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下”当前义探源
2020-01-11蒋玲
蒋玲
摘 要: 在现代汉语中,“刻下”为时间副词,具有当前义,是基于“时间词+方位词”发展而来的。本文结合短语“刻+下”,分别对“刻”与“下”的词义发展进行讨论,并对时间副词“刻下”的当前义进行探源。
关键词: 刻下 当前义 水平位移 类推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中,“刻下”包含短语和词语两种形式。短语“刻+下”,表示“雕刻下某事/某物”。词语“刻下”具有当前义,表示当前、现在。目前,对于当前类时间词的研究多集中于“目下、眼下、眼前、目前、当前、当下、如今、现在”等词语,对于时间副词“刻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取“刻下”一词并结合短语“刻+下”对其当前义进行探源。
二、时间词与方位词
时间与空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关联密切。在汉语有关时间概念的表达方面,标识空间的方位词就积极、广泛地参与并丰富了汉语的时间概念的表达。
关于时间与空间在汉语中的表达,主要有空间范畴到时间范畴的语法化,如现代汉语表时间的“马上”“最近”等词汇的语法化。例如,“马上”最初指的是“在马背之上”这一表示方位的短语,后由“马上通信”最终发展出“快速”义,这中间經历的主要是语法化的过程。
其次,由空间域投射至时间域的认知隐喻是语言中体现时空关系的一种方式。岳好平、汪虹明确指出:“由于时间概念的抽象性,人们往往将认知域中最基本的空间域映射到时间概念上理解时间。”[1]时间是抽象的、非具体、难以捉摸的,通过具象的空间概念感知抽象的时间相对较易,如“前/后”的时间隐喻,具体如“前天/后天”“以前/以后”“前人/后人”等。
以上这两点主要是围绕“由空间到时间的整体转化”展开的,此外还有第三点,即时间词与方位词的组合。现代汉语中,“上、下、前、后、中、内、间、里、左右”等方位词都能与时间词进行组合,构成“时间词+方位词”的形式。如“时间词+上”就有“十七岁上”“第六天上”“春上”“早/晚/午上”等多种组合方式;“时间词+下”有“节下”“年下”等组合方式;时间词与“里、中、内”组合有“夜里”“这一年中”“本周内”等组合方式。
表示当前义的时间词“刻下”是基于上面所讨论的第三种“时间词+方位词”发展而来的。
三、“刻”时间义发展
在现代汉语中,“刻”与“下”的组合有两种,一种为短语“刻+下”,一种为词语“刻下”。短语“刻+下”,意为“雕刻下某事或某物”,其中“刻”字保留了“刻”的本义“雕刻”。“刻”,形声,小篆字形为●●,从刀,本义指用刀在木石器物上刻下文字或图饰。词语“刻下”两字内部关系紧密,意为目前、当前、现在,表示当前较为短暂的一种时间状态。作为短语的“刻下”广泛运用于日常交际和生活当中,如“刻下某物、某事”;作为词语的“刻下”在现代汉语中与同义词“眼下”“目前”等表示目前、现在类的词相较,用例偏少。表示动作义的短语“刻+下”与表示时间义的词语“刻下”在生成路径上存在一定的联系。在“刻”字意义的发展上,两者是引申与被引申的关系。
元明以前,“刻下”组合中的“刻”基本表示严苛义。元明以后,才出现表雕刻义的短语“刻+下”及时间副词“刻下”。
“刻”字的本义雕刻除引申出严苛义外,还引申出时间义。“刻”字时间义的出现与西周时期用来计时的工具刻漏相关,古代用漏壶计时,壶中有立箭,箭上刻上痕迹,被均等刻分为一百个刻度。在计时过程中,箭随蓄水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露出刻数,显示时间,一昼夜为一百刻。自此“刻”开始与时间联系到了一起。
“刻”字产生时间义的用法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例如:
(1)所谓朝气锐者,非限时刻而言也,举一日始末为喻也。(《孙子兵法》)
(2)五人为烽子,递知更刻,观视动静。(见唐 杜佑《通典》)
至汉朝,人们开始用“刻”字记录具体的时间,将“刻”用作一种时间单位,具体形式表示为“具体数字+刻”。例如:
(3)微行以夜漏下十刻乃出。(东汉《汉书》)
(4)今夜漏上五刻,持儿与舜,会东交掖门。(东汉《汉书》)
(5)集上大神明堂,勿失期,如天君教,皆不得失平旦三刻之间也。(东汉《太平经》)
魏晋南北朝时期,“刻”字表示时间的意义进一步加强,内涵的短时义开始凸显,人们开始将表短时义的字与“刻”连用,两者整体用来表示时间的快速,例如:
