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河南省中医治疗食管癌的历史沿革与展望
2020-01-11孙宏新蒋士卿孟亚奇段铮
孙宏新,蒋士卿,孟亚奇,段铮
1.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河南省位居中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中医大家灿若群星,如医圣张仲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等均对中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食管癌古称“噎膈”、“反胃”,被列为“风、痨、臌、膈”四大难治病之一,是中原地区常见肿瘤之一,历来被中医专家高度重视。本文谨对建国后河南属地中医专家防治食管癌的情况予以回顾(限于历史和文献资料收集的局限性,着重以郑州几家省级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为主),以资同道参考。
1 河南省中医药防治食管癌概况
2020年2月4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世界癌症日20周年之际发布的最新版《世界癌症报告:癌症预防癌症研究》中记载:全世界罹患癌症的人数增长迅速,仅2018年一年就新增1 810万病例,死亡人数达960万[1]。目前,肿瘤已成为威胁中国居民生命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据《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报告,中国目前肿瘤死亡居前五位的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2]。
我国是世界食管癌高发区,约占世界食管癌死亡人数的1/3,河南省食管癌死亡率居全国之首位。2020年4月15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河南省肿瘤医院发布的《2019河南省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河南全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68.31/10万,死亡率为162.02/10万;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第三位[3]。尤以安阳市林州(原林县)、新乡市、焦作市、南阳市等山区更为严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接近100/10万,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直接影响到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河南省成建制、政府主导的食管癌防治,可以追溯到1959年,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吴英恺教授组织华北四省一市食管癌防治协作研究,河南省政府卫生厅委托河南医学院(现郑州大学医学院)组织医疗科研人员,深入高发区林县与当地医务人员协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以县委书记杨贵同志为主任的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委员会,建立了林县食管癌医院、研究所和三级防治网,开展了病因调查、早期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协作研究,开创了食管癌防治研究基地。196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组织医疗科研人员参加协作研究。1969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卫生部加强了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基地建设。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先后派队,河南省卫生厅组织河南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医科所和安阳地区医院等单位有关人员成立了河南省肿瘤防治研究队,进一步加强林县基地的食管癌医疗科研学科协作研究。1978年改革开放后,为调整和加强林县食管癌防治基地的组织建设,经河南省卫生厅批准,撤消了河南省肿瘤防治研究队,在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了林州市肿瘤医院和林州市肿瘤研究所,河南省肿瘤医院和河南省肿瘤研究所参加林州的食管癌防治协作研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医疗科研人员撤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和河南医学院仍然继续承担林州食管癌防治研究协作任务[4]。
2 河南省中医药防治食管癌的机构建设
河南省内的中医治疗食管癌机构,主要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本部及其3家附属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以及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等。
河南中医学院(后更名为:河南中医药大学)1958年正式建校。其前身是1953年在当时的河南省省会开封市创办的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是河南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龙头和中心。名医辈出,基础研究力量扎实、深厚,在食管癌的基础研究、教学和临床带教方面成绩斐然。
