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路径

2020-01-11刘惠瑾

科学咨询 2020年49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网络媒体培育

刘惠瑾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将其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与行为习惯。新时代背景下,培育、践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路径,就是将核心价值体系渗透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高校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生活需求,精心组织、协调安排,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落小落细落实,从小处抓起、从细节入手、从实处着力,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多方渗透、全面融入。

一、强化理论宣传,发挥新时代价值体系的影响效力

在高等教育中,高校要采取多元形式、多种渠道宣传新时代价值体系与道德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学会如何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但是,新时代价值教育并不是强调个人利益的盲目牺牲,而是通过新时代价值体系的培育与倡导,促使当代大学生认识到统筹、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践行新时代价值体系。因此,新时代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要避免理论、教条的单一方式,以免引发大学生的排斥态度与逆反心理;而应该密切观察、深入研究,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现实问题,全面、适时把握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与心理动态,以新时代价值体系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增强大学生对新价值理念的情感认同,并将其践行于社会生活实践中。[1]

二、发挥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意识建设与思想管理方面的媒介作用

新时代价值观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融入,必须要树立意识形态的阵地意识。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传播媒介的日趋多元。网络媒体作为对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影响最为广泛、最为深入的媒介方式,在新时代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高校应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其中的作用。高校可借助网络媒体,向学生发布宣传信息,并积极研究新型网络媒体的运行方式,如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或者借助各种当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自媒体平台,将抽象的新时代价值观的培育、宣传融入大学生网络搜索与分享、传播过程中,促使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人物、事件中真切感受到新时代价值观的力量。高校在充分发挥校内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期刊等传统媒介方式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力,为大学生带来“正能量”的同时,还要积极利用新型网络媒体的阵地优势,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各种互联网学习平台,建立更为多元、生动、立体的新时代价值观宣传、教育方式,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新时代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与价值内涵。

三、尊重大学生个性,发挥新时代价值观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引领效力

鉴于高校大学生在生活背景、教育经历以及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性,在将新时代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过程中,高校要基于对大学生个性的充分尊重,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差异性、针对性的培育策略。例如,针对大学生的性别差异,对于女性学生,高校应积极培育其树立“大社会观”,开阔眼界,着眼于“大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与民族自豪感,而不是狭隘的自我满足;而对于男性学生,高校则要强化对其进行法治教育,使其能够做到自觉遵守,并培育成既拥有雄心壮志,又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社会主义新青年。针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高校也要结合其专业特色,根据其知识结构背景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新时代价值观教育。例如,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往往具备较强的人文思维,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强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理科专业的大学生则更倾向于科学思维。因此,新时代价值观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融入,应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有针对地选择差异化融入策略。

四、注重社会实践,将新时代价值观融入生活实践中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即教育”。新时代价值观源自于生活,是对社会生活主流价值理念的高度淬炼与全面概括。新时代价值观同样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落地生根”。新时代价值观强调社会实践,要真正引领大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生活,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明晰对错、辨别真伪。大学生通过在社会生活中践行新时代价值观,增强对新时代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与心理亲近。与此同时,大学生在实践中还可进一步熟悉必要的社会规则、社交礼仪以及法律法规。这可促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切实感受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强大力量。因此,高校要将新时代价值观的培育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将新时代价值观教育要求渗透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在社会大熔炉中检验与印证新时代价值观中个人层面中的要求,促使当代大学生将新时代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内化为自身行动。高校可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中,如组织志愿服务、开展社会调查、进行专业实习等社会实践,促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觉悟、增强理念,自觉践行新时代价值观。[2]

五、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需要将新时代价值观内含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只有将新时代价值观全面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强化理论宣传,发挥网络媒体的媒介作用,并且尊重大学生的个性,注重社会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的人才培育目的,实现高校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网络媒体培育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商业新闻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
关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少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