师生创赢”。学校通过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鼓励教师和学生勇立“创新创业”潮头,依托技术创新、学科创业不断构筑起“师生协同创赢”的良好办学模式。一是稳妥推进科研体制改革。学校在山东省率先开展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推出了科研“成果经纪人”“科技特派员”等做法,打造“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服务学校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改革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对课题经费、课题结余经费使用进行了改革;完善科研奖励制度,从项目立项、发表论文、授权专利、成果获奖等方面加大科研奖励力度;实施科研分类管理和考核,为教师全身心投入科研创造条件。二是建立地方、企业研究院。学校注重引入社会资源开展科技创新,联合建立实体研究院,为地方实施创新驱动、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中转对接和融合服务。三是深入开展师生协同创业。教师有技术,学生有热情,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开展“创新创业”。学校鼓励教师在自主开展技术转让和项目合作的同时,推荐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形成了教师创业带领学生创业的生动实践。创业学生在了解行业发展、掌握创业技能后,又根据个人意愿成立子公司独立开展运营。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凭借着专家教授的科研能力和校内先进的实验设备以及学校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创业竞争力。学生的创业公司发展壮大后,又聘请学校老师担任技术顾问参与技术攻关,形成了良性的创业互动合作共赢。四是实施分类引领。学校注重根据教师的兴趣、性格、爱好进行分类指导,引领他们因地制宜地开展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提高科研供给能力,释放科研红利。一类是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驱动的超前研究者,大约占到教师的10%,这类人才主要依托学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3 个全球ESI 排名前1%学科优势资源,主要围绕“CNS”系列高水平论文发起冲击,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和原创性研究。学校通过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潜心做学问。一类是从事工业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的人才,大约占到教师的80%,这类人才主要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现实需求,紧紧围绕工业目标产品提炼出所需要攻克的关键材料、关键工艺、关键装备等方面的瓶颈问题以及精细化与精品制造所依赖的科技问题开展应用型研究。一类是熟悉市场运行规律、勇于自主创业的“弄潮儿”,大约占到教师的10%。学校通过出台各类扶持政策,鼓励这类人才“敢闯、敢想、敢冒险”,转化自己的成果或者组合起来转化他人的科研成果,大力开展“学科创业”。
4 生态环境领域成果转化体系构建的几点建议
(1)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应以“政策+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各群体组织优势。
从山东某高校成果转化案例可以看出,学校注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并以“政策+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抓住机遇,开发适用于市场的新技术或者将已有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或应用创新,以满足现有市场需求。同时充分利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全面联合学校、行业协会、校友会、新闻媒体等各群体组织优势,结合一切可利用资源积极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因此,只有在政策的引导下,以市场为主导,相关方相互融合,共同发挥各自作用,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体制高效有序运转。
(2)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管理和服务体系,营造鼓励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
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作为一个科技服务的官方中介平台,起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作用。作为国家层面的服务平台,它有很好的公信力,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对接成本,快速准确地促成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作用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在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同时,平台作为科技中介,应对其体制机制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化需求,完善管理和服务体系;同时,它又对中介所需的科技经纪人要求更加专业,因此建议加强专业技术经纪人才培养,完善相关人才政策,营造成熟、积极、灵活的成果转化环境,实现专业化、市场化运作。
(3)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的内生动力。
人才激励机制有待健全,机制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成果转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激发出转化团队的内生动力。目前大部分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均面向高校院所科研人员,鲜有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和技术经纪人的奖励政策,建议按照市场规律,制定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做出贡献的机构和人员奖励办法,切实激活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型产业园区的建设,全方面满足市场需求。
采用“孵化+投资+运营”全过程运作模式,通过全方位、多元化的运营服务,全面创新或依托已有产业园,组建创新、领先、聚集型产业园区。准确扫描产业链上下游的新目标、新技术、新人才,通过再孵化、再投资的方式整合到孵化体系里面来,实现聚集型环保产业园区,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构建良好互动生态体系。
(5)科学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的投入,进一步拓展科技投融资渠道。
一是加快研究设立生态环境产业引导基金可行性,积极与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对接,发挥财政资本对产业孵化的助推作用;二是充分利用好一切可利用的投融资渠道,联合社会资本,建立多元化合作的投融资机制;三是鼓励专家、经纪人等成果转化相关人员对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跟投,双向调动各方积极性,以更好地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