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英博物馆看中国珍宝
2020-01-11陈洪澜
陈洪澜
大英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44号,它与巴黎的卢浮宫和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三大博物馆。这座创建于1753年的博物馆拥有800万件馆藏品,多是来自世界文明古国和各大洲中的珍稀文物。其中收藏的中国文物总数多达23579余件(有研究者称,大英博物馆实际收藏的中国文物有23万件。因为他们常常被指责为掠夺中国文物的罪魁祸首,所以隐瞒了大量真实数据)。因受展览空间的限制,能够展示出来的藏品仅有2000余件,其余文物被存放在10个收藏室里。我们这些流失到英国的文物有许多都是孤品,若不在这里仔细看看恐怕是无缘再见了。
大英博物馆讲述的中国历史是从收藏的石器时代的器物开始的。在中国文物标引栏中是这样介绍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这里展示的器物跨越了7000年的历史,涵盖了各个阶段的古董和艺术品,其中的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漆器、瓷器、书画、壁画、经卷、雕塑、丝绸服饰等都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绝世珍宝。
中国的绝妙器物
中国器物品种繁多。器物之中以玉器最为珍贵。陈列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玉器展室里的玉器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都很精美。其中既有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也有红山文化中的玉龙,还有夏商至明清以来各个时期的玉璧、玉玺、玉刀、玉斧、玉杯、玉碗、玉摆件、玉饰品等,竟然形成了一个自古至今的完整系列。这些玉器无不精雕细琢,温润秀美。比如一件雕刻于上古时代 (公元前2000年)的玉器之祖——玉面神人像,被打磨得十分细腻,足可想见它之后的玉器该有多美。这件玉面出土于中国湖北天门市石家河遗址,属于新石器晚期的产物。它被称为“神人像”,却融合了禽与兽的特征:头戴玉冠,耳饰玉环,有一对人的眼睛、鹰钩鼻子和长满獠牙的大嘴,可能是古人用于辟邪的陪葬品。
中国的青铜器制造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地位显赫。大英博物馆展示的青铜器数量也很庞大,其中最古老的大件青铜器是商代晚期 (公元前1200—前1000年)的鸮卣,来自河南安阳。鸮是猫头鹰的别称,卣是古时的酒器。中国古代将夜行的鸮用作祭祀的器皿,认为它可通鬼神。这个酒罐的造型很酷,样子像两只背靠背的鸮,上部的盖子为鸮首,伸出的两只尖角为鸮喙,鸮的身体作为酒罐,两只鸮的爪子为罐子的四足。鸮卣的身上有多种纹饰,以鳞状为鸮翼,以鸟纹和龙纹分别装饰罐体的四个小区,从而使这个酒罐变成了凶猛而又神秘的青铜礼器。
这里还有一款与鸮卣式样相类的青铜器名叫“双羊尊”,来自中国湖南。它大约铸造于公元前1200年—前1050年之间。其形状为两只连体的公羊,尊口置于羊背上,两只羊头的四只角既是精美的装饰品,也可作为提手使用,尊身下部由四条粗壮的羊腿为支撑,显得格外稳重大气。这对名为公羊尊的公羊身上长的可不是羊毛!位于羊背上的尊口与两胯间装饰着弦纹,在口鼻与后脖之间装饰着龙面饕餮纹,颌下与腹下装饰着扉棱,身子其余部位装饰着鱼鳞纹。由此使其兼具羊的祥瑞、兽的威严和鱼的盔甲,造型之妙令人折服。
另一款青铜器是西周早期的康侯簋,来自河南,原收藏于圆明园。其形为圆口双耳,高圈足。簋既是商周时期用来盛放食品的炊具,也被用作祭祀的礼器。它不仅有着多样化的纹饰,最奇妙的是提手的造型:一对长着尖牙和方耳的猛兽正在吞食小鸟。而它最大的价值还在于底部刻写有24字铭文,记载了公元前1050年周武王平定商代遗民叛乱之后封其幼弟康叔为侯,戍守于商人旧地 “卫”(今河南省鹤壁一带)的事件,因而成为西周初期重要的历史证物。
