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沿江景观带工程绿色施工应用
2020-01-11孔祥东
孔祥东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
0 引 言
水源是城市发展变迁的命脉,也是城市文明之所系。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源,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休闲娱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经济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建筑行业的转型,人们对工程施工产生的污染也越来越重视。依靠城市母亲河建立景观带公园成为城市文化建设和休闲娱乐建设的不二之选。因此沿江景观带工程的绿色施工工作也成为工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1 沿江景观带工程绿色施工在施工管理方向的应用
施工方在工程开工前就联合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确定绿色施工工作的开展,并且成立绿色施工小组,绿色施工小组包含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三方,以保证绿色施工工作的正常开展。
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任务分工和技术交底工作中从“四节一环保”方向进行考虑,定时组织绿色施工培训,提高全员环境保护意识。施工单位建立完整的制度管理体系,保证绿色施工工作落到实处。
2 沿江景观带工程绿色施工在工程施工方向的应用
2.1 环境保护
在施工现场设置环境保护标牌,可以提高全体环境保护意识。景观带工程中绿化用的农药单独封闭储存,以免流入附近流域,造成水质破坏和水中生物死亡。
2.2 扬尘控制
施工单位派专人定期洒水;对裸露土地和集中堆放的细集料使用绿网覆盖;运送土方车辆用棚布进行覆盖处理;施工入口处设置洗车池和吸湿垫;材料堆放区进行场地硬化处理,易飞扬材料封闭存放等等都是通过控制扬尘的方式,减少因施工产生的大气环境污染,对保证流域水文净化能力,保护大气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2.3 废弃排放
沿江景观带工程施工现场主要的废气排放有食堂产生的油烟排放,运输车辆的尾气排放,施工现场燃烧物的排放。在食堂设置油烟净化装置,使用国家年检合格的车辆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及禁止在施工现场燃烧废物等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大气污染,避免有毒有害气体产生,保护大气环境。
2.4 建筑垃圾处理
沿江景观带工程施工现场主要的建筑垃圾有:材料包装袋、电池、墨盒、农药、清表垃圾、拆除原有建筑物垃圾等。通过对材料包装袋、电池、墨盒、农药瓶的回收和将清表垃圾、原有建筑物拆除垃圾回填便道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土地污染,保证附近流域水文质量,废物二次利用减少了垃圾处理成本和便道材料成本,提高了工程经济效益。
2.5 污水排放
沿江景观带工程施工现场可以通过设置植草沟、设置雨水井和污水井、检查污水排放情况、制定流域污染防控方案等方式,净化水质,实现施工现场雨污分流,并且做到污水达标后排放。并且禁止将污水排放到附近流域中。通过严格执行流域污染防控方案来保护水资源,保护周围生态环境。
2.6 光污染和噪音控制
沿江景观带工程施工现场主要的光污染、噪音污染的来源有:运输车辆的使用,碎石机等大型机械的使用,施工现场对讲机的使用,夜间施工等。通过采用年检合格的低噪声大型机械设备,并定期维护;大型机械使用封闭管理;现场指挥作业使用对讲机;对附近居民区等易受影响区进行噪声监测;施工现场使用连续、密闭、可周转围挡;以及合理安排工序,尽量做到夜间无施工等方式,从声源处进行整体把控,降低生产噪音,对周围的噪音进行监测,防止噪音超过规范标准,从而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
2.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沿江景观带工程施工现场主要常见采购的材料有:汽油、板房、混凝土、钢筋、苗木、草坪、铺装材料、围挡、土方、模板、管材、办公用纸等材料。
通过就近取材的方式可以缩短运距,减少车辆损耗,提高车辆使用性能,减少汽油材料的使用。
通过实行限额领料制,控制用领次数,并记录形成领料台账的措施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并对剩余的材料进行记录与结算,加强对材料的整体把控。
通过采用轻钢型活动板房搭建项目部,可将板房拆解组装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通过粉煤灰等外加剂的使用,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因粉煤灰较混凝土相比价格更加低廉,所以本措施对降低生产成本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通过景观带工程中房建屋顶采用PVD膜材来代替原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减少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同时,PVD膜材施工工序简单,人力投入较少,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造价更低。
通过将景观带工程中购买的胸径不达标的树木用作便道绿化和取土场复垦,可以保证当地绿植覆盖面积,增加光合作用,净化空气,避免了乱砍滥发,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
通过使用BIM技术和CAD技术对材料用量、铺贴方式进行预计分析,节约混凝土、钢筋、铺装材料的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
通过合理安排施工的方式,实现模板及围挡的多次周转,用周转代替购买。
通过与周围其余建筑工地合作的方式,利用附近工地弃土作为园区塑型土和种植土,缩短了运距,降低了材料购买成本。
通过将废木质地板制作支护及模板,钢筋加工区剩余钢筋头制作鞋柜,统一发放至员工宿舍等方式,提高了员工生活质量。
通过用石笼网箱代替水泥制作挡土墙的施工方式,将工程绿色化、生态化,提高土壤的透水能力,对保护周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8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沿江景观带工程施工现场主要的用水区域有:生活办公区、施工现场和拌合站。通过把节水指标编制入劳动合同中,对水资源进行管理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将节水概念落到实处。通过施工区、生活区和办公区皆采用节水器具,厕所使用节水水箱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水资源用量。设置雨水回收装置可以利用雨水进行利用,减少对地下水的抽取。混凝土养护时采取覆盖措施,减少用水量。
2.9 节能与能源利用
沿江景观带工程施工现场主要的能源消耗有:运输产生的油耗消耗,办公产生的电能消耗等。
通过对生活区办公区及施工区大型机械进行电量分析;编制节能降耗控制制度;使用LED节能灯;施工区使用太阳能曝闪灯;不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高能耗机械,设备;实现施工机械共享;张贴节能标识等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节能意识,降低施工产生的油耗、电耗,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2.10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沿江景观带工程开工前应该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开工后分阶段实行动态管理,遵循永临结合的原则,尽量利用原有废场地做办公用,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减少施工占地面积,减少土地硬化,保护当地土地资源。
3 绿色施工开展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分析
沿江景观带工程绿色施工的开展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虽然环境保护方面可能会投入相应的费用,但是在节材与材料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中,绿色施工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经各开展绿色施工的工程总结得出,“四节”产生的经济效益,要远远高于环境保护的投入费用,节约费用约为工程总造价的0.5%。
3.2 社会效益分析
沿江景观带工程绿色施工的开展集中体现当地丰富水岸空间,注重亲水性、文化性、生态性,和技术创新,使用绿色施工技术,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植树造景,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改善周围环境,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渗透和净化,保护当地水资源,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造美好城市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4 结 语
我国建筑行业兴起较晚,绿色施工的推行也相对较晚,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每年因为施工而产生的污染已经占总污染比重的50%,绿色材料的使用远远不够,绿色技术的应用还有待提高。沿江景观带工程作为环境因素较多的工程类别开展绿色施工是建筑业转型的必然产物,也是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基本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