(6)龟能土蛰,鹤能飞天,使人为须臾之蛰,有顷刻之飞,犹尚不能,其寿安可学乎?(东晋《抱朴子》)
(7)婴仓卒求延晷刻,欲为表章及身后事,神言:“还至后衙则可。”(唐《广异记》)
(8)荣落逐瞬迁,炎凉随刻变。(唐《早夏游宴》)
例(6)、例(7)中的“顷刻”和“晷刻”均表示短时的含义。例(8)中的“刻”可单独表示较短暂的时间。时间副词“刻下”就是在表示短时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表示当前义的时间副词“刻下”出现在明代。例如:
(9)谁知督运能催命,二子逢之刻下亡。(明《封神演义》)
(10)想柳郎刻下可到,料今番榜上高题。(明《牡丹亭》)
例(9)、例(10)中的“刻下”与“当前”“当下”“眼下”的意义相同,意为现在,都是指当前较为短暂的一种时间状态。
可以总结出“刻”时间义的发展过程:由本义雕刻(动词),发展到表时间单位的“五刻”“三刻”,到表示短时义的时间名词“顷刻”“晷刻”,最后发展到表示当前义的时间副词“刻下”,这中间词义经历了层层的发展。短语“刻+下”保留了“刻”的本义雕刻,而时间副词“刻下”中的“刻”则在此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词义引申,表示的是当前较为短暂的一种时间状态。
四、“下”:由纵向位移到水平位移
元明以后,才出现表示雕刻义的“刻+下”和表示当前义的“刻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下”字意义、用法的发展。同时,时间副词“刻下”表示的是当前横向的一段短暂的时间,这里就涉及“刻下”中的“下”由水平位移到纵向位移的问题。
“下”,指事字,甲骨字形为●●,上部一根弧线,下部标示一短横作为指事符号,本义为“底部,在低处”。
(11)象曰:“山下出泉,蒙。”(《周易》)
(12)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诗经》)
上述例子中的“下”都是放在具体事物之后,表示事物的位置位于底部或低处。在此基础上,“下”由“底部”义,又引申出“从高到低”的位移义。
(13)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左传》)
(14)太子遥见重臣,遂即下阶迎接。(《敦煌变文集新书》)
例(13)的“自王而下”表示身份上由高到低。例(14)的“下阶”则表示方位上的自上而下移动。人们在明确了“上”“下”的概念,对方位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以后,“自上而下”的位移过程自然就投射至人脑当中。
“下”字作为趋向补语的用法自两汉时期开始发展,至南北朝时期趋于成熟。南北朝以前“V+下”中的动词都具有位移义。南北朝以后,“V+下”中的动词才开始具有[-位移]义,至宋元时期,具有的[-位移]义的动词才大量出现。表示雕刻义的短语“刻+下”中的“刻”不具有自上而下的位移特征,纵向移动的方向义基本由“下”来承担。因此,表示雕刻义的“刻+下”最早在南北朝才开始出现。目前,检索出表示雕刻义“刻+下”的最早用例在明朝。
(15)故有得道的皇帝,遇着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亲到泰山顶上,祭祀岳神,刻下一篇纪功德的颂,告成天地。(明《醒世恒言》)
表示雕刻义的短语“刻下”中的“下”沿着“下”字“由高到低”的位移义进一步发展,作为趋向补语跟在动词后,保留了“自上而下”的纵向位移义。表示当前义的词语“刻下”中的“下”由纵向位移转变为水平位移,表示横向持续的一小段时间。这里的“下”实际上参与改变了前面时间词的时间范围,因为“刻”为时点,与“下”组合后改变为时段,有此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下”字本身含有位移义。
时间副词“刻下”表示时段,指当前较为短暂的一种时间状态,是一种较为短暂的横向的时间上的延续,例如:
(16)初一二两日未吃药,刻下病已好,唯脾元尚亏,体尚未复。(清《曾国藩家书》)
(17)霓裳从南路,刻下谅也到庄。(清《七剑十三侠》)
例(16)中的病不可能顿时就好,药物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刻下”表示的是一个短暂的恢复时间。例(17)表示的也是时段,指当前这一小段时间。
表示当前义的词语“刻下”由纵向位移转为时间上的横向位移,是由现实水平位移发展而来的。所谓现实的水平位移指人或物在水平方向由某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的过程,即在水平方向的位置移动。例如:
(18)这都是趱向上去,更无退下来。(北宋《朱子語类》)
(19)又以杓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驰下曰:某自南零赍齐至岸。(北宋《太平广记》)
例(18)、例(19)的“退”“驰”都是现实中水平方向的位置移动。这种水平方向的现实移动投射到时间域,表现为一段时间的延续。时间副词“刻下”表示时间的水平位移可能与现实中的横向位移有关。
五、“刻下”与“目下”“眼下”类词的发展关系
与时间副词“刻下”同义、相类的词有“目下”“眼下”这类,都为“X+下”的形式,表示当前这一短暂的时间,意为现在,当下。两者的用法也相同,都可以放在句首充当大的时间背景,表示当前时间事物或事件的进展或状态:
(20)刻下该机关及群众的突击点种仍继续进行中。(1947年5月19日第2版《人民日报》)
(21)目下文化领域,像这样充斥着急功近利、浅尝辄止气息的现象,淹没了对文化应有的敬畏。(2013年8月1日第17版《人民日报》)
(22)眼下,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期待相关企业精心运营,用良好的骑行体验打开市场之门,更好地满足人们出行需求。(2020年7月8日第19版《人民日报》)
例(20)、例(21)、例(22)中的“刻下”“目下”“眼下”分别为所在语句提供了时间背景。
然而,从“刻下”与“目/眼下”的词义发展路径来看,“刻下”发展为当前义的词义发展路径与“目下”“眼下”不同。“刻下”的“刻”本身带有时间义,“目/眼下”的“目”与“眼”本身表示的是人体器官,不同于“刻”,不带有任何时间意义,其当前义则是与“下”一同通过两次隐喻发展而来的。具体来说,就是将眼睛下方这一方位隐喻为眼下所见的立体空间,再将这一立体空间隐喻为当下的时间。
“目/眼下”现在、当下义产生的时间比时间副词“刻下”产生的时间更早,可溯源至唐代。
(23)缘目下无船往南,将十七端布雇新罗人郑客车载衣物傍海望密州界去。(唐《入唐求法巡礼行纪》)
(24)体中无病痛,眼下未饥寒。(《全唐诗》)
时间副词“刻下”产生的时间要推迟到明代。表示时间义的“刻”不与“上”组合表示当前义,与“下”组合的原因可能与类推机制有关,即由唐代时就产生的“目/眼”与“下”组合而成的“X下”形式类推而来。
除“目/眼下”外,在现代汉语中“当下”也表示当前义。“当下”产生时间义,主要是受到唐代佛教的影响。唐代“当下”尚未发展成熟,表示当下的人或事物。至五代正式固定成词,表示当前、现在,与“目/眼下”“刻下”的意义相一致,都表示当前一段较为短暂的时间。
“目/眼下”“当下”都意味当前,表示现在、目前的时间义。在明代出现表示当前义的时间副词“刻下”可能受此影响而发展。
六、结语
本文对时间副词“刻下”当前义的来源进行讨论。首先,介绍了在汉语中时间与空间的紧密联系,并由时间词与方位词的关系引入“刻下”的结构为“时间词+方位词”的形式。之后,分别从“刻”字与“下”字的发展并结合短语“刻+下”对时间副词“刻下”的来源进行分析。最后,与“目/眼下”类词进行比较,得到表示当前义的时间副词“刻下”可能受此类词的影响发展而来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岳好平,汪虹.英汉时空隐喻的意象图式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2).
[2]余东涛.论现代汉语时间词与方位词的组合及其功能——兼谈语言时空关系[J].求索,2015(10).
[3]高燕.谈类推造词法[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7):25.
[4]李舟,刘正光.汉语短时时间副词“立即”“马上”和“立刻”的语法化研究[J].当代汉语研究,2013(02).
[5]赵颖.现代汉语“现在”类时间词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11.
[6]徐丹.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两对空间词[J].中国语文,2008(06).
[7]沈玲玲.现代汉语“目前”类时间词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8]卢莉.趋向补语“下”的语法化过程及相关句法语义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