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的探索
2020-01-11杨丽萍
杨丽萍
【摘要】课堂教学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课堂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以及科学敏锐度的主战场.文章以大学数学课程为例,分别从提升兴趣、加强能力和传承数学精神三个方面围绕“课堂上如何引入思政元素实现高效教学”这个主线展开论述.
【关键词】思政元素;大学数学;课堂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天津城建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YBZJG1714)的研究成果.
引 言
课堂作为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改革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败.传统教学侧重知识传授,忽略思想方法和人文精神的提升,这是一种不全面的教学.长此以往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整体上把控课堂节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从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上多实践、多探索.调查显示,大学生整体学习情况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有:学不进去,思想上就不想学习;学得太死,学习没有重点,学了很多却不会用;还有一种就是急功近利,学习目的只是想得高分,考试要求的就学,不考试的坚决不学.这些都与当前新工科的教育理念不符,教育界普遍呼吁:大学教育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把思政元素带入课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课程思政最初在上海市中小学进行试点.最近几年,思政理念延伸到大学课程中,目前随着各高校对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视,课程思政已成为我国各大院校课堂教学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课程思政不是增加一门课,而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课程传授与价值理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增强大学生的自信,换言之,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对于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比较远的大学数学课程而言,如何在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线教师所追寻的目标.对此,文章以大学数学课程为例,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围绕“课堂上如何引入思政元素实现高效教学”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一、以美激趣
《高等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理解数列的极限的定义,掌握极限的计算方法.以往教师都是直接给出数列,重点训练学生如何用逻辑语言计算以及证明数列或函数的极限,这样的教学模式会遮盖数学本身的抽象之美,忽略探索知识的过程,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尝试引入分形几何中经典的Koch雪花模型,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通过知识梳理,写出数列表达式.在建立Koch雪花模型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让枯燥的计算训练课堂灵动起来,让课堂多一些人文情怀以激发学生对未知的探索与追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抛出问题:假设有边长为1 cm的正三角形,将三角形的每一条边三等分,以中间的那段为底向外作一个新的正三角形,小三角形三条边的出现使原三角形变成了一个有12条边的六角形.如此无限次地重复下去,得到Koch雪花曲线,讨论Koch雪花的边界长度及雪花的面积.
分析:记Koch雪花的生成元(正三角形)为K0,采用Koch方法分形一次生成的六角形为K1,K1是一个边界由12条1/3的线段围成的六角形;在K1的12条边上采用同样的方法生成由48条1/9的线段围成的十八角形K2,如此重复下去,直至无穷,构造出一个多边形序列Kn(n=0,1,2,…),随着多边形边数的增加,其边缘越来越精细,形状酷似雪花,称为Koch雪花曲线.如果记多边形Kn的长度是Ln,面积是An,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形前后Koch曲线的变化特征.
(1)Koch雪花的生成元是有三条边的正三角形,每条边经历一次分形后都生成4条新边(如图1),分形后长度都变成了原来的4/3,设生成元K0的长度为L0,则第n次分形后Koch曲线的长度为:
Ln=43Ln-1=43nL0,n=1,2,…
(2)分形后每次增加的三角形的个数是相邻前一次多边形的边数,增加的小正三角形与相邻前一次所得正三角形相似,相似比是1[]3,所以增加的每个小正三角形面积都是相邻前一次所得三角形面积的1[]9,生成元是有三條边的正三角形,三条边中每一条在第n次分形前有4(n-1)个长为(1/3)(n-1)的线段,分形后多出的面积为4(n-1)个边长为(1/3)n的小正三角形,生成元K0的面积为A0,第n次分形后多边形Kn的面积为:
An[ZK(]=An-1+3×4n-1×A09n=An-1+49n-1A03
=A0+1+4[]9+4[]92+…+4[]9n-1A0[]3
=1+3[]51-4[]9nA0
[ZK)]
Koch雪花的边界是一条连续、不光滑且无重点的闭合曲线.对上述两个数列求极限:
Ln=43nL0→+∞n→∞;
An=1+351-49nA0→85A0
得出结论:Koch雪花边界长度是无限的,然而面积是有限的且仅与生成元有关.教师如此讲授,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数学的奇妙之美,还亲身经历了无限长的连续曲线围成有限面积这一结论获得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在学生的心里播下了求知的种子.
