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地方品种猪现状和保护对策

2020-01-12马敏彪章晓炜刘莉君

浙江畜牧兽医 2020年6期
关键词:保种体细胞畜禽

马敏彪,章晓炜,刘莉君

(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0)

浙江省不仅是养猪大省,也是地方品种猪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据《浙江省畜禽品种志》(1983年版)记载,全省地方品种猪共有16个。目前仅存10个,已经灭绝4个,台州的潘郎猪和温州的虹桥猪、北港猪、雅阳猪等4个地方猪种已经灭绝。畜禽遗传资源一旦灭绝,具有不可再生性。为加快全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提高保种效果,必须做好全省地方品种猪保护及开发利用,现报告如下。

1 地方品种猪保种效果现状

1.1地方品种猪及保种现状 近年来,浙江省虽然十分重视地方品种猪的保护,但随着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养殖业符合绿色发展的新要求,现有的地方品种猪保护难度越来越大。目前全省现有地方品种猪10个,分别是金华猪、嵊县花猪、嘉兴黑猪、淳安花猪(皖浙花猪)、碧湖猪、龙游乌猪、兰溪花猪、岔路黑猪、仙居花猪、江山乌猪。已列入国家级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的有4个品种(分别是金华猪、嵊县花猪、嘉兴黑猪,皖浙花猪),其中前3个都建有国家级保种场,保种效果良好。另有6个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淳安花猪、碧湖猪、龙游乌猪、兰溪花猪、岔路黑猪、仙居花猪),也建有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唯有江山乌猪虽列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名录,但尚无保种主体。

目前,全省承担地方品种猪保种任务的保种场共有12家,其中金华猪保种场4家,其余品种均只有1家,江山乌猪没有保种场,12家保种场共有家系89个。从现有家系数量、保种群规模上看,除金华猪外,其余品种均处于脆弱或是濒危状态。同时地方品种母猪数量特别是公猪数与血统数在不断地减少或下降。

1.2保种方法 采用原产地、异地、活体、等保种方式,建立保种场或保护区,建立保种责任制。

2 地方品种猪保护中存在问题

2.1基础薄弱 保种主体基础薄弱,设施落后,地方品种较多,资金投入有限、人才缺乏现象仍比较突出。

2.2保种规模较小 群体数量较小,特别是公猪血统数量较少,容易发生遗传漂变,数量下降,部分性能出现退化。

2.3保种方法单一 保种方案和保种计划不全,档案记录不完善,配种方案不科学,保种技术有待提高。

2.4难以开发利用 市场对猪肉产品的需求多样化、优质化,地方猪品种具有较大的潜在价值没有充分挖掘,应加快开发利用。对于开发利用,企业投入有限,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市场前景堪忧,地方猪产业化发展任重道远。

3 保护对策

为加强全省地方猪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2015年农业厅和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协议保种制度,明确了保种目标任务、重点内容及保障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3.1加快地方猪保种场建设 对于地方猪保种还需加快保种场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提高补助力度,保证每年省财政对每个地方品种猪场专项补助在20万元左右,省级和国家级地方猪保种场每年补助在30万左右,确保专款专用。提升软硬件条件,提高保种效果。创新保种场监管机制,改革管理体系,加强保种监测水平。

按照《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省、地方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签订省、地方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及保种场三方保种协议,加强对保种场的监管和指导。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负责每年对保种场进行动态保种监测,评估各保种场的保种效果,对在保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遗传资源不流失,同时作为每年省财政经费下拔支持的主要依据之一。充分掌握地方猪种变化信息,建立全省动态监测体系,对濒临灭绝的地方猪种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地方猪种的动态监测和保护。

3.2健全保障机制,规范管理技术标准

一是全省科研院校、生产单位和农业行政部门领导与专家成立了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协助农业主管部门做好畜禽遗传资源管理,负责对保种场的遗传资源的鉴定、保种方法和保种方案的审定。公布了浙江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强化了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建设。

二是建立完善地方猪品种质量标准监督管理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强化管理,提高品种质量。

三是提高畜牧人才培养,提高待遇,稳定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队伍。

四是加强饲养管理,尽可能把保种群置于相似或控件近似于地方猪原所处生态环境,保证原产地或略好于原营养水平,充分发挥地方猪独特的种质特性和生产性能。

3.3加强保种科技创新,采取多样化保种 为避免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灭绝,要强化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开展保种理论、基因检测、种质特性评价等研究,推动科企联保,提高保种效果。目前,在采用活体保种、原产地和异地保种外,在科研院校、省级科技推广部门和保种场的共同努力下,完善保种方法,提高保种效率。同时正在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每一个地方品种猪,再建造一个同品种的备份保种场,提高保种效果,保证每个品种猪不灭绝。二是在竭尽全力保护现有血统的情况下,按照育种目标,通过回交等方法尽可能创造新的血统,增加血统数量。三是采用地方品种猪精液和体细胞冷冻等遗传物质采集和保存。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联合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采集和制作地方猪遗传物质。至2019年12月底,现已采集制作了10个地方品种猪12家保种场79个家系9万多剂精液和84个家系1200多管体细胞的遗传物质,完成后集中保存在浙江省种畜禽质量监测中心。每个家系制作冻精1000剂(每剂0.25 mL)和12管体细胞(每个家系选择1公1母,每头猪制作6管体细胞),如果将来一旦灭绝,可以通过保存的精液和体细胞进行恢复。四是计划通过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和省农科院合作,实施全省地方品种猪的克隆,借助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并建立浙江省地方猪体细胞克隆再生技术体系,为生物技术辅助保种提供技术支撑。

3.4加强开发利用,提高产品值 充分利用浙江大学、省农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的新技术、新方法,在保护地方猪品种特性的基础上,提高育种方法,培育新品系,提高生产性能,加强地方猪产品开发,根据市场需求,打出品牌,增强竞争力,提高产品值。目前省内的金华猪、嘉兴黑猪、龙游乌猪等地方品种猪市场开发较好,产业链完善,各大超市及农贸市场开设专卖店,提升了全省地方猪品种产品值,发展前景广阔。

猜你喜欢

保种体细胞畜禽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牛保种现状及对策研究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细胞之谜
浅谈晋南牛的保种与开发技术
夷陵黄牛的保种及杂交改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