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痿论治卒中后肌张力低下的针灸治疗

2020-01-13吴中朝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肌张力偏瘫中风

谷 深 陈 旭 吴中朝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存活者中50%~70%遗留严重残疾[1]。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2]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能力[3],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4]。在我国,仅脑卒中这一种脑血管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每年高达400亿元[5]。卒中后失去日常生活能力的患者无论对自己、家庭及社会,都是巨大的负担和损失。但现状是无论城乡,脑血管疾病致残人群的大部分康复需求尚未满足[6]。鉴于此,卒中后肢体日常功能的康复成为减轻卒中负担的极其重要的一项医疗内容。对于卒中早期肌张力低下患者来说,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是减轻卒中致残程度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意义重大[7]。目前对于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还处于初级阶段,往往大量患者在疾病早期因基础病控制、脑循环改善治疗的同时无法兼顾康复治疗,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康复理念的缺失自行无系统地活动锻炼,加重肢体不遂等后遗症。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需求愈发迫切而早期康复理念及康复指导意见的缺失导致目前多数患者无法得到满意的康复指导,错失有效的康复时机,这在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尤为严重[6]。

中医针灸对脑卒中患者(中医属中风)的康复,已被广大医学机构研究并认可,也被广大患者接受,卒中后出现肢体不遂、言语不利、呛咳等症状的患者,多在卒中经过急性期后寻求中西医结合的针灸及康复治疗[8]。目前针灸治疗方案的制订多遵从中医古籍文献中对中风病相应的治法,但从目前临床疗效观察来看,相应俞穴针刺后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9]。从中风角度研究偏瘫症状显然有一定的偏颇,才导致临床疗效的欠佳。

吴中朝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中医辨证应以症测证,即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来决定辨证思路。故而,对于中风偏瘫患者后期的针刺治疗方案并没有因循守旧,纳入常态,而是认为应从“痿”入手。吴教授认为,中风的发生是风、火、痰、瘀杂而为病的结果,中风前期、早期应以此为辨证要点,中风后期后遗症出现,治疗目的及重点应转移到不遂的肢体、语言等日常功能的康复上来,那么早期出现的肌张力低下、肌肉因神经营养不良导致的萎缩更符合痿证范畴。

1.中医经典文献中对痿证的认识

中医有“五藏使人痿”的说法,认为五脏病变都可导致痿病发生。《素问·痿论》云:“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形象地说明了脉痿发生后临床症状表现为肢体瘫软无力,不能下地站立,符合中风后瘫痪患者肌张力下降时的临床表现。吴教授认为,心脑血管病均可以从脉论治,据此提出了从痿治疗中风偏瘫肢体不遂的思路。

2.从痿证论治辨证选穴

内经对痿的治疗有“治痿独取阳明……各补其荥而通其俞”的说法(《素问·痿论》)。故在俞穴的选取上,吴教授以手足阳明经荥穴及腧穴为主要选择,认为痿软者为脉络空虚,应以补荥为主,以补其气;僵硬者为脉络瘀阻,应取输穴为主,以行其气。针对肌张力低下、痿软无力的患者,辨证属气血亏虚之人,以阳明经荥穴,即二间、内庭二穴治疗,行针用补法,并可加艾灸以取温补之效;辨证属气血瘀滞之人,以阳明经输穴,即三间、陷谷二穴治疗,行针用泻法,如血瘀较重也可适当应用温针灸法取温通之效。运用这一思路及方法,吴教授在多年治疗中风偏瘫患者时,效如桴鼓。

3.临床案例

患者男性,65岁,左侧肢体不遂半个月,于西医医院诊断为新发脑梗死(右侧基底节区)。既往高血压、冠心病病史。症见左侧肢体痿软无力,无肌肉收缩。舌淡暗苔白微腻,脉濡。取穴二间、陷谷,并于二穴行温针灸法,每周3次,2周后患者已可行手足背曲、外展内收等动作,肢体肌力由0级恢复到3级。延用二穴刺法,并加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等以补其正气,并用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加减以益气活血为法,序贯治疗。3个月回访,患者已可下地行走。

按语:中风偏瘫的治疗,目前临床研究中针灸对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并没有确凿的试验数据证实。临床研究取穴也多以手足关节周围局部取穴为选穴原则,这有医学院校教材的局限性,也有西医解剖思维的干扰。中医学者应用中医手段治疗患者的同时,应尽量避免西医思维,多从中医古籍及中医四诊八纲中寻求思路,这对于中医的继承和发展有着切实的作用。

从痿论治,为中风偏瘫康复的针灸治疗方案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是吴中朝教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结晶。吴教授常说,在临床工作中中医人就应时刻坚持中医辨证的方法和思路,在此思路指导下去探寻中医古籍中相应的治疗方法,并在临床中实践、总结。这样不仅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数千年中医文化最好地传承。

猜你喜欢

肌张力偏瘫中风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请您诊断
18例经基因确诊的DYT1型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