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式小学美术和谐新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2020-01-11党金娟
【摘要】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对小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分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总体质量。
【关键词】小学美术 开放式 和谐课堂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1-0100-02
课堂作为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彼此成长,共同进步。教师必须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可以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提高学习成绩。在新时期,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实现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体验。深化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做到师生平等,以便于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小學美术教育现状简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美术课是一门快乐而有趣的课程,可以有形有色,可以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中的所想。对于美术教育来说,展开小学美术教育,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养成。可以说,从小学抓好美术课,对于学生的美育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是笔者发现在具体的授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学现状并不是理想中的状态。
(一)对美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美术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必须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可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看部分学校从上级领导到教师对美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例如美术教师缺乏,任意由非专业的教师担任授课,给学生传授的知识不够专业,反而误导学生,致使学生对美术课程失去兴趣。而有的教师认为美术课是“副科”,可上可不上,于是美术课在实际工作中被随便占用,其他基础学科更是随意“霸占”,课程开设的课节数严重不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学内容死板单一,缺乏创造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最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阶段,而美术教育是对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可是在授课时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对于美术课的开展内容死板,平时只注重教材的讲解,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授课形式单一,仍然以教师作为美术教学的唯一场地;教学方式依然是教师在讲解中出示绘画过程,学生“依葫芦画瓢”模仿而已。在授课中,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以体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受限,无法提升。
(三)教学评价单一,重结果轻过程。
美术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一个过程性的课程,可是在日常教学中一般教学都重视结果,轻视过程。具体表现在美术课授课时,教师出示一个实物,或者是多媒体展示一个“样板”,让学生自己摸索模仿绘画。在绘画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及时的评价与指导。最终决定学生绘画水平的是上交的一张作业。教师只是通过这一张作业来评判学生美术课学得好坏,这是片面的,不公平的评价。
二、积极构建开放式小学美术和谐课堂内容
对小学生美术教育其实不仅仅是美术课上才注意强调,其他课程也要注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可以尝试小学美术课可以构建开放式课堂。在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构建过程中必须积极和其他学科进行联系,打破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同时还需要实现课上课下教学连通,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积极参与课后活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神奇的口袋》这一课时,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对各种美术工具和美术材料进行充分认识,并且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美术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破除固有的思维与习惯,大胆地有创造性地使用各种美术绘图工具,通过触觉、嗅觉等方式来了解美术工具和材料的绘画效果。准备圆规、蜡笔、水彩笔、剪刀、图画纸、宣纸等各种工具,让学生将彩纸折叠,利用剪刀剪出蝴蝶的图案,认识对称图形的特点,将美术知识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
三、开放式小学美术和谐课堂构建的主要策略
(一)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来促进课堂教学更加和谐
俗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激励性的语言在小学美术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并不成熟,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抵触心理,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言辞激烈或者言辞不当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巨大的阴影。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时,首先要中肯,在此基础上,应该采用带有鼓励性色彩的语言对幼儿进行正面的引导,或肯定他们的创意,或表扬他们的态度,尤其是在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发放自己准备的卡片或者其他的纪念品,通过不断的积累,提高学生成就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解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4课《美丽的鸟》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将教材中所展示的各种形态的鸟制作成卡片,让学生感受鸟的形态美、色彩美,还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观察的鸟的形象创作一幅画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但只有鼓励机制才能有效激活学生创造的动力,才能燃起学生研究各种色彩与图形的欲望。
(二)开放式课堂要以创新意识作为学习动力
开放式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创造精神。小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他们对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充满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虽然他们的想法有时可能很幼稚,但他们的想象力却十分丰富。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画得“像不像”,而更应该关注学生画得“新不新”,也就是要关注学生在完成美术作品时是否有想法,是否有新发现。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对于绘画材料和工具掌握,本身就不能拘泥于一面,所以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从而促进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探究,不断创新。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不同颜料进行混合,感受颜料变化的情况,也能够让学生不断地创造属于自己的色彩。
通过这样的方式这可以增强课堂活跃的气氛,又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增强。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当黄色和蓝色混合在一起时会变成什么颜色?”很多的学生很难回答。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尝试,让学生对颜色混合变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这是新课改对每一门的要求,小学美术教学也不例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切实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扮演好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即可。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有计划的活动,有针对性的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持续不断地加深对美术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切忌越俎代庖。例如在讲解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神奇的小画册》这一课时,教师就必须在课前准精心准备教具,既要保证教具的多样化,又要体现出教具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教具丰富才能避免千篇一律,才能更好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
(四)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的上课情绪是最真实的,他们不会装也不会加以掩饰,所以,教师有时太过严厉,可能会让胆小的学生不敢发言,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那么教师就应该努力创设一种比较和谐的新课堂,积极构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保证教师和学生对话的平等权,其次是要努力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公平、平等的参与机会。在教师反复引导学生进行创作练习的时候,学生会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帮助,逐步向着优秀的作品迈进。教师也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多指引,多从正面进行评价,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五)加强对学生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
美术创作素材的多样化为美术教学提供了相对比较自由和开放的模式,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开放而多元的。在实际课堂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师不能一味的批评,也不能一味的鼓励与表扬,要对学生进行多维评价,从而让学生明白好与坏,错与对,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多维度多层面评价方法的好处,就是能够让学生进行大胆探究与创新,不再拘泥于模仿与临摹,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特点。例如,在小学二年级时,有很多的学生并不重视美术课的,而且有许多学生连书本都不打开。为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严厉的批评,并且尝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对于做得好的同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及时表扬与肯定,通过对学生的关注,并且做出一些正向的表扬,很多的学生就会逐步喜欢美术课,能够认真的上美术课,提升教学效果。
(六)拓展教学提升学生的绘画兴趣。
美术教学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正如绘画色彩一样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在展开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时,不要把授课场所仅限于教室内,可以把学生带领到课堂外,到操场上,郊外,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在游戏中,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美的渴望,追求美的欲望以及对美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灵感也就有了,思维活跃了,授课效率自然事半功倍。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书画比赛、拼图游戏、摄影、陶瓷艺术、手工制作、观看动画片,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绘画等等,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都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让他们感受美、体验美、从而在作品中表现美。
(七)小组合作促进美术课堂的和谐
小组合作教学不仅仅是文化课的教学模式,也是美术课教学的一种方式。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学生就近或者自愿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个绘画任务,在绘画时组内成员一定要齐心协力、互相配合、分工明确、互相研究、集思广益、共同设计完成一幅大家都喜欢的画。也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画,然后组内成员之间先进行互相评比,讨论出每一幅画的优点,选出一幅大家一致认为最优秀的作品,代表自己的小组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这样在绘画和评比的过程中,不仅引导学生发挥了自己的灵感,通过想象,创造出自己优秀的作品,而且还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学会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懂得了扬长避短,欣赏了美画佳作,也推动了小学美术课堂的和谐进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构建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核心是“以学生为本”,遵循美术教育原则,立足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全面培养学生的美育品质和美学创造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帷玮.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美术五环式教学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8(19):122-123.
[2]杨波.小学美术课堂创设开放教学空间的策略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154-155.
[3]朱珍.缤纷课堂,绽放美术之花——浅谈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102-103.
[4]任群.小学美术博物馆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7(18):138+140.
[5]钱冬梅.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与倾听能力培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09):68-69.
作者简介:
党金娟(1983.11-),女,甘肃武威人,汉族,本科學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