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式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研究
2020-01-11王玉敏
王玉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1-0288-01
我国合作学习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毛诗》中就已提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战国《礼记》中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中也提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些描述无不体现了互相帮助、共同发展,这是合作式学习最基本的理念。在西方,著名的社会互赖理论阐明了在教学中使用合作式学习的原理,是合作学习的理论支撑之一。群体中共同目标的存在产生了参与者之間的互相依赖,而在这样一个群体中,任何成员状态的变化都会导致其他成员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成员内部会相互依靠,从而为彼此提供动力,激励整个群体的奋发。综上所述,合作式学习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将其更好地应用于农村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还需进一步探讨。
1.合作式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1 教师对合作式学习的理解不够深入。
由于当前农村学校的师生存在的参与培训、交流活动的机会较少等一些问题,因此无法及时掌握教育部门颁发的一些指导性文件,同时缺少先进教学工具的辅助,导致在一些农村小学语文合作课堂上出现了以下问题:教师设置的一些教学活动超出课程标准;部分教师依然将自己放在主导地位;有的教师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建议、讨论反馈信息,导致课堂合作的效率不高;教师缺乏对部分学生合作学习参与积极性的关注。
1.2 生生合作的效果不理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中青年到城市、城镇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有所增加。生生合作讲求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来增强彼此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且很多学生是左邻右舍的关系,在这一特定优势下,越来越多的农村教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时会选择合作式练习题目。但实际上,农村小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不高,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真正做到生生合作。
1.3 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小组合作与生生合作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优势在于变化形式多样,如既可以三五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进行学习,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学习任务进行小组间的协同合作。然而,小组合作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乐观,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缺乏自律性,在小组中不能很好地与其他学生进行协作,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合作混乱的局面。
2.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式学习开展的建议
2.1 明确互动目标,重视合作活动。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合作学习”,应该是既有学生互动,也有师生互动,而且这些互动不是一般的聊天,而是基于语文学习目的的互相帮助,从而获得语文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提高。这就需要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要有互动的目标。只有确定了互动的学习目标,才能保证体现教学互动的学习本质。我们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流程时,应先行确立好互助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小组“合作学习”多是通过人员编组,让不同的学生组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再通过布置任务,让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合作互动,共同提高。小组活动的合作效果远高于个人学习,这主要是因为小组活动中,成员的任务依赖于他人的协同,只有协同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活动中,易于形成良好的语言交流气氛,学生自由平等地相互交流信息,没有课堂上独自回答时害怕出错的焦虑。这种自由平等的氛围容易激发学生的语言交流,尤其是对那些来自边远山区的内向的学生,在这种压力和焦虑感较低的氛围中,能更积极主动地与别人交流。
2.2 因人制宜,科学分组。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理,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这更是无可厚非。所以,在进行分组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格、性别、基础差异,以“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为原则,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自己无限的潜力,最大化提升小组合作效率。以20人的班级为例,4人一组,共分为5组。学习小组长先让领导能力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合作的人担任。分成的小组尽可能做到在一个小组内既有活泼开朗的又有内向腼腆的,既有成绩优秀的又有成绩较差的,既有心思缜密的又有马马虎虎的,既有思维活跃的又有迟别人半拍的,如此才能“动静结合”,取长补短。另外,男女生的搭配比例应该尽量保持在1:1。基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则,让优秀的女同学去管调皮的男同学,让优秀的男同学去帮助成绩较差的女同学,既减少了同性之间的矛盾,又提升了合作的效率。根据学习内容和强度的不同,汇报合作成果时,小组应推举不同的成员作为代表来汇报,不应次次都让能力强的学习小组长来汇报。如此,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合作式学习的快乐。当然,为了保持合作学习小组的新鲜感,教师可以两三个月后重新分一次组,让学生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提升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
2.3 教师适时参与互动讨论活动。
在学生合作互动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参与,通过具体指导来实现师生互动。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在专心互动的时候,教师不是袖手旁观,而是融入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互动。融入的形式既可以是倾听、会意,更需要指导,让学生在质疑问难过程中,学会并积极进行思考,获得认知。在学生分组互动讨论时,教师时不时参与到某组活动中去,依据各个小组进展状况,给予指导。同时,又注意把握全局,对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性的解答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蔡慧琴.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J].教育探索,2005年01期.
[2] 黄英.小学教师合作学习现存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蔡静.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