二、抽象概念实际化
数学课程中有好多抽象的概念、定理,这些对大一学生来说难于理解,很容易产生懈怠思想.如《高等数学》教材中关于函数在某点的单侧极限的概念,传统讲授时,大部分教师都直接给出单侧极限的定义,然后给出一些分段函数,直接让学生计算在分界点是否有极限,讨论函数是否在该点连续.学生套定义,单纯地代数计算解决这样的计算问题.这样缺少应用背景的教学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生在以后遇到实际问题时,就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教师在教学时应大力加强用数学意识的教育,课堂上尽量选取一些与学生专业背景接近的实例,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实际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问题提出:将一单位质量的冰从-20 ℃加热到t ℃(-20≤t<100)所需要的热量为Q(t),找出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并讨论单侧极限Q(0+),Q(0-)是否存在,若存在单侧极限,需要同学解释其单侧极限的含义.
教师在讲授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此题目是针对应化专业的学生讲授的.学生们知道冰的热容是0.5,水的热容是1,溶解热为80,则:
当-20≤t<0时,Q(t)=0.5(t+20)=10+12t;
当0 Q1(将冰温升至0 ℃的冰)=10;Q2(将0 ℃的冰溶解为0 ℃的水)=80; Q(t)=Q1+Q2+1×(t-0)=90+t; 综上有Q(t)=10+12t,-20≤t<0;90+t,0 此处教师可对学生提问:分界点t=0时,如何确定Q(t)的值,就此引出单侧极限的概念,最后总结出: Q(0+)=limt→0+Q(t)=limt→0+(90+t)=90,物理原型是0 ℃的水; Q(0-)=limt→0-Q(t)=limt→0-(10+0.5t)=10,物理原型是0 ℃的冰. 结论是Q(0-),Q(0+)都存在但不相等,故limt→0Q(t)不存在. 当今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普遍薄弱,缺乏创造性,教师在讲授抽象、难懂的知识点的过程中应恰当地选取和实际专业关联紧密的实例,实例的难易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和学生的专业背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训练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数学精神 教育的改革关键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为了考试而学,教师为了考试而教,这是应试教育.而当前的教育更强调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养成,教师传授知识已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当今的学生更渴望从老师那里获得思想的升华、数学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精神以及科学的敏锐度也是大学教育的范畴,如《高等数学》教材中关于无穷级数收敛必要性的讲授,该性质叙述如下. 性质(收敛级数的必要条件):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是一般项以零为极限. 性质的证明非常简单,涉及级数收敛的定义,教师可直接让学生讲出证明过程,再追问学生:如果一般项以零为极限,则级数是否收敛?这才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知识点,此时学生通常会给出两种对立的答案:收敛和发散,究竟哪个正确,教师可抛出同学最熟悉的调和级数,用调和级数来说明问题.调和级数的一般项以零为极限,然而调和级数是发散的,故得出: 结论(1):一般項以零为极限,级数未必收敛. 教师继续问学生,性质的逆否命题是什么.学生回答:级数的一般项不以零为极限,则级数发散.教师追问学生该逆否命题放在无穷级数这个板块中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总结:可用该逆否命题判别级数发散.为了加固学生的理解,教师此时可以列举事例. 如判别级数∑∞n=1n=1+2+…n+…的敛散性. 在回答此题目之前,学生可先各抒己见,说说该事例涉及的知识点具体有哪些,解题方法有哪些.教师按照学生的思路做知识梳理,可将学生的方法进行归纳,一般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级数部分和Sn无极限,即Sn=nn+12→∞n→∞,利用级数敛散性定义知级数发散. 方法二:利用上述性质的逆否命题,由于一般项un=n不以零为极限,故级数发散. 结论(2):级数的一般项不以零为极限,则级数发散. 教师通过直接发问、反问、追问、举反例等手段建立一个课程互动磁场,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积极主动思考,学生经过努力思索逐步完成教师提前设定的各种学习目标,这样的体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数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结 语 课程思政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在工科背景下,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文章以大学数学课程为例,尝试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实现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课程思政的情景、路径及切入点,使学生在学习的场景中不仅体验到数学的美妙和魅力,更能获得主动探究知识的自主学习精神和更多的人文精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融入知识的再发现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文章的主旨是课堂上如何引入思政元素实现高效教学,笔者结合多年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分别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论证:从数学的奇妙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数学的实用性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从课堂互动中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人文精神,在人才培养中发挥课堂作为教育主战场的优势,助力实现大学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蔡聪裕.基于混合策略博弈视角下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6(1):72-75. [2]王宪杰,侯仁民,赵旭强.高等数学典型应用实例与模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任伯许.大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 [4]陈鼎兴.数学思维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王轶卿,李丽娟,郝丽丽.“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