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1-1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期
关键词:后叶素瘤体宫素

王 娜

(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3)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疾病、多发疾病,治疗的方法多为子宫肌瘤切除。传统手术方式为开腹进行子宫肌瘤切除,创伤较大,恢复时间漫长,新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由于腹腔镜镜体直接进入腹腔内,而且具有放大效果,可以更直观、准确的观察盆、腹腔内病变情况,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广泛。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切除的主要难题之一是止血难度大,常需要在宫体内注射垂体后叶素来减少出血。但大剂量使用垂体后叶素后又会引起循环系统的波动,如何减少这种不良反应,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难题。我院近年来使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来避免大剂量垂体后叶素的不良反应,又能达到减少出血的目的,获得了一些经验,现将结果分享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沈阳市妇婴医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20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3.6±7.2)岁,其中235例采取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彩色超声多普勒及细胞学检查,符合子宫肌瘤诊断标准;子宫肌瘤1~4个,均为肌壁间肌瘤;经术前检查,不合并子宫内膜疾病。所有患者无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及家属均对疾病知情并同意治疗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治疗时间点为于正常月经干净后3~7 d内进行,常规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术前传染病检查、出凝血时间以及妇科检查,排除炎症、出血性疾病等手术禁忌证。治疗时,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取截石位,双腿给予适当固定,留置导尿管,放置举宫器。使用碘伏消毒,取腹部4个穿刺点,置入腹腔镜器械。操作过程中避免二氧化碳气腹压力过高。将垂体后叶素12 U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利用长注射针头于子宫体内,瘤体与肌层交界处注射,注射量依肌瘤多少及大小而定,注射前注意回吸,避免药物入血。同时静脉输液内加入5 U缩宫素,缓慢静点。用单极电钩切开子宫肌层及肌瘤包膜层,应用大抓钳旋转牵拉瘤体,使用弯钳钝性分离,将肌瘤完整剥离。使用双极电凝对明显的出血点进行止血。瘤腔用丝线缝合,避免有残腔的存留。瘤体取出后,冲洗腹腔,缝合穿刺点。

1.3 观察指标: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血压、心率等循环指标的变化,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等。

2 结果

235例患者手术时间50~106 min,平均(79.3±20.4)min,出血量70~260 mL,平均(85.3±19.8)mL,血压、心率在给药前后变化幅度在±15%左右。手术过程顺利,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术后感染1例,经抗炎治疗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2~6 d,平均(3.7±0.9)d。经定期复诊及随访,未见其他并发症出现。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腹腔镜下肌瘤切除是常规手术方式[1],控制出血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垂体后叶素具有良好止血效果已经达成临床共识[2],但其引起的血压、心率剧烈波动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保证止血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垂体后叶素的剂量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重点。缩宫素可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增加子宫收缩,同样可以达到减少出血的目的[3]。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剂量均可以减少,患者循环波动降低,但术中出血量并未增加,证明了此方案的安全、有效。在本研究中发现,患者的恢复速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也没有明显变化。

综上所述,采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应用,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后叶素瘤体宫素
血液抽吸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研究*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颅内小动脉瘤患者基于心动周期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对瘤体破裂的预测价值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产妇引产中的临床效果
垂体后叶素对咯血患者血钠水平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分析
垂体后叶素对咯血患者内分泌影响的临床分析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