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20-01-11朱梅

考试周刊 2020年104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育

摘 要:现代教育逐渐发展,当今时代,对于高中教学也不仅仅在于分数、考试,而是更多地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学习思维、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的模式,探索高中教育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育

一、 對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

(一)学生学习处于被动情况,学习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的兴趣低

课程教学应当注重学生自主思考、自我学习的素质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培养更加全面。然而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式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选择了填鸭式的教学,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则选择了题海战术,用大量的时间去堆砌学生的成绩,学生成为学习、考试、做题的机器。在高考的压力下,人性化的课堂早已被置之脑后,只要学生可以考出高分,怎样都可以的模式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灭杀,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蔑视。许多老教师固步自封,只愿意使用自己十分熟悉的教学模式,拒绝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难以接收到学生的反馈,这就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教学信息的不对等,进而产生教学的不及时。

(二)教学模式以应试为主,忽略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生物包含在高考考试科目中,这就导致家长、教师、学校只关注到生物学习的成绩,忽略了对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为了能培养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和实践过程中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对于社会的发展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科时,应当对生物知识有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的了解,从学习中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情、对待世界。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科学探究。这要求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生命现象以及其特性,从中提炼出抽象的原理,并能够使用实验证明。这是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现象的表面认识与本质理解的能力,在学习生物的基础上,形成生命的观念,例如:进化与适者生存、物质与能量守恒、结构与功能需求等,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通过了解生物知识,建立自己的自然观与世界观,并以这样的世界观去解决问题。

(三)课堂缺乏合适的导入,学生难以进入学习状态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在课堂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课堂导入在这个时候就起到了划分课前骚乱与课上严肃的作用,教师需要具备善于运用导入的能力,用充满自身风格的、清晰的、精彩的、有趣的语言控制住在玩闹情绪中还没有走出来的学生们,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的思维快速回到课堂上。常言道“一个好的开端是一件事成功的一半”,只有课堂导入的开头做得足够好,才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样学生才能更快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去,从而使得课堂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在导入时,教师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新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拓展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课堂反馈,注意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善于利用先进的教学用具,善于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多思考、多琢磨、多反思、多归纳,从而营造一个更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为国家培养动量人才。

二、 对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设置情景教学。采取情景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的授课模式在近些年被广泛使用,运用情景教学与实体场景模拟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课堂,带入教师营造好的学习氛围中去,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知识。情景教学模拟实体场景,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情绪与感情,通过教师的语言与引导,给学生以真实感,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情景:“我们每个人的人体结构和活动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细胞的结构和细胞的生命活动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大家可以通过类比我们人的活动猜想一下细胞的活动吗?”学生通过思考、分析、预习做出回答,教师进行改正。在这样的教学方式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进入到一定的情景与情绪之中,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课堂中去,在课堂中理解掌握知识。运用得当的情境教学法不仅不会削弱“双基”教学,还能够在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情景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充分备课,切记画蛇添足、粗制滥造,这样才能将知识、情绪、行为融为一体。

(二)将课堂知识与实践内容联系在一起

相比较于高中的其他学科,高中生物是实验性最强的一门学科,大部分的知识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教师们首先可以将知识点立足于实验之中,将生物知识与生物现象的本质用实验进行链接,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践中去,更好地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价值,在学生学习时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力与学科素质内涵。其次,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更要对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方法做一个指导。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到底哪里不会的学习诉求,以便于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参与到实验中去,以便于用实验的方法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改变课堂主体,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授课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应具有自主思考、自我学习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加全面综合的发展,才能对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更注重这一点。在这个时期,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拥有良好的自制力、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为奠定学生日后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对《光合作用》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将微课引入,利用短视频短小精悍这一特点,让学生结合视频与课本内容,展开合作自学,分工自讲的活动,小组学习完毕后,由老师进行总结,改正错误。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亲自加入课堂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自主思考、合作学习、自我反思,大大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活动结束后由教师解答困惑与问题,做课堂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了自主思考、合作学习,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也得到提升。在课堂的学习中,合作探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在合作中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进步、发展。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思考、生活、学习的方式,同时也为小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拓展了学生接收信息的范围,丰富了学习的路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一种通信工具,具有即时性、便利性、高效性等特点。教师应当让网络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课本内容与资源有限,网络最大限度上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课堂内容。但是教师在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时应当注意。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培养对学生的上网能力的引导,教师需要让学生意识到网络不是万能的,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网上的信息不完全是正确的,我们需要谨慎对待,在上网的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发布不实违法信息,更不能利用网络资源从事违法行动。在教学中,让学生从自身生活出发,结合课本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五)建立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建立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当前高中教育过分注意知识的记忆、应试的技巧,使学习片面化、被动化。这使得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不完善,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习知识培养人才”变为“应试技巧高分机器”。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在以往的教学中,因为过分重视成绩而忽略技能的培养,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情况,也就是学生只有学习好,动手能力、身体素质等都较差,甚至出现心理健康問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中教育中,如何培养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适应现在国家人才需求的人,是高中教育中的一个问题。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完善的时刻,如果教师与家长不能进行合理的引导,极有可能使学生出现叛逆、厌学、消极等不良负面情绪,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贯穿学生一生的终身素养,在培养上是一项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工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对以往的教学方式有所改善,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将课本知识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与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提高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虽然目前情况下,许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学科核心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没有学习到学科核心素质培养的具体方法,但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必然可以将学科核心素质培养贯穿到教学中,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三、 总结

高中生物教学的方法是十分多样的,教师应当根据各自的擅长之处、各自的特点、能力不同,设计不一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高中生物教学应当充分发挥生物学的魅力与特点,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充满兴趣。探索高中生物教学的新思路是当前教育改革下必须做的,教师应当积极探索,积极尝试,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开辟一条既可以培养学科素养、又可以学习学科知识的教学道路。在教学时,教师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新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拓展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课堂反馈,注意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善于利用先进的教学用具,善于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多思考、多琢磨、多反思、多归纳,从而营造一个更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为国家培养栋梁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谭江风.高中生物教学反思[J].管理观察,2014.

[3]李莜.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2010.

作者简介:

朱梅,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题解教育『三问』
第12话 完美生物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