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分析及管理控制对策
2020-01-11刘世佳
刘世佳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9)
近几年,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变化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公路建设也开始走向高速发展的阶段。因为,国家的经济需要发达的公路交通运输来承载,这就要求我国公路建设必须具备高质量、高标准施工环境,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但是,越来越多的公路建设安全事故的发生给施工单位敲响了警钟,由此,公路建设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施工人员文化水平低、管理制度不健全、低价竞标及恶劣天气,导致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经常发生。因此,找出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不断完善公路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给公路建设创造最安全的施工环境。
1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
1.1 地质、外部环境的影响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很多公路建设都要经过比较复杂的路段,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极易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此外,还有极端气候变化的发生也是导致公路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例如:沙尘暴、暴风雪等。还有一些人为因素,例如: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噪声大、垃圾堆放不合理等环境污染问题,当地群众可能会与施工企业发生冲突等。
1.2 人为因素
施工人员自身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施工时忽略了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也没有熟练地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同时,公路工程施工人员很多都是临时工,而且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也没有经过专业的上岗培训,所以一线施工人员普遍缺乏安全意识,例如:在施工作业区不带安全帽、不穿防护衣,施工作业不规范等,综上不安全因素都给公路施工工程安全事故带来极大的隐患。
1.3 施工环境
我国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比如在工人生活区没有配备消防安全工具,或者易燃易爆物品没有放在指定的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大型施工设备没有按安全规程使用,缺乏科学管理制度,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
1.4 管理漏洞
很多施工单位逐渐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在施工中全面推广安全管理理念,但很多项目负责人往往只注重施工进度。同时,施工单位也存在偷工减料等不良行为,还有施工方案编制不完善、技术交底不达标等。
1.5 安全措施不足
在公路工程招标过程中,好多企业参与其中,为了能够中标工程项目,他们制造低价竞标的局面,这样就会导致施工经费不足,这样就会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支出,把应该用于安全防护中的经费截留,导致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用具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工具配备不足,这给公路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
2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管理现状
2.1 市场监管力度不够
市场经济稳定有序的发展离不开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目前,公路工程项目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种种状况。其中包括专业技术人员水平低、高级施工人才短缺、施工现场没有规范化管理等问题。当前,国内优质施工企业的转型,虽然表面看管理能力增强了,但是整体施工水平反而大不如前。现在很多建筑企业在中标后,就把项目承包出去,找一些单位技术人员到现场负责施工监督,这样就会造成工程质量大大折扣,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通常项目部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只是为例应付上级检查,与现场实际情况根本不符,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再者,施工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现场属于管理,只是在表面上应付了事,造成施工安全只流于形式。
2.3 缺乏安全检测仪器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经常要设置在地理环境比较复杂的区域,期间可能要经过一些复杂的地形水文环境,普通的仪器设备可能无法满足这样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这就需要使用智能化仪器设备了,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智能化仪器设备的重要性,并提前做好经费预算用于购置设备。这样不仅能保证高危作业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最重要的是还能比人工检测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概率。
3 高速公路工程安全事故的管理措施
3.1 明确安全管理目标
在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明确我国政府提出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合同签订要求,提出一个具体的可行性方案,以此保证施工安全有序地进行,而后交给项目部门,将各项责任与安全目标落实到每个部门,而后落实到每项环节及员工的身上,这将有利于现场施工保质保量的完成,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3.2 构建完善组织机构
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是达到预期管理控制目标的必要条件,并严格按照施工需求合理分配管理人员,并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引导下进行全面监控。同时,还要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判断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而后根据每项安全隐患提出可行的处理方案与现场管理措施,这样有助于保障现场施工质量,并达到预期施工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