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成文教授针药结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经验撷萃※

2020-01-11樊静杰

河北中医 2020年11期
关键词:梅花针成文耳穴

樊静杰 郑 洁

(陕西中医药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46)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也称小儿多动症,具体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力差,易冲动,学习受阻,但智力正常,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1]。若不及早发现并采取正确治疗,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甚或导致患儿产生违法行为,这不仅对患儿本身的发展造成影响,更会对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现代学者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发病机制的认识主要集中于脑内神经介质代谢异常及脑广泛性容量减少,影响信息传递, 功能紊乱,以致难以自制[3-5]。西医对于本病的治疗多选用哌甲酯、苯丙胺、匹莫林等兴奋中枢神经类药,症状虽可暂时控制, 但副作用较显著, 长期服用会对患儿身体造成伤害[6]。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可归属于中医学脏躁、失聪等范畴,病因与先后天不足、情志不畅等有关,以髓海失养,脏腑失和,元神受扰为其基本病机[7]。

贾成文,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陕西省名中医,从事中医针灸教学及临床工作40余年,拥有丰富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不但擅长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痹证、三叉神经痛等针灸特色病种,对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癫痫、小儿脑瘫等神经系统的病症及很多疑难杂症的认识与治疗更是颇有心得,且疗效显著。现将贾成文教授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经验总结如下。

1 针刺治疗

贾成文教授临床工作中,师古而不泥于古, 参西而不悖中,在中国传统针灸学、现代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等中西医双重理论指导下,结合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在头部的投影,加之多途径叠加疗效大于单一手段疗效的理念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选穴灵活, 巧用手法,自成一体。

1.1 针刺方法 头皮针为主,体针为辅,梅花针叩刺,加之耳穴长期刺激,通过综合应用此4种针刺手段,力求全方位,多领域,共同奏效,甚则另奏奇效。

1.1.1 头皮针为主 脑为元神之府,主宰人的精神、情志等活动,治疗脑病多以调神为先。《内经》“头者,精明之府”“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提示脑部病症,其治疗穴位在头部[8]。结合大脑皮质功能在头皮部位存在对应的投影区,形成以头皮针为主的针刺方法。

对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贾教授多在“头皮神八针”的基础上随症配穴。头皮神八针为:四神聪、神庭、安神(即印堂)、本神。若有小动作频多、行为冲动等行为运动症状,则配以顶颞前斜线、枕下旁线等用以调节运动平衡;若有情绪不稳、自控力差等感觉症状,则配以顶颞后斜线等用以调节感觉平衡。操作:印堂穴采用提捏进针的方式,其余头皮穴均采用30°角飞针进针的方式至帽状腱膜下层,施以200次/min的高频捻转手法,后将针与头皮平行,根据不同穴位、穴线及患者具体情况刺入不同深度,留针30 min。

贾成文教授指出,头皮神八针诸穴处于额区与顶区,针刺该部位不仅可以维持人体执行运动和平衡协调能力 ,而且通过毫针的强刺激可以达到“气至病所”的效果, 进而调节额叶功能, 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皮层的自主神经冲动, 使紊乱的脑功能回归平衡状态, 明显改善症状[9-10]。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处于颞区,针刺该区可提高主动注意力,改善学习记忆[11]。通过刺激穴位对应的不同部位的大脑皮层,改善脑细胞代谢,激活神经突触,促进神经元修复,修复可逆性损害区大脑细胞,达到治疗效果[12]。

1.1.2 体针为辅 取双侧悬钟、三阴交、足三里及神门,配合随证加减。悬钟为八脉交会穴之髓会,针刺可填精益髓,充养脑窍。三阴交为肝、脾、肾三阴经之交会穴,可起针一穴而调三脏的目的。足三里有顾护正气,扶正以祛邪之效。神门为心经原穴,针刺具有养心安神作用。

随证加减:肾虚肝亢型,见急躁易怒,耳鸣,腰膝痠软及阴虚阳亢之象,配太溪、合谷、太冲;心脾两虚型,见记性差, 纳差,便溏及气血亏虚之象,配内关、足三里;痰火内扰型,见多动多语,心中多恼等痰火之象,配劳宫、丰隆、太冲。

