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的影响
2020-01-12陈冬梅
陈冬梅
(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0)
支气管哮喘为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通常通过药物控制疾病症状。部分研究认为,针对该疾病患者开展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疾病症状,提升疾病控制效果[1]。我院选择患者50例,均满足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治疗,对其中25例患者开展个体化护理,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患者50例,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诊疗。常规组、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个体化护理,观察两组相关指标。常规组包括女10例、男15例;年龄23~69岁,平均(48.9±6.5)岁。实验组包括女11例、男14例;年龄22~69岁,平均(48.9±6.3)岁。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实验组实施个体化护理,主要内容有:
1.2.1 建立健康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患者基础资料、治疗药物、检查结果、病史、疾病控制情况。依据患者情况确定护理措施和目标,同时评估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详细记录评估结果。
1.2.2 健康教育:依据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制定计划和内容,通过发放手册、一对一讲解、健康讲座方式,向其介绍疾病特点、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生活注意事项等内容,使其对疾病形成全面、正确认识。
1.2.3 用药指导:向患者说明药物治疗效果、服用剂量、服用时间,同时重点强调遵医嘱用药的意义,确保患者按时、按剂量用药,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另外还应向患者说明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并告知患者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告知医师。
1.2.4 生活指导:现患者说明支气管哮喘饮食注意事项,降低疾病复发因素,同时告知患者摄入充足营养,提升机体免疫力。指导患者规律运动,可选择太极、慢跑等,不应进行剧烈运动。
1.3 观察指标:应用自制哮喘控制量表评估两组疾病控制效果,对应分值0~25分,控制效果越好分值越高。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两组生活能力,对应分值14~56分,生活能力越好分值越低。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疾病控制评分对比:两组疾病控制评分对比(P>0.05)。干预后实验组哮喘控制评分(16.2±1.8)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13.2±1.6)分(P<0.05)。
2.2 两组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干预前实验组生活能力评分(46.2±4.6)分,和常规组的(46.5±4.3)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能力评分(17.2±1.5)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3.2±1.6)分(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临床治疗难度较大,通常通过药物控制病情进展,减轻疾病症状。因该疾病易反复发作,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并引起生活质量严重降低[2]。治疗过程中为了保证治疗效果,需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以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改善症状。过去临床针对该疾病患者主要进行常规护理,但无法充分满足患者护理需求[3]。部分研究显示,开展个体化护理,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4]。个体化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依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操作,正确认识疾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指导患者按时按剂量用药,保证疾病控制效果。另外引导患者形成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减少疾病复发因素[5]。
本研究中,干预后实验组哮喘控制评分(16.2±1.8)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13.2±1.6)分(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能力评分(17.2±1.5)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3.2±1.6)分(P<0.05)。
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可提升哮喘疾病控制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临床认可程度较高,正在进行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