1993年,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院1年后,郑玉玲教授创建了肿瘤内科,周宜强教授、郑玉玲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自1993年即开始对食管癌、肺癌、胃癌、乳腺癌、肝癌等常见恶性肿瘤进行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该科室为首批七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之一,2002年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成为当时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中医肿瘤重点专科;2007年起,开始参与国家“十一五”有关中医肿瘤(主要是肺癌、食管癌和乳腺癌)诊疗路径与临床验证的工作;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设有3个内科病区,床位数近200张,是河南省中医肿瘤协作组组长单位、河南省中医肿瘤区域诊疗中心、国家第二批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食管癌项目建设单位、河南省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等。一路风风雨雨,逐渐壮大。
3 河南省中医药防治食管癌的人才队伍建设
河南省的中医防治食管癌团队体现出明显传承关系。第一代团队成员包括郭文灿、李修五、邵梦扬等。第二代团队成员包括周宜强、郑玉玲、蒋士卿、高尚社、高萍、王祥麒、孙宝军、杨峰、王黎、焦智民(安阳)等;第三代团队成员包括马纯政、孙宏新、刘怀民、蔡小平、范宏宇、王大鹏等。基础研究成员基本集中在学院系统,包括了司富春、陈玉龙等组成的研究团队。
河南中医学院的李修五教授、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的郭文灿教授、邵梦扬教授最早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侧重肿瘤相关研究。
李修五(1923-1998),河南开封人,自幼随父行医,18岁独立应诊,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进修学校,为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河南中医学院创校元老之一。其擅长治疗急性热病、恶性肿瘤及内科疑难危重疾病,屡起沉疴。李修五教授长期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分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同时也是河南中医学院的内科教研室主任,和周宜强教授同事多年,教学相长。李修五教授使用虎七散治疗食管癌的经验最早由周宜强教授刊发于杂志;蒋士卿、高尚社、孙宝军等均为李修五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蒋士卿教授既是他的硕士研究生,也是国家人事部批准的学术继承人,较好地传承了李修五教授使用虎七散以及大剂中药治疗食管癌的学术经验[5,6]。
郭文灿教授退休后早年去世,其穴位贴敷生白、虫类药物治疗肿瘤等经验没有得到很好传承。邵梦扬教授从肿瘤医院退休后,以一己之力创办了郑州东方中医肿瘤医院,虽已年逾八旬,仍然坚持肿瘤临床工作;第一代专家中还包括郑州大学一附院王瑞林教授,早年也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全国委员。虽然他侧重在现代医学,但是对于地方中药冬凌草在食管癌的应用研究方面颇有心得,于上世纪80年代牵头建立冬凌草治疗食管癌协作组,发表多篇论著。
河南省中医肿瘤领域第二代传人周宜强教授,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培养的第三代弟子、研究生有蔡小平、孙宏新、范宏宇等30余人。郑玉玲教授培养了研究生马纯政、刘怀民、王大鹏、王新杰等多人;杨峰、王黎等为邵梦扬教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时带的学生和同事。焦智民教授本科毕业后,1997年返回学院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后到香港浸会大学游学,继而返回安阳市肿瘤医院继续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工作。孙宏新博士师从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朴炳奎教授,刘怀民博士师从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院士,加上来自北京东直门医院、上海龙华、曙光医院的年轻博士,其中多名专家在国内中西医肿瘤专业学会担任学术职务,老中青结合、国内外交流密切的中医食管癌防治团队基本形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食管癌中医药防治队伍逐渐壮大,在老一代中医肿瘤人的带领下,依托河南中医药大学、几家省级三甲医院以及河南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河南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等4家分会,实现了蓬勃发展。
4 河南省中医药防治食管癌的科研成果
4.1 科研文章
据不完全统计,我们食管癌中医防治团队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涵盖了古代文献、实验研究、专家经验、临床报道等诸多方面。
文献研究方面:司富春等[7]回顾了古代中医文献对食管癌的认识;李迎霞等[8]研究了古医籍中关于噎膈方药用药规律的文献;王玲玲等[9]探讨了《医学噎膈集成》的学术思想。
实验研究方面:既包括了食管癌现代发病机制的探索,也包括药物单体、经典方药以及经验方的作用机制研究:如郭军辉研究了胎儿食管上皮,食管癌和肿瘤附近食管上皮的蛋白质组学分析以及代表性差异蛋白PRX6的免疫组织化学表征[10];王玉萍等[11]观察了TRAF6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诸多研究者对α-细辛醚、冬凌草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启膈散、沙参麦冬汤、通幽汤、通道化噎丸、豆根管食通口服液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12-18]。
证素规律探讨方面:吕翠田等[19]使用聚类分析法对噎膈的证素规律加以研究;司富春等分别从食管鳞癌的中医证候聚类分析、食管癌中医证型和用药规律,以及不同证候食管癌的差异表达基因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20-22]。
专家经验方面:孙宏新总结了周宜强教授辨治肿瘤的经验[22];蒋士卿等[6]总结了李修五教授诊治食道癌的经验;李妍妍、洪永贵等总结了郑玉玲教授以“治未病”思想、心身同治法论治食管癌的经验等[24-26]。
