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培养

2020-01-11施雪琴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一带一路

施雪琴

【摘要】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建设,为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目前,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存在生源质量不高、国际化办学水平低、留学生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高校应针对留学生教育培养中的问题,设立招生门槛,拓展招生渠道;提高师资水平,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灵活课程设置,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不断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更好地建设“一带一路”。

【关键词】一带一路 教育培养 来华留学生

来华教育工作对我国教育对外影响、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国际人才、增进中外人民友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人数逐年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留学生数量的激增给国内高校教育培养和日常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关于留学生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高校需要重视并不断改正,以期更好地发展好来华留学生的事业,提高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助力“一带一路”事业。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出台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明确要求高校要趋同化管理来华留学生。高校在文化背景等内部因素、教师水平等外部因素的客观限制下,需要开拓思路,加强治理整顿,从教学管理与日常管理两方面增进中外教育融合。但在实际教育培养的过程中,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结合目前已有的研究,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来华留学生生源质量不高

目前,我国来华留学生主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些国家主要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老挝、孟加拉等中亚、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学生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相比于我国的学生接受的良好的基础教育,很多留学生缺乏最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理科学习困难。各国的课程设计也不尽相同,教学内容侧重点不同,部分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难适应中国高校的课程。同时,还存在一部分学生不会使用电脑基础软件,来到高校以后,很多线上作业无法按时完成。再加上我国高校在海外招生渠道狭窄,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招生能力比较薄弱,招收高质量的生源有一定的困难。国内高校主要依赖与国外中介合作,中介往往会向留学生收取高昂的中介费,一些客观因素导致中介不仔细筛选留学生,直接推荐给高校,导致来华留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此外,一些留学生为了进入高校学习,会伪造证书,以此来达到高校的招生标准。

(二)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低

1.师资水平不够

高校优秀教师在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留学生人数逐年增长,高校需要针对留学生的具体情况,为汉语水平较低的留学生开设汉培班,帮助学生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能够尽快融入校园学习中来。此外,学院也需要根据课程专业特色,合理安排授课老师。但在留学生培养过程中,高校师资这一块仍然略显薄弱。高校近几年加大引进年轻教师,年轻教师专业知识不如老教师丰富,虽然可以用英语与学生进行顺畅的沟通,但上课读课件,导致学生不理解课堂内容,提问得不到回答,留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年纪大的教师英文水平不过关,虽然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很难用英文授课,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些教师英语发音不标准,学生上课时无法理解老师意思,课堂沟通存在障碍,教学效果不理想。最重要的是留学生的文化背景也有别于中国学生,很多教师缺乏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虽然可以使用英语进行顺畅地沟通,但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2.课程设置不合理

来华留学教育能否办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目前华留学生的培养方案往往是以中国学生培养方案为基础,课程设置与修学顺序均与国内教学类似。在这种情况下,留学生的课程内容往往偏理论,必修课程难度大。目前,许多来华留学生会选择商科就读,以便毕业后能够从事两国之间的贸易工作。在商科课程里面,微积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必修课程则比较常见,数学要求比较高。由于留学生基础薄弱,面对难度较大的一些课程时,挂科情况比较常见。如果以中国本科生的毕业要求来要求留学生,留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也会影响高校留学生的培养质量,造成很多留学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满学分,达到学校毕业的要求。长此以往,这种情况也加大了高校招生留学生的难度。

三、解决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设立招生门槛

在2017年出台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要求高校严把招生,考核申请的留学生,保证录取质量,满足入学标准,方便高校管理。很多高校设立的招生门槛不高,如缺少笔试和面试环节。留学生只要提出申请,通过高校审核后,就可以入读大学。为了体现教学趋同化管理,留学生需要和中国学生一样,只有通过专门的语言能力测试和专业課考试,才可以就读高校。即便学校缺乏条件,选择申请制度,也需要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高校进行筛选。通过审核以后,才可以让留学生入学。打通各个高校之间的联系渠道,交流各高校违法乱纪学生的名单,作为其他高校招收录取的标准。入学以后,组织入学测试,了解留学生的基础水平。此外,高校应该积极参加各类宣介会,拓展与国外初高中合作的渠道,做好宣传。此外,充分利用好留学生校友资源,让更多的优秀留学生来申报国内的高校。

(二)提高师资水平

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单独编班培养模式。重视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引进英语授课师资力量,提高英语授课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引进有海外留学背景或在境外工作过的老师,聘请长期外籍教师和短期外籍教师,推动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另一方面,要提高校教师国际化水平,依托国际平台,加大校内政策扶持,以打造出一支拥有纯英文授课能力的教学队伍为目标,让更多优秀教师出国接受培训或进修,在纯英文环境中学习英语思维,培养纯英文授课能力,回国后组织相关经验和方法的分享与交流。各种形式的交流访问也必不可少,高校需要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邀请国内外著名教师来学校分享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经验,走访其他高校学习交流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鼓励高校留学生授课教师多申报有关留学生的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由于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跨文化交流也是高校教师必备的能力。通过加强师生沟通交流,促进了解,保证友好的师生关系;注意教学手法,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专门负责留学生的管理老师需要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尊重来华留学生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文化宗教。将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管理老师课后组织丰富多彩的娱乐和学术活动,帮助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和文化,尽快融入学校和社会。

(三)灵活课程设置

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背景与国内学生区别较大,高校需要根据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和考核体系。根据教学趋同化的要求,各学院根据生源国家的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目标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院校作为发展来华留学生的主体,需要明确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的区别,适当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里的理论课程的比例,增加社会实践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创建留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增加来华留学生的社会实践次数,让学生走进企业,融入企业,去了解企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增强学习动力。高校采取高校与社会资源相结合的模式分,积极吸引社会资源来建设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注重发挥国内外企业的协同作用,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以及中国跨国公司的人才需求,建立联合培养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国外高校合作,可以建立联合培养体系,逐步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

(四)完善管理制度

2018年出台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强调健全留学生管理制度,提高高校留学生管理能力。高校需要积极主动发挥作用,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健全奖学金制度。严格管理,奖惩分明,更好地保障培养质量。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需要支付高昂的中介费和学费才能到中国留学。除了入学前品学兼优的留学生可以申请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等国家级和省级奖学金,高校也应结合留学生校内的综合表现,设立各类奖学金,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此外,针对一些素质较差的学生,高校也应出台相关的违纪处分办法,组织留学生对校规校纪和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以此规范留学生的日常行为,更好地管理留学生。同时,高校在教育部的指导下,需要完成第三方行业机构开展的试点认证工作,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和检查。

四、结语

虽然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大力支持来华留学生发展,但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与高校息息相关。在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中,高校要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注重来华留学生事业,树立质量意识,提高招生门槛,严格审核制度,建立考核模式;引进和培育授课师资,提高教師国际化水平和能力;灵活设置高校课程,产学研相结合;健全制度,提高教育质量,逐步提升来华留学教育培养质量,推动留学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强,文雯.“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华留学生教育:使命、挑战和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18,(3) :28.

[2]黄华,马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9,(22).

[3]姜冬梅,王华民.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的发展[J].山西档案,2016(6) :188.

本文系常州大学商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政企校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与完善(课题编号:CDSXY201810)。

猜你喜欢

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一带一路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公务员教育培养链培训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构建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