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分析
2020-01-11耿兆果
耿兆果
【摘要】近年来,初中历史在中考的地位不断加重,同时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重要的影响。史料教学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史料记录了人类发展历史的全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详细地了解历史事件,能够对历史事件及人物做出客观的评价,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观。
【关键词】初中历史 史料教学 历史观
一、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作用
1.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课堂上相比较枯燥的历史知识,更喜欢去接触一些新颖的趣味性强的知识。而通过史料知识的运用,能够为初中历史课堂增添更多的内容,让课堂变得丰富起来,同样也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真实的史料相比课本,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目光紧紧围绕历史人物或事件,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科学研究表明,将引人入胜的史料知识运用到历史教学中,能够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了解更多的历史事件,为历史课堂这个大的主干增添更多的枝叶。重要的是,由于历史知识点比较琐碎,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许多重要的时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事件特征等等都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去记忆,这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不小,而史料教学的运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观
历史教材本身就是建立在历史史料的基础上,是史料的一个缩减版,学生在初中阶段刚刚接触到历史,对于历史的事件及人物更多的是通过电视剧、电影的片面了解,没有系统、全面的了解过历史,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史料进行辅助教学,可以还原历史事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历史,探究历史事件的本质,培养良好的历史观。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实施的有效措施
1.通过史料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通过兴趣引入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课堂导入可以采用视频导入、图片导入、问题导入、悬疑导入等方式,如在学习《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这一课时,由于这一部分内容距离今天年代久远,学生头脑中对早期人类的出现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概念,如果只是通过教师泛泛地讲解,学生也会觉得寡然无味。所以,我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搜索了一个关于远古人类的模拟生活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联想到我们祖先的生活状况。虽然是通过动画制作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来的,但是这种教学情境却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或者在复习远古居民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就会立刻联想到视频中的内容。
2.借助史料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使用史料进行辅助教学,历史教师要能充分利用史料这一特点,并且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史料,不能什么样的史料都运用到教学当中,切记选择史料的时候不能有“凑合”的心理,要选择符合历史教材的史料,这样才能够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度的使用史料,不能将史料代替历史教材进行教学,要明确史料的辅助地位,是对历史教材的引申和补充,所以教师要选择一些简单明了的史料使用。例如,在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课的时候,我找到了原始的视频资料,通过展示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原始视频资料,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到这一伟大、庄严、激动人心的一刻,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而增强了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家国情怀。
3.运用史料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历史都是发生很久以前的事情,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将这些历史长河中发生的事情,让现在的学生去了解,就需要教师引用恰当的史料进行辅助教学,不能再像以往只是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因为单纯的从课文中是无法让学生形成概念的。例如,教师在讲解《青铜器与甲骨文》这一课的时候,青铜兴盛的时期离现在太遥远了,而且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很难接触到青铜器的物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找一些青铜器图片,给学生进行展示和讲解,了解当时人们的智慧,在没有现代化技术的条件下,先人们通过双手制作出一件件举世闻名的佳作,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及自豪感。
4.通过史料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评价历史
历史教材并不是故事书,它是对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的概括性的记录,对于一些历史事件无法做到淋漓尽致的描述,具体事件发生的因果并没有详细叙述,致使学生往往理解的很片面,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将教材中的主干知识进行添枝加叶,让课本的内容丰满起来,从而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例如,在讲解《秦统一中国》这一课的时候,学生对于秦始皇的认知大多定位到他的残暴,通过“焚书坑儒”杀害了大量的文人墨客、“筑长城”残害了无数百姓,这时教师要借助史料,给学生讲解秦朝统一天下后,秦始皇为统一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统一的措施,开创了一个历史新局面,同时秦始皇北筑长城以抵御匈奴,开发南疆抵制南蛮,让人们能安居乐业,通过史料将秦始皇的功过完整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到秦朝的统一让人们摆脱了战火的侵害,巩固了国家统一,从而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的发展。
5.利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精神,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沉重感和厚重感。比如,在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课时,仅仅只依靠教师的一张嘴,无法向学生描述当时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和险阻,学生也体会不到红军不怕吃苦的顽强精神,更体会不到长征的伟大意义和精髓。于是,我利用历史故事《丰碑》这一鲜活的史料,通过课堂上我声情并茂的讲述,把全班同学都带入了当时的情景中,我们仿佛看到老军需处长被冻死在大雪山上,他那僵硬的身躯就像一座晶莹的丰碑……在听完故事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军需处是部队专门负责给养的部门,可是军需处长作为这样一个部门的领导人,却因为衣衫单薄而被冻死在大雪山上,这是为什么?”学生纷纷回答:“因为他把棉衣让给了其它战士。”我进一步追问:“从军需处长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红军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学生们像炸开了锅似的,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红军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反映了红军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说明红军有关心他人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我再进行小结:“红军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无形地受到了一次思想洗礼,有了“做人应该具有无私精神”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史料,让学生了解到红军代表的是坚不可摧的革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总结
在开展历史教学时,通过史料的辅助教学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同时也能改变以往沉闷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拓宽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层面,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参考文献:
[1]夏東元.论洋务运动的经济背景和思想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变化与改革思潮[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16,(3).
[2]黄虞萍.初中《历史与社会》史料教学的实践探究——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为中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3.
[3]沈雪芳.“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与探究——以《历史与社会》八年级第五单元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