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林业有害生物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2020-01-11张园园

花卉 2020年18期
关键词:林业部门植树造林生物防治

张园园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山西朔州 038302)

0 引言

林业建设质量事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尽管相比从前我国的林业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部分不利因素制约着林业的整体生长质量,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林木的病虫害问题,基于此,林业部门务必须把握好当前林业有害生物的产生趋势,并在明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防治对策进行解决。

1 林业有害生物产生的原因与趋势

1.1 原因

1.1.1 欠缺防治意识

近些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在这背景下,人们开始认识到植树造林以及林业建设的重要性,但却未能认识到有害生物防治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当下部分林业从业人员在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素质方面有待提高,而且并未充分调动起人民群众参与到林业建设中的积极性,使得林业主管部门要负责绝大部分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难以将防治工作以及植树造林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不能从源头上实现对于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还会对于林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1.1.2 监管防治不足

从目前来看,由于部分经营商和私企在法律意识方面比较缺乏,所以在进行有害生物防治以及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往往不会严格依照相关规定严格开展检疫工作,这样便难以起到对于有害生物的控制作用,使得林木遭到破坏。在该背景下,林业建设从业人员便无法第一时间发现病虫害并及时采取妥善的防治措施,再加上当前我国部分地区未能形成良好的生物防控体系,不利于林业整体的健康发展。除此以外,林业建设植树造林时大多会适当引入部分外来物种,这便埋下了有害生物入侵的隐患,有害生物极有可能会在生长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加快繁衍,甚至会同本土有害生物相结合而造成新型的有害生物,这对于林业有着十分严重的危害。

1.1.3 气候环境以及有害生物自身原因

对于林业树木来说。潮湿的土地以及温和的气候比较适合树木的生长,但也会引起大量有害生物的肆意繁殖,特别是对于病菌类有害生物来说,其有着更快的繁殖速度,往往会对树木的根部以及干枝有着较强的腐蚀作用。微生物在林业有害生物中有着较大的比重,而且该类微生物自身的特点比较明显,包括生命周期短以及繁殖速度快等,微生物能够快速适应周边环境,其大多会采用寄生的方式存活,在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大多会通过药物治理的方式应对微生物的问题。过分使用化学治理措施,对林业本来的生态环境有着极强的破坏作用,不利于林木的健康生长,同时,若是一直采用同样的化学防治手段,势必会提高有害生物自身的抗药性,久而久之化学防治措施便会逐渐失效,甚至还会加剧病虫害的威胁。

1.2 趋势

1.2.1 面积逐渐过大

新时期,我国植树造林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人工林的面积正在逐渐扩大,但是该种植树造林形式的使用往往会使得统一林区内有过多单一种类的瞩目存在,这样极有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有害生物危害,并增加林业防治工作从业人员的工作负担以及工作难度。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部分有害生物逐渐扩散,并提高了抗药性以及频率。

1.2.2 种类越来越多

新时期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越来愈多,尽管同从前相比,在相关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对早年间严重影响林业建设的马尾松毛虫以及油松毛虫等有害生物进行了高效的控制,但是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更多全新品种的有害生物。在这背景下,若不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手段进行优化更新,便会难以控制越来越多的有害生物种类,加重当下有害生物的危害,对于林业的正常发展有着严重的制约作用。

1.2.3 危害日渐严重

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快,我国同世界之间经贸往来愈加频繁,使得外来物种对于我国本土林业建设的破坏逐渐加重。以松材线虫为例,早在20 世纪80 年代,松材线虫隐藏在松木建材中进入我国,随后便一直对我国多个地区的林业建设造成威胁,至今仍然存在,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只能起到缓解作用,难以真正将其消灭。

