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2020-01-13冯德琳南在元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4期
关键词:夹脊督脉电针

冯德琳,南在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10)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创伤类疾病,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肢体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从中医症状及发病原因分析,SCI与外伤致痿症状相近。根据现代医学对SCI病因及症状的描述,与《灵枢·寒热病》中描述“体惰”相似,因此多将SCI归为“体惰”“痿证”等范畴。SCI多因外力伤及督脉,致使瘀血阻滞经络,气血生化乏源,导致肢体萎废不用。SCI后表现的临床症状多与督脉受损有关,且涉及多脏腑,病机虚实夹杂,故以疏通经络、调理冲任、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在治疗中,选取适当的针刺方法可恢复或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及精神障碍等。本文主要对针灸治疗SCI所致不同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临床研究进展

1.1 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 江红艳等[2]选用夹脊电针以4 Hz连续波治疗SCI术后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治疗8个疗程后进行效果评定,发现夹脊电针组患者的Frankel指数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康复治疗组,认为夹脊电针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可能与针刺调节改善肌张力及神经后支功能有关。

研究表明,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SCI神经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治疗,且在SCI后1~2周开始对患者进行电针及康复治疗临床效果更好[3-4]。张立峰等[5]通过正交试验对患者进行治疗,以Frankel分级评价治疗效果,总结出最佳治疗方案:脉冲频率高频(105 Hz),脉冲幅度为(0~90 V),脉冲宽度为(0.4 ms),针刺治疗5个月;随后在临床中选取2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对上述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最优处方对SCI患者功能、Barthel指数及痉挛程度均有明显改善。

针灸疗法在改善SCI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中疗效确切,临床除了应用SCI节段附近夹脊穴外,根据症状进行加减取穴,并结合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6]。

1.2 膀胱功能障碍的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e bladder,NB)是SCI恢复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改善患者SCI后膀胱功能、探索膀胱功能重塑性是目前临床研究的方向。针灸能够有效缓解逼尿肌反射亢进,降低膀胱残余尿量,促进膀胱排空,治疗SCI后NB疗效显著[7]。针灸治疗SCI后NB,选穴常以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腧穴为主,常用俞募配穴方法,以膀胱俞穴膀胱俞及膀胱募穴中极配伍应用,临床效果较好[8]。罗翱翔等[9]通过对比电针俞穴组、募穴组、俞募穴组SCI后NB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电针俞募穴组在治疗后1、3、6个月时,膀胱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其他两组,认为电针可以调节支配膀胱、尿道的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对其兴奋性与一致性的支配而实现对SCI后NB患者膀胱功能的调节。

研究表明,SCI后NB治疗的局部选穴以腰腹部的八髎为主,其次为肾俞、会阳、关元、中极等,治疗后患者的排尿次数、排尿量、残余尿量及漏尿量等均有明显改善[10]。胡启龙等[11]在SCI所致排尿功能障碍的治疗中,选择膀胱三角区周围穴位(包括中极、关元、曲骨、气海、归来、水道、气冲等)进行针刺,治疗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总有效率为96.7%。

1.3 肠道功能障碍的治疗 肠道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SCI的损伤节段及程度。患者由于损伤下段低位中枢,可表现为排便功能障碍、长期腹痛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艾灸能够有效调节肠道的自主神经系统,改善SCI患者的便秘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12]。目前,临床治疗创伤性SCI选穴以夹脊穴、损伤节段督脉穴、相关脏腑募穴等为主,其中夹脊穴占53.33%[13]。研究显示,经针刺八髎穴配合电针治疗的SCI大便失禁患者,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中直肠控制评分、大便控制评分及综合评分均有显著升高[14]。研究显示,针刺夹脊穴可通过刺激夹脊穴解剖位置下的神经分支,以调节胃肠道功能[15]。

研究表明,电针治疗SCI的临床疗效确切,通过减轻损伤组织的水肿程度,帮助组织及细胞恢复正常的营养状态及代谢功能,阻止组织内微环境进一步恶化,为神经细胞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促进其自身功能及结构的修复和再利用等[16-17]。宋良玉[18]研究认为,电针对SCI的修复作用在于对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以及通过促进脊髓内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提高线粒体的活性,为神经细胞的修复提供能量。

2 实验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SCI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电针疗法,即以毫针作用于机体局部,并利用电针仪输出脉冲电流达到治疗目的,是将神经电刺激与传统针灸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因其具有操作简便、刺激时间久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对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电针治疗SCI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种:①增加神经营养因子在SCI后局部组织的表达含量[19-20];②增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在SCI后的表达含量[21];③调节SCI后患者脊髓的血流量,且4 h针刺作用较为明显[22-23];④抑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在体内合成,并减少炎性细胞聚集,通过抗瘢痕及抗粘连作用,促进神经再生[24];⑤阻断逆行性中枢神经元损伤途径,有效阻止受损脊髓局部不可逆细胞凋亡和病理结构重塑,降低病理损害程度,保护神经细胞,修复损伤段神经通路[25-26];⑥抑制脊髓损伤后Ca2+含量,纠正Ca2+过度增加而引发的继发性损伤[27]。

近年来,关于电针督脉穴及夹脊穴治疗SCI的动物实验研究较多,均被证实能够对继发性损伤产生一定的治疗作用。督脉循行于人体背部正中,从西医解剖位置来看,督脉与脊髓位置重合。督脉是一身阳气之根本,在功能上有统摄元阳、振奋全身阳气的作用,可调节全身气血。当督脉受损,气血瘀滞,筋经失养,日久则活动不利。SCI后与督脉受损后的临床表现极其相似。实验研究表明,电针督脉穴能够促进SCI后神经功能的恢复[28-30]。

夹脊穴属于经外奇穴,循行于督脉与膀胱经之间,善于调理五脏六腑之经气,疏导气血,扶督脉之阳,助膀胱经气。从西医解剖来看,夹脊穴与神经根及神经走向临近,有丰富的动静脉及脊神经后支分布,通过对神经根的刺激可加强传导反应,调节损伤后的内环境,促进受损神经的恢复。

3 小结

SCI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预后较差,并发症较多。近年来,针灸广泛应用于SCI患者的治疗中,且被证实能够通过对SCI后多种信号通路及细胞因子之间的调控,促进SCI后功能的恢复。

随着对SCI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发现单一的治疗方法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因此联合多种方法治疗成为目前治疗SCI的首选方案,选取以电针为主的治疗方法,配合艾灸、中药熏蒸、穴位注射等综合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31-35]。针灸疗法费用相对较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应用前景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夹脊督脉电针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最方便的健身
健身气功与“夹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