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起始年级数学学困生成因与教学对策
2020-01-11季燕芬
季燕芬
【摘要】数学学困生是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较低,在初中起始年级比较常见,若长期如此,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本文对此展开具体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学困生;成因;对策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初中生的可塑性很强,尤其是起始年级,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和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初一年级出现了不少数学学困生.如果我们忽视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就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因此,从起始年级开始,改善和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培养“优等生”同样重要.我们数学教研组通过调研分析,寻找原因和对策,两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分析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供参考.
一、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
(一)调查问卷
所谓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学习习惯不好、方法不当,或社会、家庭环境等因素造成学习效果低下,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基本要求的学生.但数学学困生不等于“数学差生”,通过改进教学方式,这些学生的学习状况可以有很大程度上的改进和提高.初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笔者对初一年级6个班的124名数学学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涉及数学学习的情况和课外生活情况、家长的关心程度等几个方面,并对问卷进行了认真统计分析.
学习兴趣与目的.39.8%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畏惧、厌学心理严重; 63.6%的学生一般只对数学结论感兴趣;71.2%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品质和方法.65.8%的学生承认自己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少主动性.学习品质一般指认真、踏实、勤奋、自觉的创造过程,学习品质是决定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习意志力.38.7%的学生认为放弃数学学习的原因主要是努力了但成绩没有提高,心理受到了打击.
学习习惯.86.3%的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67.4%的学生没有认真听课记笔记的习惯;70.2%的学生没有及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重难返,导致之后的成绩越来越差.
(二)成因分析
1.数学学科因素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思维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特征,这是数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2.学生自身因素
(1)数学知识衔接缺乏延续性
在实际教学与学习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明明前段时间数学成绩还不错,但学到几何章节后成绩会大幅下降.有很大一部分学困生很可能是没有学好某一个章节导致基础知识链条的中断.
(2)缺乏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调查发现,39.8%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特别对于某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定理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
(3)思维方式和学法不当
初中一年级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起始年級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期,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学生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3.教学方式不适应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素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形成,教师的不当教育观念及教育行为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因此,想要解决数学学困生的问题,教师必须从分析日常教学着手,反思日常行为,总结失误,力争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更科学化、合理化.
(1)教学方法欠佳
调查发现,目前的数学教学虽然吸收了现代教学的先进理念,但在任务重、内容难的情况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传统教学方法仍然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数学学困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存在着严重缺漏,而教师在教学中启发导学不够,对学困生缺乏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往往要求他们和成绩好的学生一样,在相同的时间内,接受同样多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恰好有许多是他们接受不了的,从而导致他们怕数学、厌恶数学,最终放弃数学学习.
(2)师生关系不和谐
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若采用高高在上的态度,则极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伤害师生间的感情,有时甚至会引起师生间的矛盾,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学,甚至导致学生对教师所授数学这门科目的对立.
4.家庭教育不到位
当代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较大比例.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另一方面又过分溺爱,导致学生产生复杂的矛盾心理,形成自私、蛮横的不良习惯,没有吃苦耐劳、认真学习的态度,对学习失去信心,把教师的善意批评教育记恨在心,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困难问题未能及时得到解决,随着问题的积累,学习成绩下降,沦为学困生.
家庭学习环境不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由于家长长期在外,不能及时地管教子女,家里的亲戚不便对他们严格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些学生贪图享乐,学习上遇难而退.
家长对学生学习消极漠然的态度.家长对数学学困生学习的错误认识使学生求知欲望降低,对学习成绩也不在乎,这是产生数学学困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数学学困生的应对策略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笔者学校申请了区级课题“初中起始年级数学学困生成因及教学对策”.自课题获准立项以来,笔者和同事在加强学习、积极研究、深入实践、探讨阶段性实验操作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帮助学困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消除学生厌恶数学学习的情绪,使其真正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策略调整.
(一)增添课堂教学活力
鉴于数学学科的特性,数学教学更应实现学生思维的开放、创新与升华,使学生享受到数学教学的精神愉悦,感悟到数学学习焕发出的活力.在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问题情景,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课堂教学交互环节,教师要增加学困生发言次数,鼓励他们参与讨论;教学反馈环节,教师要多让学困生拥有表现机会,暴露问题,及时解决.例如在讲初中一年级课程中的“实数运算”“整式运算”“分式运算”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运算比赛,在命题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设置难度不同的习题,使后进生也能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才能.在上台展示的过程中,学生碰到一些不太懂的问题,笔者会带着学生一起帮忙分析、提示,使他们能够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取得进步和提升.
(二)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在动力.数学问题生动有趣、充满神奇,教我们追求真理、逻辑严谨,数学赋予我们智慧,教我们学会思考与表达.我们在学校努力营造激励数学学困生进步的良好氛围,每周会给学生准备一个数学小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每周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一个数学家的小故事与其他学生分享,使其主动参与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意志是在实现预定目的时对克服困难的活动和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这时他们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家长的热情扶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数学学困生细心观察,耐心思考,勤于记忆,认真计算,对数学学困生的作业应严格要求,引导他们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自觉地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养成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和善于控制、支配自己行动的自制力,促使他们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迫使自己完成不感兴趣但很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任务,创设一些困难情境,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教育学生不畏挫折,失败之后吸取教训,成功之后总结经验.
(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导致学生成绩始终止步不前的原因之一.学困生在学习中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抓不住所学知识的重点,只有等待老师来告诉他如何解答.所以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方式向主动学习方式转变,培养学生预习、自学、主动学习习惯,用数学家的故事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感悟数学方法的精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与同学共享自己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安排学习时间,如何分配精力,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听课前预习的习惯,每节课结束前布置下一节课预习内容,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学习效率;传授正确的听课和记笔记的方法,交流听课笔记,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出后让学生独立思考3分钟,然后再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要做到咬文嚼字,画出重点的字和词,有时题目改变一个字可能就相差十万八千里,尤其是填空题,要求什么填什么;培养学生规范表达的习惯,解答题的解题过程必须注意推理过程,科学合理,要尽量做到书写规范、表达清楚、思路清晰.课题组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及时注意作业题的难易度,并注意对数学学困生加强辅导,促使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完成较好或有进步的学困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经过两年多的教学改进,我校的数学学困生学习面貌大为改观,学困生数目明显减少,不少学生数学学习的态度明显改善,数学学习习惯基本养成,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基本“脱贫”.教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定辅导方案:树立正确的学习习惯,每天的作业认真做完,并且针对错误做改正和记录,并分析出错的原因,在解答问题的思路上必须要做到一步一步推敲.由于养成了一系列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数学成绩进步明显,并且完成学困生到非学困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杜玉祥,等.数学差生问题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章建跃.中学生数学學科自我监控能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魏雪梅.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因素及对策[J].新课程(中旬),2013(6):152-153.
[4]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5]胥兴春.数学学习困难及其心理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3(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