大英博物馆里收藏的中国漆器也很多,展品中有自汉代到明清的各代漆器。它们的式样之美、色彩之丽令人叹为观止。有一款漆剔彩盘格外漂亮。盘中描绘的是中国南昌名胜滕王阁在唐初举办雅集盛会时的图景。雄居赣江之滨的滕王阁雕梁画栋,错落有致;空中祥云朵朵,仙鹤翱翔;楼台之下碧波荡漾,花草覆岸;江有帆船,路有车马,四面八方的宾客赴会登临……让这个盘子盛满了无比丰富的诗情画意。更难得的是,盘子底部还刻有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诗作,并著有“弘治二年(1489)平凉王铭刀”的款识。
这里还有一款黑漆方盒,被称为16世纪漆器镶嵌的典范。盒面上的图案如同一幅木刻版画。画中描绘的似乎也是一场雅集。场景中有楼阁、牌坊、曲栏,更有趣的是场院中的各色人物:他们中有的似乎是达官显贵,头戴官帽,身着长袍,还有打着牌子的随从护卫,气势非同一般。一场声势浩大的聚会就这样被艺术家定格在這个小小的黑漆方盒上。
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些金石美器,其他珍稀的东西琳琅满目,许多金碗、银盘、铜鉴、金银币以及珠宝饰品等都在不同的角落里放射着灿烂的光芒,讲述着中国历代制造者的感人故事。1992年,在中国香港商人、收藏家何鸿卿的资助下,大英博物馆建造了这个专门展示中国收藏品的33号展厅,被命名为“何鸿卿爵士东方文物展厅”,使我们有幸能在这里相对集中地观赏到中国的这些历代宝藏。
中国的精美瓷器
在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器物中,最壮观的是瓷器。其中有一个专门展示中国瓷器的95号展厅,门内的标引牌上写着:“普通黏土巧妙地转变为美丽的物体,吸引了整个历史以及全球人们的想象力。”这就是西方人对中国瓷器发明的评介。
这个展厅还有一个专有名称叫做“大维德瓷器展厅”。在该馆推荐的十大珍宝中,有一对中国瓷器“大维德花瓶”就陈列在这个展厅里。这对花瓶高63.6厘米,上下细、腹部粗,最粗处直径为20厘米,颈部有一对象鼻提耳。花瓶通体的纹饰分为九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缠枝菊花纹、蕉叶纹、云凤纹、缠枝莲纹、云龙纹、海浪纹、波涛纹、缠枝牡丹纹、杂宝莲瓣纹等。最可贵的是瓶颈上有62 字铭文,标出了制作时间和具体用途(“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阖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玉山县即今江西省玉山县)。这对元青花的发现,打破了瓷器界“元代无青花”的定论,进而将这对瓷瓶命名为“至正型”元青花,由此奠定了元代青花瓷的研究基础。
那么,原本是中国的瓷器为什么要在前面冠上“大维德”的名字呢?我们来说说大维德这个人。
珀西瓦尔·大维德(1892—1964)出生于一个英籍犹太富商之家。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法律专业。他的职业与个人生活鲜为人知,他却成为英国甚至整个欧洲最著名的一位中国艺术鉴赏家与收藏家。他自20多岁起就开始热心收藏中国的古董,其中最喜欢的是中国陶瓷。大维德的父亲萨松·大维德曾任印度孟买总督,并在孟买创办了一家银行。1927年,大维德从父亲那儿得到消息,慈禧太后当年為了筹措“庚子赔款”曾将内府的一批秘藏珍宝抵押给一家盐业银行。他在父亲的帮助下买到了清宫祖传下来的官窑瓷器精品45件,从而奠定了瓷器收藏的基础。后来大维德就迷上了中国的瓷器,为此还学会了中文。他经常游走于北京的古董市场,又收集到许多流散于民间的清廷瓷器及古玩,致使他的瓷器收藏达到1700多件。
大维德收藏中国瓷器有很多曲折故事,就拿收藏这对元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来说,简直是个奇迹。因为这对花瓶曾经失散了多年,在1935年的拍卖会上大维德发现了它们,便分别从两个收藏家手中买下来使它们得以重聚,它俩就变成了“大维德花瓶”。
