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卡星不同给药方式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影响分析
2020-01-12包南
包 南
(丹东市结核病防治所药局,辽宁 丹东 118000)
结核病主要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染病。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结核病的发病部位也越来越广泛,气管支气管已经逐渐成为结核病的高发部位。气管支气管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黏膜下层后产生的结核病类型。由于气管、支气管黏膜的内血流循环并不是特别充分,采用全身静脉给药方式较难达到所需的治疗浓度,为了达到治疗浓度随意增加药物剂量又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雾化吸入治疗属于一种局部给药手段,可增强局部血药浓度。笔者旨在探讨阿米卡星不同给药方式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指导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76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分到观察组(n=38例)和对照组(n=38例),病例纳入标准:①所有病例均经微生物学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气管支气管结核病;②初始治疗采用阿米卡星联合2-HREZ-4HR方案治疗;③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面协议同意书。排除备孕期、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基础疾病者。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2~38岁,平均(28.48±2.26)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2~38岁,平均(28.36±2.30)岁。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表示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阿米卡星静脉注射治疗,阿米卡星(由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为H51021294)200 mg加至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观察组患者予以阿米卡星静脉注射加雾化吸入治疗,将阿米卡星200 mg加至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同时将200 mg阿米卡星加至5 mL生理盐水进行雾化吸入,1次/天。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痰菌阴转率。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无效:治疗后,患者的支气管黏膜水肿或溃烂等临床体征及症状均未见任何好转;有效:治疗后,患者的支气管黏膜水肿或溃烂等临床体征及症状有所改善;显效:治疗后,患者的支气管黏膜水肿或溃烂等临床体征及症状基本消失。临床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统计均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36/38),其中无效2例,有效22例,显效14例;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7.89%(22/38),其中无效16例,有效16例,显效6例;两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9.47%(34/38)、55.26%(21/38),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据统计[1],有30%~40%的肺结核患者合并有气管支气管结核病,临床关于气管支气管结核病的治疗主要以常规的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由于气管支气管结核病病灶局部的血液循环比较差,导致治疗药物无法完全渗透至病灶局部,在病灶局部达不到有效的杀菌治疗浓度。由研究显示,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病患者施以单纯全身静脉化疗治疗,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瘢痕狭窄或不可逆性气管,从而诱发肺不张、肺部反复感染、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因此,探索局部治疗手段,增加局部血药浓度是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病的关键。
阿米卡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二线抗结核药。在气管支气管结核病中采用阿米卡星全身静脉注射治疗,由于阿米卡星对病灶局部组织的穿透力较小,因此要达到治疗所需的血药浓度,必须加大阿米卡星的治疗剂量,而随着治疗剂量的增加,机体发生听力下降、耳毒性、肾毒性等不良反应的风险大大增加[2]。因此本研究采用静脉注射与雾化吸入联合用药,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静脉注射与雾化吸入联合用药可使治疗药物与病灶局部组织直接接触,增加了局部血药浓度,大大增强了阿米卡星的杀菌效果[3]。
综上所述,阿米卡星静脉注射加雾化吸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