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焊接理实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0-01-11李加伟

科学咨询 2020年49期
关键词:控制工程理实金属材料

李加伟

(青海省重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青海西宁 810000)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打破理论与实训课程教学界限的教学模式[1]。在这一教学模式中,中职教师可以将实训车间或企业实习岗位作为焊接知识教学的场所,一边进行焊接理论教学,一边指导学生进行焊接实践操作,最终使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焊接知识原理,加深对焊接理论知识的解读,推动自身焊接知识应用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在中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中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活动是中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转变焊接知识教学理念

在中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要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就需要从焊接知识教学理念入手,改变传统的“唯分数论”的教学思想[2]。新时代职业教育理念对中职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储备和综合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焊接知识教学时,要使学生形成焊接知识的学习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焊接知识应用能力,保证学生在遇到焊接问题时能够灵活处理。这需要中职教师转变传统的焊接知识教学理念,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以机械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中职生的焊接实践操作能力。

以焊接专业课程中“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相关知识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使学生在焊接操作过程中能对不同的焊接材料形成具有针对性的理解与操作,在这节课中,笔者摒弃了以前直接为学生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而是把学生带到了学校的实训基地,要求学生一边学习金属材料知识,一边挑选与观察材料并进行焊接操作。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重点为学生讲述了几种不同的金属材料存在的晶体缺陷,以及这些缺陷对焊接操作的影响,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焊接训练。这样的实践性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了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焊接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反思焊接操作和工作失误的机会,并通过加强课堂管理的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效提高了这节课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

二、转变焊接课程设计模式

在实际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在原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完善实践课程体系,是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活动的根本途径。在焊接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对焊接专业理论知识的解读,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在学时上更倾向于理论课程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焊接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安排较少。这种设计导致学生缺少焊接实践能力,不能及时发现焊接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灵活处理焊接问题。因此,中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以机械工程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对焊接技术教学进行合理改革,以达到“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育目标。

学校现行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结合机械工程行业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实践活动时长在教学总时长中的比例。同时,该计划在教学内容的规划上,采取了模块化设计方案:第一学期,针对学生“焊接和金属材料”相关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的情况,将教学重点定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教学,帮助学生夯实焊接课程的理论基础;第二学期,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焊接理论知识基础后,将教学重点放在焊接知识的扩展学习上,增加知识讲解的深度,引导学生学习金属工艺学等课程,并调整实践课程比例,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第三学期,以实践教学活动为主,在实践活动中穿插理论知识的回顾与总结,同时,通过各种技能知识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焊接操作能力,指导学生准备专业证书考试,带领学生在寒暑假进入工厂、企业实习,使学生初步具备岗位实习能力;最后一学期,主要带领学生参加企业或工厂车间的实习活动,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总结焊接和金属材料知识,培养岗位适应能力,为就业奠定基础。通过这样的课程构建,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中职生逐步发展,最终形成了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综合职业素养。

三、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推动学生实践能力发展

在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充分依托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通过带领学生到合作企业实习、构建新时代的“双导师”制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焊接操作水平,使学生在真正的工厂环境中学习、成长,为其今后的创业、择业奠定基础。

比如,在教学机械基础课程中的机械结构性知识时,教师不能只是为学生讲述机械构成和工作原理,还要带领学生到合作企业中观察实践,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傅的具体操作流程,明白这些基础机械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学校要深化校企合作,可以在合作企业中开展模拟实验和项目教学活动,结合企业创造的实训条件,充分利用恒压供水系统、料罐控制系统及自动化定位系统,提高学生对剥线钳、锡炉、热风枪等工具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明确工作流程,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四、结束语

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会影响中职生未来的就业与发展。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焊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要求下,教师可以通过焊接知识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深化校企合作以开展实践教学等方式,推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发展,使中职生在焊接操作中养成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控制工程理实金属材料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医学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新路径的探讨与实施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长沙特耐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隆重表彰在“中国主导、引领制定的ISO23123《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等三项国际标准”的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的决定
长沙特耐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工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纯电动汽车理实一体化教学智能实训台的创新设计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一种耐磨陶瓷金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