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11王红力

科学咨询 2020年49期
关键词:分层教材高职

王红力

(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 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我国的教育目前正在不断进行改革,致力于使教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高职教育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份子,不断地为我国培养技术型人才。数学教育是高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学生学习起来较枯燥,因此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下面,本文就分层教学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目前的教师教学主要是按照“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这种教学模式对全体学生进行统一的课程传授,不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性,从而造成一些长期跟不上课堂进度的学生产生厌学、逃学的心理,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分层不是毫无根据地进行分层,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等进行划分。对学生进行分层还必须具有隐蔽性,注意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其次,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实行动态的分层。如果教师观察到学生有进步,则根据其学习能力将其重新分层。这样动态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课堂效率。[1]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教师应为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且要兼顾优等层、中等层和学困层三个层次。面对高职院校的现实情况,教师应适当在教学目标上降低要求。面对优等层,教师可在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理解消化之后,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研究。面对中等层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重点掌握概念以及应用技能等方面。而对于学困层的学生来说,他们要将重点放在掌握课本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已修的学分能够达到高职院校毕业的要求。这样对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才能够保证教学效率,促进每个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

(三)对课堂教学进行分层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大多数学生都集中在中等层和学困层。因此,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兴趣来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是保证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师在平时上课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实际的应用能力来不断地放慢课堂进度,注意教学的重点,保证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对于学困层的学生来说,教师要适当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不断发言或者表现来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让他们努力地向中等层迈进。对于优等生和中等层来说,教师应时刻关注他们的课堂进度,带领他们向更高的层次发展。[2]

二、分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若想要实现教与学的融合,提高课堂效率,不仅教师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而且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尤其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有些学生由于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导致在课堂中缺乏自信心,也有些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就很少参与课堂讨论中。教师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地采取一些方式方法,激励学生勇于参与,积极回答问题。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的问题要恰当,不可以太过复杂,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得到答案。同时,对一些回答问题不太恰当的学生,教师应委婉地指出问题并积极鼓励。只有学生受到鼓励,他们才能够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选择适用的数学教材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采用统一的数学教材来进行授课。教材是实现学生教与学的重要载体。但这种统一的数学教材对一些学困层的学生来说,他们不能够很好地理解,以至于课堂进度慢,学习效率低下。这时,教师可以为学困层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教材来辅助学习。同时,一些优等层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教师也可以为其选择应用方面的教材来帮助他们加强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教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教材,才能顾及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能力,才能够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三、小结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教学应该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步伐而不断推进。分层教学对于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教师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对学生、教学目标以及课堂内容进行分层,并根据每一个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学习特点来进行层次化教学,既保证了优等层的学生能够不断进步,又保证了学困层的学生也能够学习到知识。这种方法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为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分层教材高职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有趣的分层现象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雨林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