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风病的溯源

2020-01-11周诗琴范奇雄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中风病医家病机

周诗琴,范奇雄,吴 飚

(贵州省遵义市中医院,贵州 遵义563000)

中风又名为“卒中”,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瘫痪、口眼斜、言语不利为主症,轻者可无昏仆而见突发口僻不遂。因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症见多端,与自然界之风邪特征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曰中风。西医称其为脑卒中,目前中风已成为临床常见病,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疾病之一,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癌症并列成为三大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现将历代医家对中风病概念、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总结如下。

1 先秦两汉时期

中风一词始载于《黄帝内经》,书中虽有“中风”一词,但其提及的“饮酒中风”“入房汗出中风”“心沐中风”,属于病因病机的概念,并不是目前人们认知的疾病名称。书中将与中风相类似的疾病称为“仆击”“薄厥”“大厥”等,半身瘫痪者则用“偏风”“痱风”等代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风论》云:“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1]《灵枢·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2]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首次将半身不遂与“中风”联系在一起,并根据病邪的严重程度,将中风病分为中经、中络、中腑、中脏,脏腑经络的理论也为后世将中风分为中经络、中脏腑奠定了基础。其对中风的阐述主要以“外风”立论,并认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是发生该病的主因。“外风”这一思想对唐宋时期的医家影响很大,所以该时期的许多医家在论及中风病时大多遵循“虚中外风”的思想理论。

2 隋唐宋时期

该时期虽然没有关于中风病的著作,但中风病这一概念已被大量医家认同,其中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云:“风痱之状,身体无痛,四肢不收,神志不乱,一臂不随者,风痱也。”[3]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载:“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偏枯者,半身不遂,肌肉偏不用而痛,言不变,智不乱,病在分腠之间。”[4]以上两书提及的“风口噤”“风舌强不得语”“风痉”“风角弓反张”“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风身体手足不随”等症状均是中风病的表现。《诸病源候论》中“中风”不仅是疾病的名称,也是临床症状,还是疾病分类的类别。隋唐以后,越来越多的医家认可“中风”作为疾病名称使用,探讨其病机理论也与日俱增。

3 宋金元时期

该时期医家对中风的认知呈百家争鸣之状,很多医家对中风有了新的认识,病机方面提出了“内伤”中风之说。

由北宋政府主持编纂的《圣济总录》首次提出“卒中风”为中风之名:“卒中风之人,由阴阳不调,腑脏久虚,气血衰弱,荣卫气竭,故风之毒邪,尤易乘间而入。”[5]此处所论“卒中风”与今之中风极似。再如南宋·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指出:“人或中邪风,鲜有不致毙者……盖风性紧暴,善行数变,其中人也卒,其眩人也晕,激人涎浮,昏人神乱,故推为百病长。圣人先此以示教,太医编集,所以首论中风也。”[6]首次将“中风”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名称讨论。

金元时期关于中风病名的新理论仍然在持续增加,而在新理论中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该时期的医家更突出以“内风”立论,金元四大家提出了火、气、痰、虚的病机,这可谓是中风病因的一个重大转折。刘河间在“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启发下,力主“心火暴甚”;李东垣则认为“本气虚亦中风”;朱丹溪主“湿痰”,认为中风是湿痰化热生风所致。

元·王履则从病因学角度提出了“真中风”和“类中风”的概念。其在《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中言:“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人有卒暴僵仆,或偏枯,或四肢不举,或不知人,或死,或不死者,世以中风呼之,而方书亦以中风治之。”[7]其中提及的“类中风”“真中风”正是当前医学所指的中风这一疾病。说明该时期各医家已接受“中风”作为一个独立的病名存在。

4 明清时期

该时期是中风理论的推进与发展时期,新词不断提出,新理论不断创新,新认知不断出现,让人们对中风这一概念逐步完善。

明·楼英首次将“中风”称为卒中。《医学纲目·卷十一·中风》载:“中风,世俗之称也。其症卒然仆倒,口眼斜,半身不遂……世又称为卒中。”[8]张景岳在这一时期倡导“内伤积损”的论点,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认为“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尔昏愦,卒然仆倒”。由此可见,张景岳已认识到中风的病因与过食肥甘厚腻、情志内伤、年老体虚等因素相关。他将王履“真中风”和“类中风”的概念延续,但认为这不能与风证完全分开,故将“属风”一词改为“非风”。并在《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中言:“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而知其本非风证矣。”[9]这一论述将“中风”从“风病”中抽离出来,作为一个病名独立存在。

清·王清任认同张景岳学说,主张“亏损元气是其本源”。此后叶天士进一步阐述“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之说,其根本源自张景岳。至此,医家们基本摒弃了《黄帝内经》的外风说,大部分转至内因致病,主要有元气虚损、肝肾阴亏、肝风内动、湿痰阻络等。

到清朝后期,西医思想开始陆续传入我国,使很多医家的学术思想不再局限于中医,而是将两者结合治疗疾病。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张锡纯,其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云:“《内经》初不名为内中风,亦不名为脑充血,而实名之为煎厥、大厥、薄厥。”[10]首次提出了“脑充血”和“脑贫血”的名称。由此可见,当时的西医理论对我国中医医家产生的影响,“西医为体,中医为用”这一理论已成为当时医家中西医结合运用的一个普遍现象。

5 当代医家

当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知更加全面,其名称也更加规范,治疗方法也更加全面。王永炎教授从事中风病相关的临床研究有数十年之久,他提出以化痰通腑法作为中风病的治疗原则,并研制清开灵治疗中风病的痰热证。早在20世纪80年代,王永炎教授就提出了预示中风病逆转危重的厥逆、呃逆、呕血/吐血、抽搐、戴阳证五大变证[11]。石学敏教授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疗法[12],并在临床运用40余年,治疗中风效果显著。此外还有很多的医学大家对中风病有独特见解,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本院脑病科作为国家级重点专科,经过长期的临床探索,结合从古至今各医家治疗学说,形成了独有的学术思想观点。即认为痰瘀互结、脉络闭阻是中风血栓病的病理核心,祛痰化瘀、搜剔通络为中风病的治疗核心,强调早期应用逐瘀、涤痰、通腑、开窍等治法及方药,根据脏腑阴阳、虚实等病因病机选用不同的协定处方,重视虫类药物在脑梗死中的应用[13],同时配合专科专病护理,将中医特色和现代康复训练方法结合,以降低患者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让该病有了更有效的治疗方针,使更多的患者减轻了疾病的痛苦。

6 小结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风”一词经过千百次的演变,才确立为现在所认知的疾病,使该病的治疗原则相对统一。本文对中风病名的衍生和发展进行了归纳、整理,以期为研究中风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猜你喜欢

中风病医家病机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的核心病机及用药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金元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与证治概述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
探析古今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一分为三辨证方法在出血性中风病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