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脉论症精准施治

2020-01-11卢旭驹

考试周刊 2020年10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该学科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抽象能力有一定要求。要求是固定的,而人的才能却不尽相同。两者矛盾使得学困生的存在成为必然。一旦教师未对学困的转化引起重视,学困生成绩难以提升,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甚至是放弃。因此,教师需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有效地因材施教,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文章就学困生的概述以及特点进行阐述,分析数学学困生学习的原因,提出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转化;原因;策略

一、 引言

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些学生因自律能力有限,而学习成绩不理想。当其学业水平长期未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则谓之学困生。其主要表现为:失去学习兴趣,上课容易分神;不注意听讲,学习效率低;作业拖拉,随意应付。学困生并不是全因为該类学生比较笨或学习能力较差,也有可能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未及时地发挥出自身在数学领域的潜力。人学常有困,当学困积重难返,则学困生应运而生。因此,学困转化一直都被视为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本着基础性、发展性的原则,教师尤其要关注学困,了解学困存在的原因,精准施治,不断地提升数学的学习信心和能力。

二、 临医就诊,学困表象的类别与症状

每一个班级中都会存在学困生,这类学困生通常是指成绩暂时落后于其他学生的一类个体。具体是指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个体在品格、方法、知识等领域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导致其无法满足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这类学生在智力上和其他学生无异,只是自律能力较差,懒惰贪玩。在面对难题时,不愿意思考,以放弃为主。还有些学生是因为学习方法没有用对,导致虽然在数学课堂上认真听讲,但是成绩无法提升。不同学困生,有着各自难以言表的缘由。

(一)自卑,沉默的羔羊

自卑是学困生的大众脸。该类学生通常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不敢回答问题,也经常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在日常下课期间,害怕和其他同学进行沟通。长此以往,这类学生就会有一种自卑的心理。

(二)孤僻,独行的孤狼

沟通互动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是,孤僻堵死了这条路。学困生一般性情孤独,不合群,他们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群索居的心理状态,也感觉自己被隔离。他们只愿意和与个别性情相投的同学进行沟通。

(三)焦虑,迷茫的蚂蚁

这样对吗?不对?对吗?不知寻找根据,总是保持犹豫不决的状态。学困生在数学领域本身所掌握的知识就不多,且学习的能力也较差。在日常数学学习阶段,也会表现出焦虑的情况,如课堂上担心教师点名回答问题、担心教师检查作业、担心考试。

(四)厌学,不羁的野马

野马好自由奔放,可惜课堂不是属于它的草原。这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不喜欢数学教师、数学成绩较差等原因,出现一种对数学放弃的心态,在上课故意的捣乱做小动作等等。

(五)逆反,淘气的猴子

逆反是受挫的后遗症。这类学生不仅一意孤行,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情绪,盲目地持反抗、抵制与排斥正确的内容。也由于在数学学习中未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怀,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

三、 剖析病症,学困形成的轨迹与根源

病症相似,病因不同,则经方不同。欲先治其症,必先寻其因。学困的形成是一个有迹可循的过程,“遇困——不解——沉积”不断叠代的结果。围绕学困生的结点,可以归为兴趣、方法、克难、喜好、家庭。

(一)数学学习兴趣不高

数学学科本身就比较抽象且较为严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难题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有一部分在面对学习时存在的问题时,并没有想办法突破,而是逃避。加之数学本身就较为枯燥,小学生又缺乏学习主动性,就容易表现出厌烦、放弃的心态。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不愿意回答,课后布置作业也不能够完成,长此以往数学成绩直线下降。

(二)数学学习方法不当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在学习过程中贪玩,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继而导致未及时地理解及运用数学知识。而新知识越来越多,积累的问题也逐步增加,学生学习越来越困难,课堂听课效率也逐步降低。

(三)主动克难意愿不强

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要不断的突破自己,才能够获得提升。而学困生就属于遇到不熟悉的知识放弃,遇到难题放弃,难以形成独立思维的能力,往往都是依靠教师的讲解。这种怕吃苦学习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必然会使得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地位。

(四)任科教师非专不爱

小学生对于学习的原因并不明确,往往只是根据自身的喜好。一般来说,如果数学教师无法被小学生喜欢,加上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直接导致某些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如果教师采用差异化的眼光对待学困生,更容易让学困生产生逆反的心理,逐步就会厌学。

(五)家庭环境氛围不畅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一大部分和家庭有关,如学生缺乏关爱,未形成自信心以及独立能力。在遇到较难的学科以及学习内容时,过于依赖他人,导致难以在数学领域大展拳脚。当发现和他人之间存在的差距时,就会放弃学习,每天应付上学和考试。

