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效果比较
2020-01-11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营口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7)
肺癌在临床上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在我国恶性肿瘤致死率上久居不下,据有关报道显示每年死于肺癌的人数高达100万,对人类社会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而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中占比为75%~80%,其中主要包括了腺癌与鳞癌,相比起小细胞肺癌其生长分裂速度较慢且扩散转移也较晚[1]。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原因常与吸烟、环境接触、既往病史、遗传因素、大气污染及电离辐射等有关[2],随着环境不断加剧该病的发病率近几年来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若不及时采取有效进行治疗,会危害患者的日常生活与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式,但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效果也截然不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相应问世,作为一种微创外科手术被广泛应用在胸外科手术中,相比起传统开胸手术而言,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极小,并且疼痛程度更轻,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基于此,本次研究子非小细胞癌的治疗中分别应用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观察治疗该病的近期效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盲选法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入选患者通过相关检查均符合本病的诊断标准且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对照组75例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20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为(70.24±2.12)岁,病变部位:26例左上肺叶、16例左下肺叶、15例右上肺叶、18右中肺叶;病理类型:57例鳞癌、18例腺癌;TNM分期:41例Ⅰ期、34例Ⅱ期;T分期:36例T1期、27例T2期、12例T3期;观察组75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24例,年龄50~83岁,平均年龄为(71.08±2.23)岁,病变部位:24例左上肺叶、20例左下肺叶、17例右上肺叶、19右中肺叶;病理类型:59例鳞癌、16例腺癌;TNM分期:40例Ⅰ期、35例Ⅱ期;T分期:38例T1期、26例T2期、11例T3期。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肺叶切除术:给予患者全麻处理,选择常规后外侧切口,采取肺叶切除方式,给予患者全麻处理,选择常规后外侧切口,采取肺叶切除方式,手术切口10~15 cm,切除肉眼能够明显见到的凝巴结。观察组患者应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给予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处理,于患者腋下中线第7~8肋之间作为观察孔,长度约1.0 cm,同时在胸腔镜下明确患者胸腔内部的粘连状况,以及肿瘤大小、范围、部位和淋巴结的具体情况,主操作孔选择根据病灶部位,长度3~5 cm,与患者腋前线第4肋间作上叶手术,第5肋间作中叶及下叶手术,经肋间进入胸腔,在胸腔镜视野下观察且进行分离,常规止血和清扫患者的纵隔淋巴结与肺门。两组患者在手术完成之后给予化疗[3]。
1.3 观察指标: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临床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引流留置时长及淋巴结清扫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①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定标准,其中疼痛感较轻、可忍受且未影响到休息为0~3分,疼痛感明显且已影响到休息为4~6分,疼痛感剧烈、不能忍受且对食欲和睡眠均有影响为7~10分;②生活质量评分采用GQOL评定标准,其中涵盖了心理健康、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与物质生活等项目,百分制,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关系;同时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1~5年期间的生存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与临床指标比较:手术时长(min):对照组(158.57±14.25),观察组(114.23±10.34),比较结果为(t=21.810,P=0.000);术中出血量(mL):对照组(221.30±24.17),观察组(176.06±20.01),比较结果为(t=12.486,P=0.000);引流留置时长(d):对照组(2.34±1.49),观察组(1.42±0.78),比较结果为(t=4.820,P=0.000);住院时长(d):对照组(12.47±3.25),观察组(9.07±3.02),比较结果为(t=6.638,P=0.000);淋巴结清扫数(组):对照组(6.61±0.52),观察组(6.89±0.61),比较结果为(t=3.025,P=0.002)。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引流留置时长、淋巴结清扫数及住院时长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术后疼痛评分(分):对照组(3.68±1.54),观察组(2.41±1.10),比较结果为(t=5.811,P=0.000);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对照组(68.35±4.16),观察组(85.07±3.02),比较结果为(t=28.167,P=0.000)。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的随访术后1~5年期间的生存情况比较:术后1年:对照组中存活71例,存活率为94.67%,观察组中存活75例,存活率为100.0%,比较结果为(χ2=5.476,P=0.019);术后3年:对照组中存活65例,存活率为86.67%,观察组中存活73例,存活率为97.33%,比较结果为(χ2=7.719,P=0.005);术后5年:对照组中存活60例,存活率为80.00%,观察组中存活70例,存活率为93.33%,比较结果为(χ2=7.687,P=0.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5年期间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肺癌的深入了解和医疗技术的提升,在治疗肺癌上不只是单纯使用放化疗,目前临床上常应用手术治疗为主与放化疗为辅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肺癌上取得了显著成果[4]。非小细胞肺癌在早期具有易转移与复发等特点,加大了临床治疗的难度,并且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目前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在手术治疗中较为常见,其中主要以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与胸腔镜手术为主,但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上效果有所差异。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其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能够切除掉肉眼可见的淋巴结,需要开胸且将肌肉、肋骨切断,使得手术切口较大,术中出血量多,患者的机体会受到创伤,导致术后恢复速度较慢且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5]。随着微创手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主要是将内镜技术与电视技术进行结合而成的外科技术[6],相比起常规开胸手术操作更为精细;马景华等[7]研究中表示此手术方式具有恢复快、创伤小且并发症少等优势,在中央型与周围型肺癌及淋巴结清扫手术中均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在手术中利用特殊手术器械与微型摄像装置,能够准确分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术中可经胸腔镜视野的高清晰成像与放大作用下,使手术视野内的病变部位充分显现,能够明确患者胸腔内部病灶的具体情况;同时结合常规开胸术,在患者胸部作小切口,准确切除病灶,有效避免切断胸壁肌肉、肋骨等[8],起到缩短手术时间与减少术中出血量的作用,根据胸腔镜能够详细观察到整个胸腔、纵隔淋巴结及肺门等状况,具备高倍放大与深部照明的效果,对于淋巴结可清晰明确的反映出来,进而充分清扫淋巴结[9]。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不会对患者的背部肌肉与胸大小肌造成损伤,不会对患者的肩胛骨进行牵拉,手术创伤较小,可明显降低手术出血量,以此来减小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10];同时观察组术后随访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手术方案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情况的发生,促进术后身体快速恢复,进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上采取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方案效果尤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