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中的意义

2020-09-21朱泰恩

花卉 2020年18期
关键词:林业规划区域

朱泰恩

(云南省宣威市林业和草原局,云南宣威 655400)

0 引言

我国现代化发展使各个领域得到全方位的有效革新。我国林业发展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落实中,获得长效的进步。基于林业生产的现代化建设要求,需要相关人员高度重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借助科学、先进的手段,促进其在林业发展中切实发挥作用,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障。

1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内容介绍

1.1 林业调查

林业调查工作是以相关国家林业建设单位为主导,全面分析林业在生产经营等多方面情况,有针对性分类别实现林业资源的总体规划,并确保资源得到准确的档案管理建设,控制森林砍伐情况。

1.2 林业设计

林业设计建立在总体的林业建设目标中,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完整表述具体工作计划,确保得到具体、细致的工作内容[1]。

1.3 林业规划

林业规划是以国家视角出发,针对目前林业总体发展现状,建立在系统的分析中,最后制定出具有长远性质的林业建设规划。使传统林业发展规划得到有效总结,为未来林业发展提供具体可行的指导意见,为林业建设得到了科学规划上的保障。

2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中的价值与运用

2.1 森林资源保护

建立在完整森林资源相关信息掌握基础上,通过对信息数据的有效提炼与总结,可进一步制定出较为具体可行的生产建设规划。林业调查规划可促进对森林林木质量加以总结,并将在针对性分类中细化其数据信息的处理,立足在有效的总结分析中,最终实现了全面实时的林业生产现状反映。林业调查规划为工作人员实现快速的信息提炼,使林业管理效率与质量显著提高。同时,在良好的数据基础上,可促进林业生产问题的准确分析,使解决措施能与问题得到有效对应,强化管理手段,使我国森林资源得到良好的保护。

工业发展使能源消耗急剧加大,基于气候逐年恶化的现状,环境治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焦点。教育事业发展使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更加深刻,环保意识已经深入渗透在人们的脑海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综合分析当下发展形势,在新的要求下,林业产业也迎来了全新挑战。国家方针政策在环境保护上的倾斜,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区域内的环境保护方案,乱砍乱伐情况得以有效遏制,在全民参与林业资源保护的热潮中,其保护力度得到显著加大。基于林业调查规划新发展,为我国林业生产指明了新的建设道路[2]。

2.2 个人权益保护

林业调查规划在个人利益保护方面效果显著。在我国林业生产中,承包林地的现象十分常见,其优势在于实现了林业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同时,一旦林业承包者在经济利益上与使用者产生分歧,将引发了大量经济纠纷出现。因此,要切实保障两者关系的有机协调,做到有效的利益兼顾。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林业调查规划功效的发挥,深入挖掘其深刻含义,促使林业调查规划能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落实,实现承包人员与使用人员在利益上的权衡。建立在个人利益的保障基础上,推动国家经济利益的长足发展。

与其他种植业发展基本相同,林业生产应将管理工作予以充分落实。其具体内容包括要对林权区域做出详细的分配,明确各个主体在林业生产中具有的权益。例如,某地在为确保区域得到有效生产规划,基于社会参与承包的形式,种植大批树木于该区域内。这时树木砍伐区的经济利益归属就成为林业生产规划中的关键思考点。因此,相关部门在完善前期资料收据收集的基础上,根据林业调查规划内容提要,将林木使用、归属权进一步划分,明确各主体间利益分配,将林业经济纠纷扼杀在摇篮中,有效维护固有的林业生产利益。通过有关部门的合理调配,使更多社会力量涌入到林业生产之中,使林业生产、资金渠道得到有效拓宽,促进林业在发展中经济的繁荣进步。

2.3 推动经济发展

基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需求,应切实保障将林业调查规划纳入其建设内容之中,实现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使林业生产可以有效跟进国家经济建设速度,与社会发展相契合。通过林业调查规划可得到林业发展现状的客观反映,建立在林地资源效益、质量等各方面的调查之上,从整体上反映出我国的生态化发展。因此,林业调查规划的落实,使我国林业建设有据可依,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2.4 促进生产管理

从林业生产短期利益出发,林业调查规划可促进林业归属者经济利益的有效提高。从长期利益出发,通过在区域内大面积种植林木,实现当地水土的改善,进而为区域内生态、地质环境带来良性影响,使区域得以拓展更多途径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3]。依托于林业调查规划,以点及面,促进了从区域到整个国家的林业资源的统筹优化,使各级政府基于下属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更具针对性,切实保障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林业调查能够针对区域内林业的生产结构模式选择展开研究,进一步就树种选择等内容提供具体的数据分析,使林业生产决策得到更为良好的指导。

2.5 为林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作为工业大国,我国环保意识近年来一直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带动林业的经济发展地位随之提高。就目前而言,林业发展仍倾向于经济效益的提升,生态作用的重视度相对较低,这就导致实际林业生产活动偏离了国家对林业的规划方向要求。我国林业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在经济效益方面的侧重实现了短期内的经济进步,但是基于林业的长期持久发展,将导致一定程度上的林业资源浪费,生态平衡的破坏,进一步加重了社会的发展负担,国家不得不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加以治理,相比之下,短期内的经济进步则体现出明显的捉襟见肘。区域内存在明显的各方面差异,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均衡度不高,部分区域处于长期缺水状态,林业发展受阻严重,这时,如果盲目将林业予以推广,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区域内林业的发展,应将重点落实到实地的调查规划中,确保各地区内得出数据信息的高度准确,更以此作为重要参考,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发展。

良好的林业建设离不开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撑。因此,在相关林业工程开展前,应使实地调查规划落地,其调查重点内容包括水资源的分布、适宜种植树木种类等,在区域内的林业选材中,要将生物多样化的相关理论有机融入其内,确保区域内能实现良好的生物种群多样性,通过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后续林业发展规划提供良好的数据借鉴。

3 林业调查规划在林业生产中的要点分析

参考以往经验,基于林业调查规划,在数据处理方面的流程主要集中在调查、统计以及分析三个方面,随着时间流逝其传统的数据处理已经落后于现阶段的城市发展,使林业的后续工作难度升级,增加了林业后续工作的工作量。社会在进步中对林业发展的改革提出了需求,林业调查规划为林业正确发展方向提供了具体内容,实现了林业在模式上的系统规划。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自动化技术已经渗透在各行各业之中,促进了行业内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因此,林业管理人员应促进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提高,将时下最为先进的自动化管理手段与大数据平台引入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促进林业内部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切实保障林业调查规划的效率控制在预期范围内。借助现代网络平台,将智能产品,类似于传感器等,灵活运用其中,实现林业资源动态的实时监控,如图1所示,促使林业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稳步前行。

图1 林业动态资源监控

4 结论

在林业发展中,盲从乃是大忌。相关人员应将因地制宜作为林业规划的重要原则,针对本地区在地质、土壤以及温度等多方面条件综合分析,建立在总体的设计方案下,明确树种、花草的种植与分配。立足在区域内原有的林业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实现区域内林业的综合管理。

猜你喜欢

林业规划区域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迎接“十三五”规划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