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的没落》的历史局限

2020-01-11于斌

知与行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化

于斌

[摘 要]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通过《西方的没落》这部著作,早在二十世纪初曾发出警报,即世界历史上共有互不相干的八种文化形态,其中有七种已经僵化或者衰亡,只有西欧文化生机尚存,但已经走向没落。斯宾格勒为人们观察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对文化间的相互关系判断不够准确,对文化前途的估计过于悲观。我们现在需要加强对文化的发展规律研究,积极寻找人类未来的共同出路。这就是:求同存异、开放包容;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关键词]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20)05-0096-05

1918年7月,《西方的没落》这部专著在德国出版后立即风行一时。尽管作者斯宾格勒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既没有显赫的身世,也没有高贵的地位,更没有骄人的荣誉,但是他却凭着这样一本奇书的力量,在经济上获得很大的收益,在学术上取得了振聋发聩的声誉。那么,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著作?科学的态度是对人类所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进行吸收借鉴,但不可当成“唯一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可以用来说明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在一定地域和历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如果把它们套在各国各民族头上,用它们来对人类生活进行格式化,并以此为裁判,那就是荒谬的了。”[1]基于此,本文对这本著作的时代背景进行回顾,对其所存在的历史局限进行分析,并阐明我们应持有的科学态度。

一、作者斯宾格勒的生平及其学术影响

斯宾格勒生于1880年5月29日,卒于1936年5月8日,享年56岁。尽管享年不多,但其一生却活得极有价值。青年时代,他曾在柏林大学学习数学、哲学、历史和人文科学,以一篇研究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论文,获得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后来在满历兹的一家中学任数学教师,物质生活极度贫困。他住在一间斗室,连电灯都没安装,但却勤奋地做着研究工作,尽管连参考书籍也买不起,却一刻也没有停歇。就在摇曳的烛光下,他开始了《西方的没落》的笔耕工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书稿上卷杀青,却曲高和寡,没有一家出版商愿意出版这部杰作。直到1918年,这部著作才得以在慕尼黑问世,一时间欧洲各国“洛阳纸贵”,对他毁誉交加,原本默默无闻的穷教员,突然一夜成名,成为哲学界杀出的一匹黑马。1921年,斯宾格勒对该书重新校订,此书上卷再度出版时,下卷写作亦已完成。因为毁誉参半,更证明这部著作极富学术价值,影响之大,评议之多,在西方哲学文化史上未有前例。后又被译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俄文、中文、日文等多种文字,使这部著作风靡全球,并绵绵不绝地散发着长久的学术魅力。

二、《西方的没落》的思想内容及其历史局限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所存在的历史局限。在《西方的没落》这部著作中,斯宾格勒提出“文化形态史观”,也叫“历史形态学”或“历史哲学”。他描述了世界上八种历史悠久的文化,有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墨西哥玛雅文化、西亚和北非的伊斯兰教文化、西欧文化。[2]每一种文化的最初兴起,都充满着青春活力,生长在适宜自己的土壤上,蓬勃旺盛,根深叶茂,逐渐发展到自身的顶峰,接着便枯萎凋零,完成了自己的生命周期。在斯宾格勒看来,世界上前七种文化已经僵化,各自完成了历史使命,而第八种文化——西欧文化也已经进入生命高峰之后的下降期,无可奈何花落去,重整山河待后生。后生何许?斯宾格勒没有给出答案。

斯宾格勒描绘的历史哲学,没有世界的统一性,同样没有统一的历史发展线索。八种文化互不相干,单独发展,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生命体系。他把文化机体分为两个时期,即生命旺盛时期和生命衰落时期。斯宾格勒把前一时期称为文化时期,把后一时期称为文明时期。斯宾格勒认为,文化是个人的有机统一,而文明则是原子化的个体的机械堆积;在文化时期有宗教和艺术完成职能,在文明时期则有技术和科学完成职能;情感被理智所排挤,农村被城市所排挤;农业被工业所排挤。在他看来,文明经常带来战争和侵略,它不是向纵深发展,而是朝着横向扩展。斯宾格勒把资产阶级的衰亡说成是整个欧洲的衰亡,并把帝国主义的侵略看成是文明的“自我表现”的自然形态。

