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转型

2020-01-11

科学咨询 2020年49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职业院校

秦 琴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珠海 519090)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心理学、哲学等相关知识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逐渐深入。人工智能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国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作为为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输出技术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应该基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进行教育发展转型,在校园内构建智能教学体系,提升信息教学的程度,从而满足人工智能发展的需求。

一、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的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要阵地,其内部存在的职业院校应该认识到粤港澳大湾区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作用,并根据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结合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科学技能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职业院校要搭建属于本校的智能互动教育平台,借助互联网及社会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行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全面型人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1]。

二、职业教学内容与方式创新

人工智能是包含十分广泛的科学。它是由机器学、计算机学、心理学、哲学等多方面领域组成,以智能化、信息化和数据化的形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应用,也使得人们可以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去进行社会的发展与开拓,加深了人们对于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程度。粤港澳大湾区的职业院校,应该结合人工智能发展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创新,搭建本校智能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选项,实现学生的民主化管理与教育。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的职业院校可以加大对于该地区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查力度,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对于人才需求的知识、素养及专业的要求,并根据调查结果对企业未来的人才需求进行预判,带领本校学生全面认知社会和企业;其次,粤港澳大湾区的职业院校要根据本校的教学专业,进行专业适用度的分析,预判人工智能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可能带来哪些新兴行业的发展,从而完善本校的教学专业;最后,粤港澳大湾区的职业院校要根据调查和预判的结果,进行专业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与创新,增加信息化教学的内容,并根据人工智能的发展需求,增加更多的选修课程,为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提供学习平台,促进学生技能、知识与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发展[2]。

三、终身化学习观念的树立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其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会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职业院校应该基于人工智能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自我价值。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加快。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各种教学资源。其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粤港澳大湾区的职业院校要结合人工智能为学生学习所带来的优势,进行学生终身学习模式的培养,使得学生可以主动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首先,职业院校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内外学习相结合的习惯,根据专业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进行知识的进一步拓展,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课内外综合学习的习惯;其次,职业院校可以对本校的教学基础设施进行完善,结合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教学情境的创新,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使其进一步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最后,职业院校可以结合人工智能的发展需求,进行智能学习空间的搭建,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及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学习计划,并不断根据智能学习空间所提供的知识进行计划调整,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职业院校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得学生毕业以后,在工作岗位上也可以根据工作需求进行学习,以满足社会及企业发展需求的条件[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粤港澳大湾区的职业院校在人工智能背景下进行教学的发展转型,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学习空间,使得学生可以不断进行自我提升,满足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基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并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使得学生可以在职业院校学到更多的实用知识,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