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

2020-01-11胡真真陈国梁王家利

科学咨询 2020年49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胡真真 陈国梁 王家利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福建福州 350202)

十九大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需要深入贯彻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网络媒体时代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重的挑战,对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对此,高校要结合实际教学要求,充分挖掘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展开高质量的教学工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教育理念落后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冲击

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决定了在教学中的方法选择以及整个教学过程。当前,有部分教师还是运用传统教育观念进行教书育人,没有形成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的服务意识,导致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现有的理念没有随之更新,忽视了互联网中的信息,没有使其作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二)互联网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冲击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但是其中掺杂的良莠不齐的信息也影响到了大学生的价值观,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近年来,网络信息商业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很多网站都充斥了不良的信息资源,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大大降低。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网上冲浪,这些信息的负面性不断侵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日趋增大,很多学生选择利用虚拟网络世界逃避对现实的恐惧,逐渐沉溺于网络生活。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消磨学生的意志。

(三)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冲击

知识经济在不断发展,而大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相应也会影响到较学效果。学生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当前知识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以及对经济信息的处理之上,面对不同社会思潮、网络信息的涌现,教师亟需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根据自身的教育经验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核心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1]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建议

(一)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

高校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题网络,让思想教育工作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在专题网站上面进行红色文化的学习。在专题网站上,有最新的思政讯息,也有和教师沟通的窗口。学生可以在上面获取信息,也能和教师展开交流。这改变传统的课程只停留在课堂的理念。专题网站可以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例如,高校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手段,建立专门的专题网站,可以在网站中选出一些实在教育工作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展现,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并将思政内容和热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高校可以通过网络教育手段,让传统的思政教学课程与互联网相互连通;通过在线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实施思想教育政治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元化发展特点,从生活和学习以及未来工作方面给学生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指导,真正解决学生实际遇到的问题。[2]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发展,法治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法治建设,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网络信息的发展使我国的法治建设有了新的发展,法律法规、时事政策在网络平台上的传播更加广泛,普法教育工作也更加深入人心。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从法制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让思政教育和学生的学习相融合。基于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我国的法治文化建设。高校思政工作不能脱离法治而存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也要确保网络信息的高效传播。

(三)建立与学生互动的学习平台

网络信息飞速发展,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变得多样化,面对面交流时间较少,甚至是短信和电话使用频率也较低。学生更多选用了移动社交手段,比如微信、微博、网上慕课的形式等。结合这一情况,教师也可以选择这些手段和学生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互动平台,促进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心得,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学习工作交流,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微信公众号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发展和关注。教师可以在公众号上面及时发布一些极具时效性和真实性的红色文化内容,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思想教育工作的学习和了解。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推送一些信息,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情况。教师也可以将教学内容和推荐阅读资料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资料后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精选留言,解答学生的疑惑,回答学生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的平台的动态性发展,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改善教学工作的内容和教学方式。[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网络信息手段已经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选择。教师借助这一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有了更多的可能。同样,对于学生来说,互联网方便了学习过程,符合其自身日常的学习习惯。但不可否认的是,信息化技术也对思政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及时互动沟通,以实现教学目标,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