临床研究方面:多为单中心、综合治疗,应用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或者配合放化疗,减轻毒副反应的临床报告。如李志刚等[27]以化疗联合培正散结通膈汤治疗中晚期食管癌;马纯政等[28]予化痰散瘀法对中晚期食管癌放疗增效开展了相关研究;王玲玲[29]观察了以涤痰化瘀方配合化疗治疗60例晚期食道癌的疗效;高冬冬、赵明燕等[30]观察通过中医药加微波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邵玉英等[31]采用临床对照方法用医院制剂通道化噎丸配合化疗治疗60例中晚期食管癌;李文虎[32]对五行针灸改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进行临床研究。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孙宏新等[33]探讨了食管癌-恶病质的治疗思路及策略,周浩本等[34]从气、痰、瘀角度论治食管癌。
4.2 专著
河南中医防治食管癌团队一直有肿瘤专著出版。从最早邵梦扬教授出版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中医肿瘤治疗学》、《癌症早期发现与治疗》;周宜强教授的《实用中医肿瘤学》、《常见中医肿瘤诊疗精要》、郑玉玲教授的《实用中西医肿瘤内科治疗手册》、《中西医肿瘤诊疗大全》、孙宏新教授《简明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一本书读懂癌症》等对于食管癌均有涉及。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发布的学会指南《肿瘤中医诊疗指南(ZYYXH/T136-156—2008)》,其中食管癌部分由蒋士卿教授、孙宏新教授撰写[35]。
4.3 科研成果
河南省食管癌中医防治相关的科研奖励丰硕,主要包括:
1980年,张潭沐研究团队完成的“冬凌草抗肿瘤实验研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袁珂研究团队完成的“冬凌草抗癌活性成分提取分离新工艺的研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郑玉玲研究团队完成的“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食管癌疗效机制的研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孙宏新《简明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一等奖;
2017年,陈玉龙“基于细胞STAT3通路研究健脾和胃法对食管癌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17年,司富春“食管癌证候信号转导及方药作用研究”获河南省第四届自然科学学术奖三等奖。
目前在研的3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及30余项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均以食管癌为主要研究病种。
5 河南省中医防治食管癌的学术创新
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李修五、郭文灿等教授长驻食管癌高发区林县,以祛腐生肌、活血化瘀为治法,对食管癌的治疗进行了初步探索,部分患者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李修五教授认为情志不畅和酒食所伤是两大发病因素,病理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痰、气、瘀,发病规律往往从实证到虚证。早期多为肝气郁结,或痰阻气滞;中期多气滞血瘀;晚期则正气衰败,并自创虎七散专门针对食管癌进行治疗[36]。
1984年,邵梦扬教授提出“全方位综合治癌”的理念,对于食管癌等常见肿瘤的治疗,倡导宏观调控与微观调节相结合,采用中药汤剂、针灸、穴位贴敷、气功等,同时与现代诊疗技术、心理疗法、食疗、运动等有机、动态结合,实行“一对一”的综合治疗方案[37,38]。
90年代,郑玉玲教授围绕“从阴虚论治食管癌”的理论创新进行研究。以养阴润燥、滋补肾阴、清热解毒为治则,研制出豆根管食通、地黄管食通等院内制剂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周宜强教授强调辨证施治的重要,将食管癌证型归纳为痰郁互结、气滞血瘀、脾虚痰湿、阴(血)津亏损四型,随证治疗。
河南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作为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食管癌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参与了中日友好医院牵头的食管癌中医临床路径的验证、制订工作。中医诊疗方案已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于2009年10月份正式颁布,在全国进行推广应用。
6 河南省中医药防治食管癌的方药研究
在食管癌的临床治疗上,几代医家分别总结出经验方药,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邵梦扬教授研发的抗癌辅助药“生白口服液”成功获得新药批文,正式生产;李修五教授的虎七散、周宜强教授的通道化噎丸、郑玉玲教授的豆根管食通、地黄管食通、蒋士卿教授的通噎丸等,有待后续深入研发。
7 河南省中医防治肿瘤领域的展望
建国后,经过三代中医肿瘤人的学术传承,河南省初步形成了稳定的发展队伍和研究方向。目前,河南省的中医防治食管癌研究架构已搭建成形,尤其是以2018年河南省中医院食管癌方向获批国家第二批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契机,在岐黄学者郑玉玲教授指导下,团结全省中西医同道、联系全国业界专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基地专项课题架构下,立项食管癌课题20余项,同时申请教育厅、省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多项,食管癌中医证侯规律研究以及多项多中心临床研究正在有序展开;目前已在全国建立了十个食管癌研究分中心;食管癌文献、本草、方剂,以及临证经验等专著也具雏形。我们期待,未来可在全国各级单位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形成行业认可的食管癌诊疗指引、临床治疗方案,使中医防治食管癌的研究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