大维德在搜集中国古董时还得到了一卷清宫御制的古玩图,正是因为钻研这个图谱,他成为西方社会享有盛名的中国瓷器收藏家和文物鉴赏家。1950年,大维德爵士为推进对中国艺术的研究与教学,将自己的收藏全部捐给了伦敦大学,并且成立了大维德基金会。2009年,大英博物馆与大维德基金会达成协议,将其全部展品借给大英博物馆,作为永久性陈列展示,第95展厅也被命名为“大维德瓷器展厅”。
大英博物馆原来已经收藏的中国瓷器有8000件,但这些瓷器比不上大维德收藏的瓷器品质高。据大英博物馆中国分馆馆长霍淑吉女士介绍:“我们的中国收藏中,最精彩的要算大维徳爵士收藏的1700件瓷器,以及大英博物馆瓷器。它们可能是中国以外覆盖范围最广的瓷器收藏,其中包括17件汝窑。大英博物馆的明瓷和大维徳爵士的清瓷都是最高等级的。”在大维德收藏的中国瓷器中,自晋代开始至清代结束,涵盖了近千年各阶段的精品,甚至有不少是明清两代的宫廷专用瓷器、传世珐琅彩瓷器和极为稀有的汝瓷。汝瓷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所产。位于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的汝窑特产汝釉,其特色就是瓷原料中含有玛瑙成分,上釉时还添加了溶解的铁氧化物和二氧化钛,使烧制出来的瓷器色泽青翠华滋,有如堆脂,并能自然开出细碎的片纹。加之存世的汝瓷器物稀少,所以非常珍贵。
在大维德收藏的瓷器里还有一个元代龙泉窑出产的八角瓶也是稀世珍品。这个瓶子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都很精美。最复杂的技艺是它的腹部露胎开光八个窗口,展现出高浮雕模印的八仙纹,使赫色的内胎与淡雅的青瓷釉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彰显其独创的装饰技法。
大英博物馆原来收藏的瓷器虽然比不过大维德瓷器的精良,也不乏特色的展品。比如该馆展示的景泰蓝云龙纹盖罐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个盖罐也被称为掐丝珐琅瓷坛,它的制作方法有别于纯粹的制瓷方法,须先在铜质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图案焊牢,然后填敷珐琅釉料烧制。由于工艺复杂,需要有不同的温度定型加工,经三次入窑烧制才能完成,所以特别名贵。在它上部的盖子与下部的罐子上都绘有气势生动的中国龙,盖罐口沿上有“大明宣德年制”字样,由此人们推测,它可能曾经是明宣德皇帝的御用物品。
在该馆展出的中国瓷器中,上自汉唐,下至明清,按年代和产地排列,被分成不同的系列,如早期的彩陶、宫廷用瓷,唐三彩、外销瓷、景泰蓝、青花瓷系列等。有的民用瓷器上面装饰着传统的福禄寿图、百子图、婴戏图、松鹤图等,还有一些体量较大的花瓶、酒罐和大盘上装饰着明清戏剧和小说中的人物故事,如《西厢记》《红楼梦》的戏剧场景,《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等故事情节,这些故事借助瓷器特有的光洁表面和柔和釉色而被描绘得格外生动有趣。还有一些瓷器是随着当时欧洲流行的“中国风”而改变了装饰风格。自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的贵族与富商们都喜欢用中国瓷器装饰自己的客厅,因为当时的瓷器价值堪比黄金和白银,能把这些精美的瓷器摆在客厅里就是富贵人家的极大荣耀。为了满足西方人的需要,中国工匠也将西方人喜欢的故事和风景绘在瓷器上。比如有一个来自中国景德镇的大碗,直径36.6厘米,高15.7厘米,约在1780—1870年间出产。大碗的内壁装饰的是鲜花图案,碗底装饰的是花篮图案,外壁描绘的却是清朝中期建在广州珠江河畔的对外贸易场景:西式的大楼比肩而立,楼顶上飘荡着英国、法国、荷兰、瑞士、奥地利等国的旗帜;沿江游弋的帆船往返穿梭,一派繁忙的商贸活动沿着大碗的外壁展开。看着这个大碗,就可以想象到当年欧洲与中国贸易往来的繁荣景象。
中国的奇伟雕塑