1.1.3 梅花针叩刺 梅花针叩刺督脉及两侧膀胱经(包括脊柱旁开1.5寸与3.0寸的两条侧线),共5条线,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督脉为“阳脉之海”,膀胱经为太阳经,乃“阳中之阳”,五脏六腑之气皆输注于膀胱经的背俞穴,故选此二经叩刺,可调理各脏腑功能,使功能趋于平和。有研究表明,梅花针叩刺疗法可通过刺激经络,疏通经脉,通调阳气,调整脏腑功能,加强局部气血循环,改善神经和肌肉的营养,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3]。

1.1.4 耳穴长期刺激 中医全息理论认为,耳为一个全息部位,可反映身体局部甚至整体的功能,剌激耳穴后产生沿经络浅放射性感应,通过刺激神经中枢,从而改善大脑皮质平衡活动[14]。耳廓与人体脏器部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通过耳穴刺激,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及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改善临床症状[15]。

常用耳穴刺激点为神门、脑干、心、皮质下、肝、肾、内分泌等。操作: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用镊子夹取王不留行垂直用力贴压耳穴,脱敏胶布固定,适度按揉,留置3 d,3 d换1次,左右耳交替治疗。

1.2 针刺手法

1.2.1 飞针进针法 因部分患儿有畏针、爱哭闹、好动的特点,贾成文教授临床上多采用飞针快速进针,达到进针不痛或少痛的体验, 加之耐心安抚情绪,故可较好地配合医者治疗,提高依从性,因此临床疗效较显著。

1.2.2 治神与守神 基于多年的临床观察,贾成文教授特别强调治神与守神的重要性,注重手法产生的效果[16]。一则治神、守神是针刺治疗的前提与根本,可直接影响针刺疗效。二则通过实施手法,如提插、捻转、弹拨针柄等动静结合的留针方式,调动自身潜能。不但需要做到所刺部位有得气之感,更需通过手法操作,调动自身之气,使机体产生积极反馈效应。

医者在针刺过程中要善于言语诱导,使患者精神集中于刺激点,令医者与患者意存一致,共同体会经气所行所至及往来变化。治神要以医者的“神”合于患者的“神”,使医患合一,神气相随。在针刺过程中,应当全神贯注,强调快速入定,嘱患者用心感受,医患达到共鸣,同时在进针得气后,医者当集中意念于针下,细致体会针下的感觉,通过施以手法保留针感,做到谨守神机,不伤神气。

2 辨证用药

《内经》有言“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即指思维技巧、行为技巧无不由肾所出,故贾成文教授将补肾及安神益智贯穿始终,并提出“卫外以抵邪祛邪”理念,将扶正固表贯穿始终。治法以滋阴补肾,顾护卫气为主,以六味地黄汤合玉屏风散加减,自拟扶正归宁汤,适当随证加减,在病程发展中,需注意病理产物痰、瘀出现,临床治疗不可拘泥于一法,应灵活辨证。

扶正归宁汤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五味子、茯苓、女贞子、龙骨、远志、牡蛎、石菖蒲、黄芪、防风、白术等组成。方中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女贞子肝脾肾同补,益髓填精,充养脑窍,用于补益;牡丹皮、茯苓、泽泻清热泻火,利水除湿,诸药合用,补泻兼施,补而不滞,泻而有度,相互为用。五味子宁心补肾;龙骨、牡蛎重镇潜阳安神;远志、石菖蒲醒神益智定志;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助黄芪健脾益气固表,与固表而不留邪的防风相辅相成。

随证加减:性情急躁易冲动者,加赭石、胆南星,以平抑肝阳,化痰熄风;记忆力差,学习困难者,加枸杞子、龙眼肉、菟丝子,以固精充髓,充养脑窍;寐差多梦者,加茯神、酸枣仁,以养血宁心安神;消化功能弱,舌苔厚者,加鸡内金、焦三仙,以消食开导。随病情迁延,患儿可出现痰、瘀之象,可酌情加用半夏、神曲、胆南星化痰开窍,三棱、莪术活血祛瘀,并借助全蝎、蜈蚣搜剔强力,除络中瘀结沉痼之疾,推陈出新,瘀去而新生。

