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自信心构建策略探讨
2020-01-11高洋
高洋
【摘要】当前社会中的主流教育理念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而对于特殊儿童来讲,我们不仅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还应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态,让残疾儿童在心理上不要有缺陷。目前,在残疾儿童心理教育方面,最应该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残疾儿童是否具有自信心,因为自信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以如何构建特殊儿童自信心这个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将对目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阐述,然后归纳出导致特殊儿童缺乏自信心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得出结论,为特殊儿童教育方面做出贡献。
【关键词】特殊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自信心构建
一、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特殊儿童通常他们是具有肢体残疾、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或者是智力障碍和心理障碍等。目前有研究表明,对特殊儿童的心理教育还不够成熟,甚至社会上很少有人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关注。这对于我国特殊儿童的未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现在社会中虽然有特殊学校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但在特殊学校中,老师仍然忽视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经调查研究发现,在特殊学校的老师普遍认为孩子年龄小,小时候的心理问题不会对未来产生影响,或者部分老师认为当孩子有心理问题时,对孩子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就可以解决问题。老师们的这种想法明显是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关注度不高的表现。
同时,目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例,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形式较单一,仅仅是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方式进行。每个孩子的心理问题虽然大体一样,但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却各有不同,仅仅通过简单的疏导或者积极意识的灌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对特殊儿童进行心理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配合,但现在不仅是家长忽视这个问题,甚至学校和社会也忽视了。经调查发现,只有三分一的学校和社会有过合作关系,三分之二的学校和家庭有过合作关系。但多数只是形式上的合作,却没有真正的达到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很容易淡化,学校家庭最关注的还是特殊儿童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
二、特殊儿童缺乏自信心的原因
特殊儿童因为生理上的缺陷,很容易导致心理上不健全。因为肢体能力,智力或者其他方面的能力弱于常人,特殊儿童很容易产生不自信的心理。
1.得不到肯定
在特殊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因为身体上的缺陷,总是得不到周围人的肯定,在得不到别人肯定的同时特殊儿童就会产生一种“我不一样”“我很特殊”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就会逐渐演变成为“我不如别人”的心态。例如,一个肢体上有缺陷的儿童,感知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别人的不一样,并且在和同龄人的交往过程中被嘲笑、被孤立,特殊儿童心理就会产生自卑感,他们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这种想法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相反会在特殊儿童心里根深蒂固,因为得不到别人的肯定就得不到自我的肯定,不自信就产生了。
2.缺乏成就感
通常讲,一个孩子的不自信来源于他没有体验过成功的感受。在正常孩子当中一个经常能够自己完成一系列活动,并获得赞赏的孩子,总是比那些无法独自完成活动,并且得到批评的孩子更有自信。因为当人在完成一项活动时,是人对自我能力的认知,当孩子可以独自完成的时候,孩子就会产生自我认同感,加上得到来自别人的赞赏,就会产生自信。而对于特殊儿童来讲,因为各个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可能在生活上无法自理,可能在学习上也无法独立完成,在获得别人帮助的同时也可能受到来自外界的批评。这就导致本来没有自我认同感的孩子更加不自信。
3.家庭原因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氛围,以及家人的关爱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特殊儿童缺乏自信心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家庭造成的。因为特殊儿童给家庭带去的本就是悲痛,特殊儿童的父母可能对他们的关爱不多,甚至有不喜欢的状况。特殊儿童的父母在接受不了孩子身心有残疾的情况下,不配合社会和学校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这就导致了特殊儿童没有得到正确的心理教育疏导,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不自信。同样,在特殊儿童的家庭中可能出现非独生子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偏爱可能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得不到家人的肯定,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就得不到自我的肯定。