中国雕塑也是大英博物馆里备受关注的展品之一。在馆门口有守护宅院的中国石狮,在楼台显眼处摆放有中国的青铜大钟,楼梯间还站着与高柱比肩的佛像,而摆放在展室内的各类雕塑展品更是丰富多样,如石器时代的石雕,商周时代的木雕和青铜雕,汉代的墓葬彩陶人偶、动物以及此后的佛像、神龛、神坛,乃至寺庙屋脊上的龙纹琉璃构件等等,多不胜数。不少奇美的雕塑作品让人过目难忘。
有一尊妙岩观音雕像,约在北齐550—577年间雕成,其身高167.6厘米,与真人等同。她身材端庄,神态安详,头上戴的花鬘冠正中还有一尊小型的阿弥陀佛坐像。她的颈部佩戴项圈,长袍通体佩饰璎珞,胸前的珠宝串子一直垂到膝间。遗憾的是她已失去了双手,据衣角上残留的颜色可知,当初她的周身曾饰有彩绘与金箔。尽管千年的风霜岁月让她黯然失色,却未能掩盖其形体之美。
博物馆通往东方馆的回形楼梯处矗立着一尊隋代汉白玉佛像,高达5.78米。据莲花基座上的铭文可知,这尊佛像于隋朝开皇五年(585年)雕成。为方便运输,这尊佛像曾被截为三段,拼接修复后仍然高大威严,气韵生动。
摆在展厅正中的一组墓葬唐三彩俑被东方馆策展者视为最重要的展品,“就像蒙娜丽莎画像之于卢浮宫”。 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被西方人誉为 “东方艺术瑰宝”。唐三彩与其他材料的雕塑艺术品相比,其制作工艺流程更为复杂,融雕塑、绘画与制陶工艺为一体。该馆收藏的这一组唐三彩套件共有13件,其中有一个天王俑、一个武士俑、两个文官俑、两个马俑、两个骆驼俑、两个镇墓兽、三个牵夫俑。它们的体形大小接近真實的人、畜,造型生动,釉色鲜亮,非常精美。这些陶俑让观众看到了中国盛唐时代高超的塑形彩陶制作工艺。仔细看看这组唐三彩套件中这两个人物的形态、服饰和色彩的搭配:文官俑峨冠博带、彬彬有礼;武官俑刚烈勇猛、怒目圆睁。仅从人物的这种出神入化的姿态上看,便知唐三彩陶器中所包涵的艺术元素之丰富和制作工艺之精美。
还有一件辽代唐三彩罗汉像也很引人注目。这尊塑像约在1200—1234年间制成,沿用了唐朝的雕刻传统和唐三彩制陶方法。罗汉像高127厘米,结跏趺坐,容貌传神,气宇轩昂。僧袍色彩鲜美柔和,衣褶纹饰流畅飘逸,表现出佛陀弟子气定神闲的特有气质。无论在人物造型上还是在制陶技艺方面都很完美。据介绍,这尊罗汉像于1912年在河北省易县的一个山洞里被发现时为一组10尊,每尊罗汉像各有自己的特色。遗憾的是,如今它们全部流失海外,分散在欧美的10 家博物馆里。
中国木雕源远流长,技艺精湛。由于木质雕塑不易保存,古代流传下来的木雕作品十分稀少。在大英博物馆里我们却看到了五尊宋代木雕佛像,造型都很优美。比如一尊宋代木雕观音像就非常杰出:雕像结跏趺坐,容貌丰满,双眼微闭,表情安详;头上的发髻高高束起,衣带飘逸,璎珞华丽,通体施有彩绘,尽管衣饰彩绘剥落,却不失其形体的典雅之美。另一尊宋代水月观音木雕坐像与前一尊观音相比艺术风格相近:雕像右腿弓起,左腿下垂,右手搁在右腿上,左手按在台座上,眉目俊秀安闲;衣饰飘带流畅,双膝佩戴璎珞,显得自然随意,优雅动人。虽说是个佛界的大神,却更像一个世俗生活中的美男范儿。
大英博物馆还收藏有许多中国明清时代的鎏金铜佛像,最惹眼的是一款明朝永乐年间的释迦牟尼鎏金青铜像。这尊青铜像由三个部分铸成:双层莲花座、座上的佛像以及身后以火焰和缠枝花纹为光轮的靠背。佛陀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佛发黑密,面容光泽,双目下视,神情安详;左手位于膝上,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呈降魔印。研究者认为,这尊佛像是现存的15世纪早期最大、最华丽的中原佛教和藏传佛教融合的典范,表现出了较高的设计艺术和铸造水平。
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许多雕刻精美的匾牌、烧制的各种陶瓷人物和动物塑像,以及造型复杂的青铜雕像和祭坛等等。站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展厅里,我听到了许多中国同胞发出的叹息声,一声叹息蕴含了多少无以言说的内容,为此特写下拙文以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