3 典型病例

李某,男,8岁,2018-11-15初诊。多动、注意力不集中6个月余,加重3 d。其母代述:6个月前开始出现小动作多,注意力难以集中,严重时上课期间不由自主地站立,无法安坐,性情急躁易怒,手足心热,于当地某儿童医院就诊,查头颅CT及MRI均未见明显异常, 考虑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口服“氟哌啶醇”治疗,症状略有减轻,一经停药症状反复甚则加重。3 d前患儿无明显诱因症状加重,于贾成文工作室就诊。刻诊: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 小动作频多,手足心热,纳寐可, 二便正常,舌胖有齿痕,苔厚腻,脉滑数尺部略弱。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西医诊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诊断:脏躁(脾虚肝旺,痰湿互结)。治疗方案拟以针药结合为主,辅以梅花针叩刺与耳穴贴压治疗。中药治当调肝健脾,消食化痰,扶正固表,调神安智。方以扶正归宁汤加减:熟地黄10 g,泽泻8 g,山茱萸10 g,牡丹皮8 g,山药10 g,茯苓8 g,远志10 g,神曲10 g,五味子10 g,煅龙骨(先煎)15 g,石菖蒲10 g,煅牡蛎(先煎)15 g,女贞子10 g,黄芪15 g,防风10 g,白术1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14剂。取穴:安神(即印堂)、四神聪、神庭、本神(双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神门(双侧)、足三里(双侧)、悬钟(双侧),针刺手法同前所述。取针后予以梅花针叩刺背部督脉及督脉旁开1.5寸和3.0寸的膀胱经第1侧线和第2侧线,以患儿耐受,皮肤潮红为度。最后予以耳穴贴压丸神门、脑干、心、肝、肾、皮质下、内分泌等耳穴。针刺治疗6 d休息1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2018-11-29二诊,注意力较前集中,可安静20~30 min,手足心热减轻,余症较前略有改善,舌胖微有齿痕,苔转薄,脉滑数。上方加胆南星10 g、焦三仙10 g,14 剂,用法同上。针刺治疗同前。

2018-12-1三诊,反映上课期间其注意力集中时间较前持久,学习兴趣增加,小动作减少,无手足心热,舌下络脉瘀斑瘀点。在二诊方的基础上,去泽泻、牡丹皮,加蜈蚣3 g、全蝎5 g,14 剂,用法同上。针刺治疗同前。

2018-12-27四诊,患儿脾气变好,可以按正常秩序上学上课,无其他不适症状。遂守方继续治疗1个月未再复发。每隔1个月电话随访1次,期间仅有1次因外感症状稍有反复,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

按:此例患儿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期间不由自主地站立、无法安坐等均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典型症状,故诊断不难。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性情急躁易怒、手足心热这均为脾虚肝旺之象,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脾常不足,又饮食不节,引起运化失常,形成积滞,积滞日久,蕴湿生痰,而出现舌胖有齿痕、苔厚腻、脉滑数等。治以补益先天、扶正固表为主,滋阴补肾,扶正护外,以调神定智,并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收奇效。

4 小 结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方案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广泛的认可,目前治疗的趋势在于如何选择接受度高且依从性好、疗效佳的系统诊疗方案,其无论对于患儿自身还是家庭、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社会价值。贾成文教授熟谙经典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思考总结优化诊疗方案,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上有独特见解且屡收奇效。针刺治疗选择遵从多途径叠加疗效大于单一手段疗效的思路,选择疗效好、依从性好且易于小儿接受的头针、体针结合梅花针、耳穴贴压共奏妙效。中药治疗提出“未病先防”,更是提出“补肾、卫外”为主线的理念。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具有病程长、易反复、难治愈等特点,因此将补益先天、扶正卫外贯彻始终,一方面可提高人体正气,培元固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另一方面卫外以防止疾病复发。

猜你喜欢

梅花针成文耳穴
篆刻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成文昊设计作品
自拟疏肝滋肾方联合梅花针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