同时,在特殊儿童家庭中,通常父母心中对孩子怀有愧疚之感。就会百般溺爱孩子。导致特殊儿童在生活上过于依赖父母,无法完成生活上、学习上的一系列活动,无法获得自我认可,导致自卑。
4.学校原因
特殊儿童的教育主要还是在于学校。当前特殊儿童可以选择去特殊学校进行教育,或者插班在普通学校当中。在普通学校当中,因为特殊儿童和大部分孩子的不同,导致被欺负、孤立、甚至老师会带有有色眼镜去看待特殊儿童,因此特殊儿童会有自卑感。
在特殊学校中,因为心理教育的不完善、心理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导致特殊孩子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面对生活、面对社会。特殊孩子因为能力上的缺陷不得不求助于他人,长期在这种状态下,没有得到正确的心理疏导,就会导致不自信。
三、如何增强特殊儿童的自信心
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中,不仅是知识上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教他们如何树立良好的心态,并且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不仅正常孩子应该注意培养,特殊儿童更应该培养他,这样有利于特殊儿童未来心理健康成长。
1.降低生活依耐性
导致特殊儿童不自信的原因之一就是在生活上、学习上过于依赖他人的帮助。要树立起特殊儿童的自信心,降低生活的依赖性至关重要。例如,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等。当孩子能独立完成这些时,他们“和别人不一样”的心理就会淡化,便会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因为特殊儿童生理上的缺陷,父母老师就会过度照顾,这样导致他们害怕独立,就产生了所谓的“依赖心理”,特殊儿童要树立自信心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消灭这种对别人的依赖。这是一种自我能力的体现,也是获取自我认同的方式。
2.体验成就感
成就感和赞赏对于树立自信心来说至关重要。在特殊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因为生理的缺陷,自己总是无法完成一些事情,导致不自信。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就应该刻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比如,设置一些有趣的小游戏,让孩子独自完成,但是这个小游戏一定要是特殊儿童能够完成的,当孩子完成后,一定要给予赞赏和肯定,这种情况下,特殊儿童的自信心很容易就可以培养起来。但需注意的是,当在给特殊儿童设置游戏关卡时一定要把握好游戏的难易程度,过于简单,孩子很容有完成并且得到夸奖,这虽然可以给孩子树立自信,但是只是短暂的,这种自信是没有实实在在的虚无的自信,因为当孩子一旦遇到比较有挑战的事情时,如果失败,孩子的自信心立刻就会被打击,甚至比之前变得更加不自信。而如果游戏过于难,孩子失败了,这不仅没有起到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的作用,反而让孩子变得更加不自信。
3.父母给予关爱
父母在面对特殊儿童时,一定要做到“无条件的接受”,并且要做到真正的关爱他们,真正的尊重、爱护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批评。父母的态度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是培养自信心的关键。特殊儿童心灵脆弱、敏感,一旦被他们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有所变化,这将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在给予物质条件的同时,一定要包容他们的不足,要发自内心的关爱他们。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一个经常被父母夸奖的孩子,一定比经常被父母批评的孩子更有自信。所以在培养孩子自信心这方面,父母一定要多关爱,多尊重,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多夸奖。
4.学校完善体系
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学校,是树立孩子自信心的重要场所,在特殊学校中,学校要注意完善对特殊儿童心理教育的體系,并且提升重视度,开设专门课程,做到一对一的心理辅导,让心理教育变得有针对性,从而提升心理教育的质量。在孩子求助时,适当的让孩子独立完成,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这有利于培养特殊儿童的自信心。
而在普通学校,作为教师要对特殊儿童进行关爱、疏导,不应戴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同时,在发现有孤立、欺负特殊儿童的情况时,即使制止。让特殊儿童能在一个比较健康的环境下成长。
四、总结
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迫在眉睫,需要注意的是,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当孩子们有了自信以后,就愿意挑战一些更困难的活动,在有了自我认同的情况下“低人一等”的心理就会淡化。在有了自信心以后,在未来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也更容易开展。
参考文献:
[1]丁兴.关注特殊儿童自信心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2013.
[2]乌兰图雅.关于儿童自信心培养研究.内蒙古名族大学学报,2007.
[3]高俊杰.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13.
[4]刘倩.特殊儿童心理初探.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