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探讨

2020-01-11张秀娟

科学咨询 2020年49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物体师生

张秀娟

(甘肃省成县城关学区石碑小学 甘肃陇南 742500)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拓展能力的提升。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要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小学数学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数学教师要改变“授人以鱼”的教学方式,应该更加注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少教多学”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它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

纵观现状,尽管很多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有所了解,但由于现实的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学校对于小学数学“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做得并不好。很多教师因为教学方案的进度要求、考试要求等,很少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因此,很多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的兴趣不高,创新思维受到束缚。本文将探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及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实施“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一、“少教多学”模式的优势

(一)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中的“少教”并不是说教师将需要讲授的知识进行删减和简化,也并不是减少每节课应该讲授的知识量,更不是通过延长教学时间来达到“少教”的目的,而是应该传授核心知识,浓缩教学知识精华,找到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对知识的钻研达到更高的层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少教多学”中的“多学”不是说让学生去多背很多教材,而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灵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多思考、多实践。如果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很难而放弃思考问题,就会对其思维发展很不利。如果学生只是大量地进行思考而不动手去做来验证对错,那么思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没有意义。“多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学生不仅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也是很好的成长。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要做的是听课以及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这种模式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很淡的。而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会有很多交流的机会。这样可以促进师生之间更加了解彼此,增进师生间的关系。这种模式不是单向的教师教学生,而是教师也可以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学习到未知的知识,师生之间亦师亦友。这样,课堂气氛就会变得十分活跃,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更加容易开展,学生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2]

二、小学数学教学“少教多学”模式的实施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案,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为教学方案的创新奠定基础。一方面,教师要结合课本知识,把握课本中重要的知识点,找准教学方向;另一方面,教师也要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与知识相关的内容,更好地解决学生在“多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设计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观察物体(二)”(人教版)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分发相应的教学工具,让学生实际感受从正面看物体的样子与从侧面看物体的样子有什么不同,以及从三个角度观察物体后,物体的原貌应该是什么样的。教师还可以结合前面所学到的四则运算,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做到“少教多学”。[3]

(二)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应当从实际行动中发掘学生主动性的潜力,在学习“三角形”(人教版)中,让学生在课前充分了解三角形的特点、性质,以及与三角形有关的公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来解答,自己在课堂中认真聆听,然后及时补充知识点或者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以及纠正他们出现的错误。这样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很好地梳理知识点,帮助同学们理解。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钻研课本知识,全面深入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适当推行“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带动学生学习,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物体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麻辣师生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悬浮的鸡蛋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