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与初中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机融合

2020-01-11杜书文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51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语文融合

【摘要】初中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节点,而且也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提高思想素质的阶段。因此,本文首先讲解初中语文课堂融合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其次找出初中语文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立德树人与初中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机融合对策,使得学生语文素养有所提升,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立德树人  初中语文  融合

【中圖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1-0034-02

引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注重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学科与德育教育两者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诚实、友善等良好的品德,同时也会使得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达到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语文课堂融合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部编版教材的全面使用,将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其基本理念第一点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现阶段的工具性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更加看重学生的成绩和考试分数,有急功近利的教育动机,从根本上失去对学生发展的整体关怀。而语文课本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立德树人应要贯穿于整个课堂中。语文教师应要借助语文人文性这一特点,重视语文课堂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到的感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1]。另外,教师也应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实际语文德育教育工作中,应促进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即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语文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在拓展教学内容,但有些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大环境不符合,这就会使得语文课程成为一节与语文学习知识不太相关的时事政治,亦或者成为音乐、影视作品欣赏课,这样具有盲目性的拓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未起到推动作用。同时,教师将拓宽语文课堂与政治亦或者历史相等同,将学生的思想限制在这个范围内[2]。因此,教师应要打破传统教育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将立德树人思想融入到初中语文课堂中。

三、立德树人与初中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机融合对策

(一)课前导入激趣唤起情感共鸣

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的导入显得尤为重要,既能够体现单元教学任务,也能够为新授课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效语文课堂的形成,同时,导入内容还应要具有针对性。因此,在新课导入时,除却需要利用语文课本、多媒体工具之外,还应抓准时期,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立德树人内容,使得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3]。例如,在学习《灯笼》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看到灯笼你会想到什么?学生新春、元宵节等具有美好意义的事情。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是否能够将灯笼与保卫国家相结合,然后导入本节课知识内容,使得学生明白作者吴伯萧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对养育自己的祖国山河、文化等的热爱,关心祖国前途和命运。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资料信息,促使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做一个爱国的人。

1.设置情境,提高学生探索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继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质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语文产生探索欲望。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设置情境,通过视觉、听觉的刺激,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所散发的魅力,使得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索语文知识的奥秘,进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2.利用想象力,开展课前导入

初中阶段学生有着天马行空的想法,并且思维较为活跃,对于同一件事不同学生会持有不同的想法。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开展课前导入,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本节课知识内容相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内容,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进而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提问,并在课前导入时先将问题提出,为学生留下悬念,使得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譬如,在学习《我的母亲》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生活中你认为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可以使用流行语进行回答。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调动课堂氛围,使得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外拓展的方式,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深刻理解“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同时也需要渗入“感恩父母”的思想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3.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求知欲望和爱听故事这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故事导入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使得语文课堂氛围达到高潮,促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使得学生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课堂知识内容,搜集相关故事资料,在课前五分钟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譬如,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详细介绍音乐家贝多芬,或者播放贝多芬音乐,进而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注意力,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还可以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熏陶学生,使得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通过人物真实故事,既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视野,拓宽知识层面,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明白诸多做人的人生哲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夯实基础。

(二)课中深挖内涵提升道德素养

初中语文课本知识内容有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包含非常多的德育教育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语文课本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充分发挥语文课本自身的作用,让学生全面了解德育知识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醉翁亭记》时,全文欧阳修对滁州优美山水风景的喜爱,与民同乐的理想。但从文章当时的写作背景来看,发现欧阳修仕途坎坷,受到贬谪,但欧阳修并未产生消沉态度,而是积极治理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得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使欧阳修无比快慰。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欧阳修身上学习遇到困难挫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的精神,告知学生在未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要积极勇敢面对,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1.课堂小结中融入立德树人

课堂小结的作用是对本节课的总结,对重点知识的梳理,同时也是对本节文章思想主体的一种升华,因此需要提高对课堂小结的重要性,文章中关键的几句话会对学生的品德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尤为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应采取一针见血的教学方法,而是采取丰富多彩的处理方式,例如趣味活动、短篇写作等方式。譬如,在学习《再塑生命的人》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聋哑舞蹈家邰丽华、物理学家霍金,询问学生图片中的人物与本文作者有什么样的相似点?学生回答:虽然这些人身患残疾,但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教师继续询问为什么他们会取得异于常人的成功呢?学生之间展开激烈的讨论得出:除却亲人、朋友等的帮助和鼓励之外,自己的努力占有绝大比例,他们身有残疾却做得那么好,为何我们在最美的年华里,不去奋斗呢?这样的课堂小结用一组图片,由一个人的遭遇上升到一类人,不仅使得文章主题得到升华,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5]。

2.建设语文评价制度,增强师生互动

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需要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语文评价制度。在对师生进行评价过程中,应要以德育教育内容为前提,使德育知识成为评价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评价标准。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可以使得学生学习更加主动。同时也需要详细了解学生内心真实想法,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而才可以促使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让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质的突破,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后故事讨论升华情感态度

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学生可能会出现抵触心理,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利用课本内容渗透德育知识,这会使得学生产生抵抗心理,丧失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6]。所以,为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前进行五分钟的德育小故事讲解,让学生进行讨论,但这些小故事讲解内容应要与课本知识内容相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完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所了解的鲁迅”故事交流会,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了解这位以笔做刀枪,同反动势力做斗争,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努力奋斗的伟大爱国形象,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鲁迅先生对祖国的热爱,这样学生就会有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投入更多的精力,体会鲁迅先生的优秀品格,树立良好的爱国意识,促使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

(四)课外扩大阅读发挥育人价值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德育,只是单纯依靠课本知识内容并不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扩大学生阅读数量。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而且还可以拓宽自身的知识层面。除此之外,文学读物通常都会含有大量的良好品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渗透德育教育[7]。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同时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经典名句,例如“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这些名言警句抄写下来,让学生在抄写过程深刻体会这些句子的内涵,促使学生思想道德得以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而且还可以为学生自身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提供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将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落实到位,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观念,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琼.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5.

[2]安小会. 九年级语文教科书落实“立德树人”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3]韩丹. 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语文教材作业系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4]陈允绣.立德树人: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然归宿[J].教书育人,2018(17):71.

[5]王民英.浅议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J].现代农村科技,2016(16):62.

[6]魏巧玲.立德樹人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思考[J].新课程研究,2020(05):45-46.

[7]甘金元.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华夏教师,2019(32):29-30.

作者简介:

杜书文(1977.11-),女,汉族,天津静海人,本科学历,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初中语文融合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