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源市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思考

2020-01-11韩大鹏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年9期
关键词:水利局济源市抗旱

韩大鹏

(河南省济源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1 济源概况

1.1 基本概况

济源市,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地处河南洛阳、焦作和山西晋城、运城四市的中间地带,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市相接;西踞王屋山,与山西省运城市交界;南临黄河,与十三朝古都洛阳市接壤;东临华北平原,与太极故里焦作市毗邻,自古有“豫西北门户”之称。总人口72万,辖2个产业集聚区、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

1.2 气候概况

济源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处于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丘壑纵横,地形复杂;全市总面积1 931 km2,其中山区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88%,境内河流众多,多发源于北部的深山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630.60 mm,降水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其中降雨量的60~70%集中在每年6-9月份,夏秋之间雨量充沛,冬春之季雨雪稀少。

1.3 水利概况

济源市河流皆属黄河流域,境内有大小河流50多条,除黄河、沁河外,还有蟒河、东阳河、铁山河、盘溪河、苇泉河等河流;有大型水库河口村水库1座,中型水库蟒河口水库1座,小型水库21座。

2 济源水利信息化的意义

受气候、地理等条件的影响,济源市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局部性的洪涝灾害年年都有所发生。人们活动影响的加剧,使自然生态进一步恶化,致使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十分严重,有限的水资源和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矛盾越来越尖锐。水利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水利行业广泛应用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实现水利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的自动化,直接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等管理决策服务,提高水利行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为解决水问题,济源市已经建成了基本配套的水利工程体系,在抗御洪水、提供水源和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充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必须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才能提升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3 济源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

3.1 水利政务信息系统

2002年,按照河南省水利厅的部署,连通了济源市水利局和河南省水利厅的水利专用广域网,为防汛抗旱提供信息传输保障,同时也为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水土保持、农村水利、水利普查等提供了公共信息传输支撑,开通了系统内IP电话业务,组建了水利局内部的局域网;水利局机关使用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和省水利厅公文交换系统实现网络公文收发和传递;建设了济源市水利局门户网站,发布水利新闻、部门动态、工程建设信息,在社会上宣传水利人形象,网上办理水利政务。

3.2 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3.2.1 视频会议系统

2004 年,安装了河南省水利厅到济源市水利局的视频会议系统;2012 年,济源市水利局到各镇、办事处的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完成,可召开国家、省、市、镇办事处的防汛抗旱会商会议和各类水利视频会议,建成了济源市和镇办事处联动指挥的防汛决策支持体系。进行异地视频会商,可使全市防汛信息在10 min内能够收集完成并及时传递到各级防汛指挥部门,为防汛指挥赢得宝贵时间,为领导科学快速决策提供支撑。

3.2.2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2011年河南省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雨情、水情信息与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相关联,系统自动发送山洪灾害预警短信,启动预警广播,使危险区群众及时收到报警信号,及时做出相应准备,并进行安全转移,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2.3 图像监测信息系统

2015年在1座中型水库安装了视频监控站,11座小型水库和2 个河道安装完成了图像监测站,对水库、河道进行图像监测,防汛指挥部门能够随时掌握防汛动态,及时从容迎战汛情。

3.3 水文遥测信息系统

济源水文局多年来建成了河道水文站1处,水库水文站1处,遥测雨量站103处,水文巡测站5处;2020年在6条河道上新增水文监测站点,布设水尺及完成大断面测量;建设了1 个固定墒情站,5 个移动墒情站,为全市防汛抗旱提供各类准确的水情、雨情、旱情信息。

3.4 智慧水利平台

2018年在济源市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建设了智慧河长平台和视频会议主会场,智慧河长平台集成河道、环保、农业等各类适时信息,视频会议主会场可召开到各镇办事处的视频会议,为河长制和防汛抗旱会商的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3.5 水资源监测信息系统

2013 年建成的水资源监测信息平台,在全市布设了47 个地下水位远程监测点,监测地下水开发利用量,实现地下水自动监测和实时传输,是地下水资源利用的数据基础,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手段和技术支撑。

3.6 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

2015 年在虎岭水土保持监测站安装了雷达水位计、泥沙自动采样仪等设备,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4 济源水利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4.1 信息化建设存在很大差距

济源市至今没有一个指导性、全局性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对重点信息化项目不能统筹计划;市水利局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各镇、办事处的信息化建设很薄弱,影响了全市水利信息化建设总体部署,不能形成合力;水利政务信息系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文遥测信息系统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水资源监测信息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建设进展缓慢。

4.2 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建成了河南省水利厅到济源市水利局的水利内网,内网没有延伸到各镇、办事处和灌区、供水站、水库管理处、河道管理机构,造成各类水利信息不能及时上传下达;市水利局的硬件建设较好,各镇、办事处和灌区、供水站、水库管理处、河道管理机构的信息化基础硬件设施非常薄弱,影响了全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发展。

4.3 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不够

信息化建设需要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全市水利信息资源分散在不同部门和各专业领域,数据割据现象严重,数据交换与共享困难,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工作任务艰巨。

4.4 水利信息化管理和机构建设滞后

济源市至今没有专门的水利信息化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尤其缺少既精通计算机知识又熟悉水利专业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信息化建设项目因缺乏管理办法,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信息孤岛、浪费资金现象仍然很严重。

5 济源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5.1 加强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改造和扩建全市水利信息网,延伸到各镇、办事处和灌区、供水站、水库管理处、河道管理机构,实现济源市水利局通达各镇、办事处、灌区和水库管理处的水利网络连接;加强各镇、办事处和水利行业各部门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全市信息化水平。

5.2 建设水利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

建设以统一数据目录,统一共享数据库为基础的水利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实现水利系统不同业务部门、不同专业应用系统之间数据的有效联通,进行数据资源向上整合、共享、汇总与交换,方便个业务部门间进行资源的查询调用、统计分析、决策调度等,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整、业务的协调发展,为智慧水利平台建设奠定基础。

5.3 加快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

重点加快建设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资源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全市中小型水库监测预警系统和防汛应急通信系统,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实现全市水资源统一管理,全面提高水资源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快建设水利政务信息系统、水文遥测信息系统建设、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基本满足各项水利业务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

5.4 加强水利信息化机构和人才建设

参照《河南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制订《济源市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加强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设立专门的水利信息化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制定全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全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引进和培养水利信息化专业人才,为济源市水利信息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水利局济源市抗旱
水利局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优化研究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济源市关工委领导看望帮教失足青少年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济源市
防汛抗旱物资储备
村社贸易的形成与社庙演剧的传承*——以济源市南姚汤帝庙为例
浅析在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全民健身背景下济源市业余太极拳开展现状研究
堤上裂了一条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