斯宾格勒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给人们观察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原来世界除了可以纵向划分(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外,还可以横向划分,这样就可以描绘出八大文明的宏伟图像。世界本来是一个错综复杂、变化万千的世界,只是用一种视角对其观察,难免失之偏颇或者趋于僵化。而对世界采取多视角的观察,其观察就会多一分把握。观察世界远比古代观察金银盾要复杂、艰巨得多,观察金银盾只要看了正反两面,对其性质就有了一个大体的把握。观察世界需要多种方法、多种视角,这样对世界的观察才会逐渐趋于准确和深刻。斯宾格勒的贡献,在于他给人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方法,而不在于他给人们提供了新的结论。斯宾格勒思想令人产生疑问的地方,也是这部著作的局限所在,笔者认为有这样两点:

一是文化形态封闭成长的观点不符合事实。远古文化的最初生长,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这可能是事实。但随着文化的成长,人们的探索领域不断扩展,其他文化参与融合便有了物質条件和精神基础。如中国文化由于佛经的传入,无可争议地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同样,由于丝绸之路的延伸和各国遣唐使的往来,也包括中国历代王朝向国外派出使节,中国文化向其他文化的渗透或者说互相渗透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古代的情况。到了近现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事例更是举不胜举。如在斯宾格勒的故乡,他的同胞也是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等人,也深受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庄思想的浸润。还有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通过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改造,形成了自身的文官考试选拔制度而沿用至今。其实,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无论是从术的层面,还是从质的层面,都有目共睹,多得难以计数,也正因为这样,才促成了文化的共生共荣。

二是做出七种文化僵化、衰亡的结论为时尚早。在七种古老文化中,有的已经衰亡是事实,但至今不仅存在甚至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的文化,也是不乏其例的。就中国文化来说,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几个发展高峰,比如强汉盛唐时代,中国文化领先于世界文化,那是令老祖宗十分自豪的事情。如今中国文化虽然未处于领跑地位,但也没有理由说早已从顶峰跌落,因为中国文化还存在着巨大的生长空间。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国文化虽然不是尽善尽美的文化,却存在着许多生长点。同时,中国文化还存在巨大的需求空间。除了十四亿中国公民,还包括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凭借中国文化得以生存发展,世界上还有数以亿计的其他民族的人们对中国文化有着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包括斯宾格勒所生存的西方世界,许多国家如今对中文的需求不断增长。阅读最近十几年的中外报刊,包括观看中央电视台旅游栏目《远方的家》,可以看到世界各国多年来不断掀起中文热。如英国的中文教育近年来显著增加,[3]印度也在积极强化中文教育,并有学者指出:“面对世界各国日益加大对中文教育的投入,印度的起步已经晚了!”[4]还有从苏联分离出来的独联体国家,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民众,把学习中文看作是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近年来对中文的旺盛需求,除了中国国力显著增强、各国需要不断增强同中国的经济合作外,中国文化本身的魅力也是重要因素,正因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着强大生命力,世界各国与我们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力度才会与日俱增。对于一种衰微的文化来说,这根本就是无法想象的。

三、让人类文明交相辉映,我们应持有的科学态度

那么,未来的路在哪里?或者说,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科学态度?笔者以为必须对所有的文化形态进行认真、细致的考察,才可以得出科学的结论。

首先,对于现存的、具体种类的文化进行纵向考察,分析其处于何种阶段,它是处于顶峰阶段,一切辉煌已经过去?还是处在生长期,成熟和更大的辉煌远没有到来?必须要有一个合乎实际的估计。这种考察应当是深入的、多学科的、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精当的。科学的评估必须采用科学的手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即多视角、多维度、全方位的考察,不武断、不片面、不妄下结论。大趋势评估需要多学科合力,每一学科都应当具有独立的判断,最终形成合作的成果,也是大工程测量、大规模考察、大趋势评价。

其次,对于现存的文化形态进行横向比较,评估其优势和不足,测量其发展周期和生命力旺盛情况,这是一项更宏大的工程,需要对各种文化进行宏观把握和深入了解,不能浮光掠影,不能主观武断,更不能掺杂个人感情色彩。有人批评斯宾格勒,说他独宠西欧文化,有文化沙文主义倾向。笔者对这种批评并不赞同,但对科学研究中掺杂个人感情影响结论的正确性是深以为然的。科学研究掺杂个人主观情感是在所难免的,评价这种现象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叫作历史的局限性,历史的局限性是学术发展历程中经常产生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在很多时候实实在在地影响了科学研究的发展进程。但它是可以克服和补救的。对于同一学者来说,必须不断培养科学信仰,相信科学事实,端正科学态度。在科学面前,不仅能够勇敢地否定他人和权威,而且能够勇敢地否定自己。只要证明了是自己的错误,就应当毫不留情、毫不迟疑地否定自己的错误结论,尊重正确结论,不管这种正确结论是自己还是他人做出来的。对于不同学者来说,应当不断培养怀疑品质和进取精神,前人成果、前人劳动要尊重,但前人的事业要发展,前人的未竟领域我们也要积极探求,包括发现了前人的失误要积极补救。善于救失,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科学品质。