四、 精准施治,学困转化的策略与思考

(一)正确看待学困,以情感激励兴趣

无论是哪个科目,在课堂上都会存在学困生。针对这些学困生,如果教师一味的采用差异化的眼光去对待,在课堂上对这些学生进行批评,这并不会促使这些学困生逆流而上,而是会越来越厌烦这门课程,失去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就会真成为班级的特困生,影响班级整体数学水平。首先,在班级中教师要本着公平对待的原则,不以差异化的眼光看待任何一位学生。无论是好生还是差生,如若未遵守课堂纪律,都要批评,批评之后要让学生知道批评只是让其改正的方式,并不是老师不喜欢学生。其次,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注重差异化的评价。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所以要提问的问题的难度也应不同。如在提问学困生问题时,应从最基础的开始,尽可能的去鼓励学困生思考、回答问题,转变学困生学习的态度,增强学困生在学习上的自信。最后,还需要对这些学困生谈心,了解学困生在生活以及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对其进行帮助,逐步提升学困生的成绩。

(二)创新教学策略,以情境助力理解

对学生来说,小学数学这门课程不仅本身就存在一定难度,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会遇到许多拦路虎。因学生性格不同,有的学生会选择突破,而有的则望而却步,逐步形成学生和学生之间成绩差异。针对如此情况,教师应学会不断地创新教学策略,拉近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法、问题提问法等,营造一个和谐的、趣味性的课堂,逐步增强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在生活各处都会存在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程时,需要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表现形式,分數的表达方式,利用分数进行简单的加减以及应用。针对这部分新知识,教师可以先创设问题情境,小红、小明等四个朋友出去野炊,小明带了一块月饼,这四个小朋友都想吃,怎么分才能够更加的公平,每个小朋友能吃多少呢?此时学生的脑海中就会产生一个月饼的画面,四个人吃,把它平均分成四份就可以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存在的圆刻画出一个圆并剪出来,将这个圆切分成4份。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只是简粗略的将其分成了四份,大小不一,也有的学生将其平均分成了四份。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每一份进行表示,此时大多数学生都犯了难。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入分数的概念,将四块月饼当成是分母,其中的一块是分子。那么将四份相加则是一块四份的月饼。在这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逐步获得有关分数的相关知识。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还大大提升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也缓解了学困生学习的压力。

(三)分层细化教学,以精准定位指导

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学生会因为学习能力、个人的性格而沦为学困生。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层次化的教学,对这类学困生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也逐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内容时,需要学生能够了解长方形以及正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存在的差别,并画出这些图形。针对这类课堂,教师则可以融入层次化教育,先用多媒体播放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长方形和正方形,如液晶电视、冰箱等等,挑选学困生回答这类图形的形状,并试着在黑板中简单的画出其平面图。这类问题比较简单,可以增强学困生学习的信心。接着引导学生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存在的差别。通常学困生并不是能力和他人有所差别,而是不愿意思考、动脑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其鼓励、启发,让这类学生突破自己。如果学生无法回答,教师也应对学生之前回答的内容进行表扬。通过这种层次化的教学,可以保证课堂上兼顾到优等生,又可以对学困生进行帮助,大大提升了学困生学习的质量和信心。

(四)融合实践活动,以活动引导习惯

学生想要在数学领域取得一个好成绩,必须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很多学困生之所以无法取得好的数学成绩,就是因为在开展各种计算时比较粗心。因此教师应善于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帮助学困生突破自身的问题,提升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这类内容时,考验的是学生的计算能力、细心度以及对混合运算方法的掌握,有部分学困生因为粗心总是计算错。如238-3×(14-12)=?有些学生就会先算238-3,这明显就是审题不仔细,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可以组建一个小组计算大赛。由教师出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计算,最快得出答案的小组记一分,最终分数最高者获胜。在小组内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学困生也会了解计算前先了解算式,再计算,最终就可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五、 结语

学困生在每一个班级都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能否将学困生转化和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因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复杂性及抽象性,所以,存在学困生人数也偏多。我们作为数学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要不断地转化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如融入情境创设、问题提问等新型的教学模式,拉近学困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

第二,通过情感激励的方式鼓励学困生,以增强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信心。

第三,通过层次化教学以及实践活动,以对学困生针对性地指导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杨维华.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育有效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0(7):81.

[2]杜晶晶.探索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途径[J].情感读本,2018(1):124.

[3]范厚继,丁凤华.关于如何转化学困生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162.

[4]拉毛加.简述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174.

作者简介:

卢旭驹,广东省东莞市,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石龙坑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