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0-01-11陈静
陈 静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七临床学院)静配中心,辽宁 抚顺 113000)
乳腺癌是使在乳腺腺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除患侧乳腺,继之辅以化疗或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案[1]。因化疗药容易刺激血管导致不良反应,因此在术后化疗时多通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通过导管输入化疗药物。该种手段不仅避免反复静脉穿刺,还可有效防止化疗药物外渗,从而使化疗药物足量应用于患者机体,发挥治疗作用。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PICC置管期间如护理工作不当,易发生多种不良反应。本观察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中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行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排除不愿参与观察者,共有66例患者参与本项观察,所有入选患者均为女性,均已行乳腺癌根治术,且都为单侧乳腺病变。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33例患者平均年龄(56.2±9.7)岁,左侧乳腺切除18例,右侧乳腺切除15例;观察组33例患者平均年龄(56.62±9.8)岁,左侧乳腺切除17例,右侧乳腺切除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变部位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通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管选择健侧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由同一组人员进行操作。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定期换药,肝素封管等。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首先建立优质护理管理小组,由护士长牵头,选择技术突出、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作为组员。小组成立后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讲解PICC置管相关知识,让组员掌握PICC导管的操作及维护,并制订相应的标准操作流程,同时强调手卫生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建立卫生监督机制。②患者入科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穿刺血管条件进行评估,告知患者PICC置管的目的,告知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情绪。③穿刺前做好操作室消毒工作,严格皮肤消毒后使用一次性PICC穿刺包,严格依照PICC置管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置管成功后及时X线摄片确保导管准确到位。④患者在化疗输液期间责任护士要加强病床巡视,每次输液前要先给予回抽,见到回血后再使用生理盐水冲管,确保导管无阻力的前提下连接化疗用药,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输液的速度,保持PICC置管顺畅。输液结束后先使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然后使用肝素稀释液正压封管。⑤置管成功后责任护士每天要严密观察穿刺部位皮肤的颜色,维护穿刺点及附近皮肤良好的卫生状况,如果出现敷贴渗血、潮湿、翘边等现象时及时对敷贴进行更换。在更换敷贴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1.3 临床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PICC置管化疗1周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把观察所得数据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应用卡方检验进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化疗1周后发生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33),对照组患者化疗1周后发生静脉炎2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相关感染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7/3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
3 讨 论
乳腺癌已成为当前全球女性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病变乳腺后给予辅助化疗已成为降低乳腺癌患者死亡风险的重要措施,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化疗药物虽然疗效肯定,但经外周静脉给药是药物对外周血管刺激大,容易发生静脉炎,一旦化疗药物从血管渗漏到外周组织,可导致外渗区皮肤红肿、溃烂,组织发生坏死,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2]。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从外周静脉进行穿刺,将导管送达中心静脉,避免了外周静脉与所用化疗药物的接触,有助于防止化疗药物刺激血管,可有效减少静脉炎和化疗药物渗漏的发生[3]。因PICC是一项专业性强的操作,且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多处于血液高凝状态,PICC置管维护期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给予有效的护理手段就非常必要。优质护理干预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护理工作中处处为患者着想,一切护理操作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围绕患者需求来提高服务质量。本观察结果显示优质护理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提示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