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护理进展研究
2020-01-12白雁
白 雁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辽宁 大连 116100)
疼痛常常令产妇在生产之前产生恐惧感。尤其是剖宫产产妇在生产之前和生产之后常常会在身体上和心理上产生恐惧、不愉悦等情绪。因此,产妇在剖宫产术后往往会有来自身体和精神上的压迫感,尤其是身体上不可避免的会感受到巨大痛苦,严重影响产妇的情绪稳定和产后康复。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剖宫产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产后疼痛是剖宫产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麻醉药作用逐渐消退之后,疼痛感更加明显。对于麻醉平面较浅的产妇来说,术后很短时间便会出现剧烈疼痛。多数产妇不但出现了手术切口疼痛,还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产后宫缩。这些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令产妇寝食难安,严重者甚至不愿意下床活动而出现静脉血栓,也有患者出现了抗拒哺乳等现象。为了更好地保证产妇的身心健康,护理人员应该不断学习疼痛的病理学基础,重视疼痛护理对于产后康复的重要性,积极做好剖宫产的术后疼痛护理,帮助产妇尽可能减轻疼痛。
1 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机制和生理学基础
疼痛是产妇在接受剖宫产术后必须面对的问题,也不可避免的会对产妇的身体和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从生理学角度来讲,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会产生一种复杂感觉,这种感觉便是疼痛。疼痛最初反映在身体上,但是通常都会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常见的心理不适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等。产妇在剖宫产后由于组织损伤所引起的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改变是引起术后疼痛的主要生理机制。术中切口损伤刺激引起外周神经细胞轴突中胞质逆向流动,逆向流动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研究表明,这类物质通过引起局部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组织水肿,产生特有物质加大对于神经末梢的刺激,进而引发疼痛。有文献研究表明[1],受伤组织释放的组胺、缓激肽、5-羟色胺等化合物是刺激神经末梢的主要来源。
手术损伤和围术期其他一些有害刺激在手术过程中也难以避免。这些因素都会引起脊角神经兴奋性的升高,神经系统对于疼痛刺激的反应强度也会随之增加,时限延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平时常见的非疼痛刺激也会引起剧烈疼痛。但是,从个体角度来讲,产妇进行剖宫产术后的痛感还与产妇性格、对疼痛的敏感度及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毫无疑问,剖宫产后的切口疼痛和宫缩疼痛对于产妇的伤害是巨大的,影响到产后康复效果和乳汁分泌。因此,如何做好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护理极为重要。
2 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现状和进展
2.1 做好基础护理:做好基础护理,保证产妇在剖宫产术后的安全和身体舒适极为重要。第一,保持病房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充分保证休养环境光线适中、安静、舒适,适当通风。第二,严密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定时测量和记录血压、体温、恶露量以及尿量等,及时监测伤口包扎松紧度,伤口有无出血以及渗血等特殊情况出现,保证产妇生命体征平稳。第三,帮助产妇保持舒适的体位。在剖宫产术后6 h内,叮嘱产妇要平卧位,去掉枕头,在腹部放置沙袋。生命体征平稳后,要循序渐进给予半卧位,初次离床活动时将床头抬高45°,避免撕扯腹部伤口。第四,护理人员应该要态度温和,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保证足够的耐心,适当安抚以减轻产妇的心理恐惧感。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产妇的情绪变化,一旦出现产后抑郁的苗头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第五,在操作时动作轻柔,耐心安抚,帮助产妇转移注意力,以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和对产妇的不良刺激。第六,悉心指导,科学护理。叮嘱产妇咳嗽或做深呼吸时,用手或枕头按住切口,避免做出幅度过大的动作,以防牵扯缝线引起伤口疼痛或伤口撕裂。在产妇接受手术24 h内留置引流管时,叮嘱产妇家属要注意保护导尿管,避免产妇翻身及改变体位时,引起压迫、扭曲、牵拉管道而引起尿道损伤增加痛苦。
2.2 做好产后个性化疼痛护理:产后护理医学的不断发展,使得疼痛护理成为一种兼具整体性、创造性、个性化的有效护理模式,给广大产妇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护理。疼痛护理大大增加了产妇术后制造内啡肽的能力,这种物质可作用于脑啡肽受体而达到止痛目的[2]。疼痛护理能够帮助产妇更好的树立信心,极大的减轻了产后抑郁出现的概率。护理人员应该致力于构建医护与产妇之间的信任平台,让产妇在获得更多缓解疼痛知识的同时,做好面对崭新生活的准备。责任护士要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与产妇交流,掌握其心理活动特点,选择最佳切入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缓解疼痛护理。麻醉效果减退后帮助产妇强化肢体感觉、恢复运动功能的过程中,产妇极容易出现较强程度疼痛感。护理人员应该在这一关键时刻做好疼痛护理,通过分散注意力和帮助产妇树立信心来控制疼痛的效果。
2.3 采用感觉分散法和音乐疗法:看电视、读小说等都可以通过转移产妇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另外,还可以在室内播放柔和的轻音乐,帮助产妇放松情绪,缓解疼痛。但是,这些方法需要在保证产妇足够休息的前提下进行[3]。另外,触觉分散法也可以减轻产妇剖宫产伤口处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可以教会家属轻轻按摩伤口周围的皮肤,以减轻疼痛。
2.4 做好疼痛专项护理:疼痛专项护理是目前针对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的新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这种护理方法需要护理人员及时与产妇沟通,提前做好相关统计表格,及时了解产妇的疼痛程度、疼痛部位及镇痛情况。根据产妇疼痛情况及时做好护理干预,及时对镇痛方法进行调整,以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实践,疼痛专项护理的干预方法更加多样化,尤其体现在评价专项护理的时间和效果方面。疼痛专项护理更加有利于护理人员及时观察、掌握、了解患者疼痛的动态变化,能够获得更加可以量化的疼痛程度,有利于疼痛的评估和处理。但是,这种方法的要求较高,需要护理人员深入学习。主要体现在疼痛专项护理要求各项疼痛记录必须客观、及时、准确、全面,尤其是对于疼痛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程度、部位、性质及镇痛的时间效果评价等环节必须真实而客观描述,而且要重视疼痛治疗及效果的变化,以此为依据为及时更换镇痛方法。
在疼痛评估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尊重产妇对于疼痛的真实反应,引导产妇准确表达,并且鼓励产妇尽可能为适应疼痛作出努力[3],以减轻心理压力和身体不适感。
3 结束语
作为产科护理人员,应该深入学习剖宫产术后疼痛的生理机制,充分认识剖宫产术后疼痛对产妇机体所带来的影响,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为疼痛患者解除痛苦,站在产妇的角度,提高产妇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对于剖宫产术后的产妇来说,应该尽量避免各种止痛药的使用。止痛药常常会导致产妇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影响乳汁质量,甚至会影响乳汁分泌。总之,如何做好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至关重要,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采用多种护理措施,做好疼痛专项护理,尽可能避免使用药物止痛,以切实减轻产妇疼痛,保证产妇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