再次,对于已经衰亡的文化,要研究其成因,以告诫现存文化,力避前车之鉴。这种研究可能有巨大的困难,因为有的文化的消亡连同“档案”一起毁灭,前因后果难为人知。但这绝非是不可知的,随着考古学、人类学多种科学的进步,人类的认识必将显著增加,只要不放弃努力,哪怕是已经消亡的文化,也一定会得出科学的认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避免古老文化衰落的命运,找到新的发展生机。在植物界,旧机体死亡往往为新机体提供养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的就是新旧生命的转化。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我们也要持有这种态度,死亡的文化、消亡的历史,作为科学的种属它们确实是不存在了,但对于绵延的人类发展、广袤的地球演化、无尽的宇宙生成,它们是有可能提供养料的。只是就我们中华民族来说,也有许多子文化现在并不存在了,比如金文化、契丹文化、渤海文化、西夏文化、大理文化、樓兰文化等。但这些文化留下的历史遗产,必须加以研究。有文字文献的要研究文字文献,没有文字文献的就要研究物质遗存,要舍得投入,包括物质投入和人才投入,不要只算经济小账,以为投入与收益不成比例;要算历史大账、人文大账,一些文化遗产现在抢救或许来得及,如果再任其消亡下去,恐怕是永远来不及了。

还有,要分得清文化“死细胞”和“生长基”。在进行具体文化研究时,要分门别类,仔细辨识,对文化中的死亡细胞必须抛弃,文化中的生长细胞必须加以弘扬。既不能泼脏水连孩子一起倒掉,也不能为留苗连杂草一起培养。现在在弘扬国学时有一种十分有害的做法,就是全面复古,不加区分、不加辨识,精华糟粕一锅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小学全面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旅游景点大多设置《二十四孝图》。前三种读物是封建社会启蒙读物,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帮助他们训练和培训“补天”人才,后一种图画主张愚忠愚孝,对统治者、对父母逆来顺受,以德报怨,甚至以身饲虎,培养一种宗教式的牺牲奉献情怀。这类读物、图画本质上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教材,全面接受显然不适合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如果这些东西是传统文化的优秀根基的话,显然不需要开展五四运动这样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著名口号,请来“德先生”和“赛先生”,就是民主和科学,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五四运动的显著贡献就是动摇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根基。一百年后,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思想文化在我们的学校大行其道,在公众场合醒目张扬,是值得思索和警惕的。中国传统文化要继承发扬,但不能兼收并蓄,要剔除糟粕、吸取精华,要扬弃,有批判地继承,有剔除地汲取,这一条自五四运动以来就没有动摇过。

最后,对人类文化共有特征进行整体研究,积极寻找生生不息的发展道路。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形成,特别是我国经过40年来的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的生产制造中心。在这样的形势下,不同文化的“求同存异,开放包容”,让“文明交流、互学互鉴”[5]也具备了物质基础。因為人类不同种族、民族都有共同需求,合作超越对立、超越对抗必将成为一种历史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人类文化共有特征进行研究,寻找人类文化的共同规律,实现各种人类文化的发展、绵延、共存,也就成为人类的共同现实需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所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画,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5]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语境下,这才是我们应持有的科学态度。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J].新华文摘,2016,(12).

[2]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3]  凌朔.让汉语走向世界每一个解落[N].参考消息,2006-08-03.

[4]  [印]勃雷维·埃亚尔.印度文化在中国日渐风行[N].印度教徒报,2006-08-06.

[5]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光明日报,2017-12-02.

The Historical Limitations of "The Decline of the West"

Yu Bin

(Heilongjiang Publication Review and Testing Center, Harbin 150001)

Abstract:Through the work "The Decline of the West", the German philosopher Spengler issued an alarm as early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at there are eight unrelated cultural forms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and seven of them have become rigid or decline. Only Western European culture is still alive, but it has fallen into decline. Spengler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people to observe the world, but it is not accurate enough in judging the mutual relations between cultures, and he is too pessimistic about the cultural future. We now need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the law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actively seek a common way out for the future of mankind. That is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openness and tolerance; civilization exchange, mutual learning and mutual learning.

Keywords:Spengler; "The Decline of the West"; Culture

〔责任编辑:屈海燕〕

猜你喜欢

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摄影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