2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对策

2.1 提高防治意识

良好的防治意识是高效开展防治工作的根本,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在不断努力下才能取得成果,所以,林业部门的有害生物防治人员务必要提高自身的防治意识,为后续防治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林业部门可以采取在林间悬挂横幅,印上相关宣传标语、加强对于防治人员的培养并组织集体交流学习以及分发宣传册等措施,时刻提醒相关人员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以此提高自身的防治意识。与此同时,林业部门可以树立起有害生物防治的标兵,发挥其榜样作用,让其他防治人员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来,努力获取相关知识并投入到自身的工作中去。以某地区的林业局为例,为了能够强化林业局中有害生物防治从业人员自身的防治意识,充分认识到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林业部门在每个月都派遣相应的监督人员深入到林区深处,对相关防治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进行充分考察,并采用宣传册的形式将防治方法打印出来,分发到工作人员手中,此举有助于林业部门整体防治意识的提高,为后续实际开展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2.2 加强监管防治措施

2.2.1 提高应急防治能力

加强监管防治,首先应提高林业部门的应急防治能力,既要完成好前期的预测预警工作,还要强化对于有害生物产生之后的灾害处置以及应急防治。林业部门应当加强对于卫星导航定位以及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构建起良好的应急防治指挥系统,并建立起一支专业素质以及专业能力过硬的应急防治队伍,事先准备好有害生物应急防治所需要的各种药剂以及设备,进而高效地处理林业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生物危害。除此以外,林业部门还应加强对于防治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业务水平以及专业素质的培养,以便在灾害发生之后,能够及时地进行响应,妥善处理好病虫害问题,尽可能降低经济的损失。

2.2.2 开展科学造林工作

除了高效开展应急防治以外,林业部门还应进行科学造林工作,一方面,应严格遵循适地种树的原则,在科学的标准、技术以及理念的支持下,加强对于乡土树种以及优良品种的选择,提高苗木的质量,以此实现其对于病虫害抵抗能力的提升,确保植树造林任务的高质量完成,构建起和谐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同时,林业部门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人工造林的方式进行升级,将原有的纯林逐渐转变为混交林,以此解决好病虫害问题。另一方面,林业部门需要对森林经营规划展开科学编制,精准提高森林质量,并加大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力度,着重处理好退化林分修复以及低质低效林改造的问题,切实保障好森林资源的功能以及实际质量。林业部门可以加强对于社会资本的有效运用,加大力度开展健康产业,有效地结合休闲度假旅游以及生态旅游,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可以采取退耕还林以及封山育林等措施,以此提高森林本身的修复能力。

2.2.3 加强检疫工作

与本土的有害生物相比,外来生物有着更大的不利影响,而且对其的防治对策更加困难,基于此,林业部门务必要加大检疫工作的力度。林业部门应从国家所颁布的相关标准以及要求出发,严格做好针对植物产地以及调运的把关工作,同时加强建议防治,从根本上断绝有害生物的入侵以及繁殖,缓解我国当下普遍存在的有害生物危害问题[2]。

2.3 合理选择防治方案

2.3.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手段是林业建设防治有害生物的重要措施,主要有三种防治方法,首先是人工捕杀法,这种方法能够实现大范围对群居害虫的捕杀,以便于对其进行集中消灭,同时能够去除还没有孵化的虫卵。其次便是阻隔法,该方法主要指的是在林间设置障碍或者毒环,将路过的害虫杀死。最后是诱杀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而展开捕杀。

2.3.2 化学防治

物理防治手段大多会在虫害初期或者是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使用,若是虫害逐渐严重,并且面积呈现日渐扩大的趋势,则是必要采用化学防治手段,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杀死害虫。但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影响周边环境。要重视结合病虫害类型进行科学选择,保障浓度合理。另外,要保证用药时机的正确性,确保最大化发挥农药的作用。

2.3.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手段在当前是较为科学的一种有害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是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对其进行捕杀。可以从林间害虫的实际数量出发,放置一些他的天敌,并适当采取相关手段吸引蜘蛛以及鸟类等到林间进行捕猎,以此起到对有害生物的长期治理效果[3]。

3 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对于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能够提高我国林业整体建设质量与效率,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应树立起良好的有害生物防治意识,同时加强监管防治措施,并结合时代要求,优化选择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案,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林业部门植树造林生物防治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关于新时代环保背景下我国地方林业部门审计工作的思考
探析如何加强林业部门预算管理工作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植树造林共参与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