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死亡原因分析与临床研究

2020-01-12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期
关键词:丘脑脑干瞳孔

王 斌 荣 阳 荣根满

(1 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3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111000)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急、危、重症的脑血管疾病,它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10-20%[1-2]。本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有56例死亡,现就其死亡原因作一回顾性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为45~80岁,其中60岁以下死亡24例,60岁以上死亡32例。

1.2 临床表现:出血部位有丘脑出血8例,皮层下出血8例,脑干出血2例,壳核出血22例,脑室出血16例(包括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其中脑室完全铸型6例,不完全铸型10例。除脑干出血,丘脑出血病例外,其余病例血肿量均较多,在60 mL以上。

1.3 影像诊断:CT显示中线结构均移位者有42例,移位大于1.0 cm者有32例。

2 结果

本组病例发病后意识障碍严重,GCS评分在8分以下者44例,瞳孔变化双侧散大22例,一侧散大16例,无变化者18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者20例,消化道出血6例,急性肾功能不全6例,消化道穿孔并腹腔内感染2例,心脏疾患2例。

3 讨 论

急性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在脑血管病中,其病死率占首位。近年来由于医疗条件改进和完善,对此病诊断达到及时准确,且能准确定位,给微侵袭方法手术治疗提供了科学合理依据,同时也减轻了对脑组织的损伤,使目前患病病死率较以前有大幅度下降[3]。现结合收治死亡病例分析影响病死率的几个主要因素。

3.1 发病后意识水平及瞳孔变化与病死率关系。意识障碍程度,GCS评分高低直接与脑损害的程度有关,意识障碍程度愈深,GCS评分愈低病死率也就愈高。瞳孔改变是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速度及病情恶化速度相关,瞳孔变化也直接反应了对脑干影响、瞳孔有变化高于无改善、双侧瞳孔散大高于一侧散大。这就要求对脑出血患者要尽早清除其血肿[4-5]。

3.2 血肿量及血肿部位与病死率关系。脑出血的脑内血肿常在发病后20~30 min形成且出血自行停止,6~7 h后由于血肿的急性占位致应使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促使颅内压增高。血肿量大对周围脑组织损害严重。脑出血肿部位通常分皮层下、壳核、丘脑、脑室、小脑半球、脑干。出血部位愈深,病死率愈高[6]。

3.3 CT上中线结构与脑室形态改变与病死率关系。脑内出血由于血肿对邻近脑组织压迫加上脑水肿影响,使得中线结构改变,出现脑移位甚至引起对脑干压迫,故中线结构移位者病死率高。脑室形态改变也反应了中线结构移位,即脑移位和脑受压。尤其第四脑室受压和消失,直接反应小脑出血对脑干压迫情况,同时也影响CSF循环引起颅内压增高会导致脑疝形成。对脑内出血,由于血肿堵塞引起CSF循环道路不通畅同样也会引起脑室扩大,颅内压增高。第四脑室出血扩张同样也反应出对脑干挤压引起脑干继发性损害,主要引起脑干穿支血管损害后并造成脑干缺血性坏死。故病死率高。陈谦学报道此类患者病死率达100%[7-8]。

3.4 并发症与病死率关系。由于高血压病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病变,发病前重要脏器发生过器质性病变者极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再加上脑出血的部位及出血后对脑组织损害均容易引起并发症,如丘脑出血易引起应激性溃疡出血。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极易出现的并发症有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等。一旦出现并发症或多器管功能衰竭,使原发病变因恶性循环而加重病死率增高。因此要加强预防[9-11]。

猜你喜欢

丘脑脑干瞳孔
“天眼”的“瞳孔保健师”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人丘脑断面解剖及磁共振图像三维重建
瞳孔里的太阳
瞳孔
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对IBS 模型大鼠行为及丘脑中CGRP mRNA 表达的影响
丘脑前核与记忆障碍的研究进展
瞳孔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颅内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