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方法探究

2020-01-11吴玉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51期
关键词:有效方法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

吴玉兰

【摘要】小学低年段是学生培养阅读兴趣与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期,文章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提出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重视识字教学,奠定阅读基础;重视绘本教学,激发阅读兴趣;重视课外拓展阅读,培养阅读习惯;重视读、说、演结合,提升阅读感悟;重视阅读检验,落实阅读效果。

【关键词】二年级语文教材;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教学要着重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增加阅读量来扩大知识面,提倡少做练习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部编版语文教材把课外阅读纳入了教学体制,且建构了“先教读,再自读,再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教学结构。

而小学低年段的学生又正处于阅读兴趣与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那么,教师应该运用怎样的阅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学会阅读文章,并且能够爱上阅读呢?本文以部编版义务教育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究,并结合实际提出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

一、重视识字教学,奠定阅读基础

学生对所读文章中的汉字能够做到正确认读,这是学生能够开展阅读的基础。学生如果要对一定篇幅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与理解,只有掌握足够多的汉字才能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若学生识字数量有限,无论教师使用多高效率的阅读方法来教学生,都不能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因此,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识字教学,要学会运用多种识字教学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汉字储备量,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奠定阅读的基础。

学生能够对课文的生字生词的学习与利用,是低年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当多加重视。因此,教师在课上应当注重随文识字教学,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通过理解生字的意思,来品析句意。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与识字有关的小游戏来提高学生对生字的识记效果。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识字单元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用“猜一猜”“观察部首、归类识字”等方法来吸引学生的识字兴趣。小学生生性爱玩,将识字教学与游戏、竞赛的形式相融合,更加容易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对汉字的记忆效果也会更加显著,这样也有利于减少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障碍。

二、重视绘本教学,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阅读要求首先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绘本是以连续的画面来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里面的插图生动有趣、文字精炼简洁、故事内容大多风趣活泼,是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首选。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是从四岁左右慢慢养成的,孩子在还不能识字的年龄阶段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如果这时候家长或者老师能够带着学生一起读绘本故事,在学生看图的时候给他们读文字,让他们能够在听故事、看故事的过程中慢慢地做到图文结合、提高识字量,在欣赏生动的故事内容中激发阅读的兴趣。渐渐地,学生也能独立地去读绘本故事,并且爱上阅读。而部编版低年级的语文课文很多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根据插图,学生便能梳理出故事的情节。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课本上的插图,可以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根据图片来讲述故事的内容,然后图文对照去读课文。这样的阅读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看图学文,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此外,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把理解的课文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根据课文内容来制作出独特的绘本故事。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了解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然后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和颜色画一下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最后在班上展览和评比。这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美,又培养了学生画画的能力,学生乐在其中,更容易爱上阅读。

三、重视课外拓展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语文教师要严格遵照新课标的要求,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逐步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不仅要讲授课文、教给学生课内的知识,还应该提倡学生有创意、多角度地进行阅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阅读和课文相关联或者相似的文章、读本。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这篇课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去收集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与这个节日相关的童谣;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一课之后,可引导学生课下与父母一起去找资料阅读美食相关的文章,也可以在閱读的过程中动手实践。语文教师要学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鼓励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并且在读书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慢慢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此外,“快乐读书吧”是“课外阅读进课程”的一个代表性新栏目,教师作为课外阅读的引导者,应当利用好这个新栏目,让家长理解亲子共读的阅读理念,从而让阅读跳出课堂。教师可以鼓励家长担当起孩子阅读的监督者和陪伴者的角色。这样,在减轻教师承担的阅读教学重任的同时,也能将学生的阅读落实到实处。通过家长的配合,我们的学生能够体验不同的阅读方式,开阔视野,而温馨有爱的亲子阅读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会改善亲子关系、影响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和阅读者。

四、重视读、说、演结合,提升阅读感悟

低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在表达自身观点的时候有时可能会词不达意。教师应当充分挖掘课本上的“口语交际”“看图说话”等这些内容,把它们跟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不放过每篇文章的插图,让每个学生的嘴动起来,跨出表达自身的第一步,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不经意间得到培养,阅读能力也随之提高。另外,教师也要懂得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文本内容来巧妙设计问题,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雷雨》一课时,教师可巧妙地先提出让学生在读课文中用横线画出每句话描写的事物,再让把这些事物列出来,让学生来说一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这样循序渐进的提问,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认真思考、大胆表达,从而读懂文章。

此外,低年级的学生普遍会对情境表演的形式感兴趣,而小学低年级的课文里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故事。那么,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狐狸分奶酪》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表演熊哥儿俩和狐狸之间的对话,提高学生兴趣,更能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从而理解课文的含义。

五、重视阅读检验,落实阅读效果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程度较低,学生对知识记忆的效果较差,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与检验中加深知识学习印象。低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检验,找到学生在阅读中的优势与不足,制定下一步阅读教学指导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学生阅读效果的检验,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阅读基础、方法及习惯的指导,使学生的阅读效果逐步得到落实。例如,在学习完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黄山奇石》一课后,教师想要了解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掌握程度,便可以向学生布置如下作业:在阅读完成后,你一定对黄山风景区的怪石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该如何向其他人介绍这个中外闻名的风景区呢,请制作一张游览地图并配上你自己的解说语吧。这种形式的作业中既能够检验学生对课文的了解程度,又能够检查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掌握以及转化程度,且形式有趣。学生在游览地图的制作过程中,阅读效果也得到了落实。

綜上所述,笔者认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不能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仅仅为读而读,教师应当重视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奠定阅读基础;以绘本教学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课外拓展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读、说、演结合,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最后,通过阅读检验,来落实学生的阅读效果。这样才能更好地改进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黄筱红.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本质的探求[J].新课程(中旬),2011(11).

[3]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7.

[4]胡万文,杨万鹏.浅析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9.

[5]梁翠玲.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培养[J].学周刊,2019.

猜你喜欢

有效方法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