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边境地区利用甘蔗尾叶养牛新做法探究
2020-01-11李晖仁
李晖仁
(广西崇左市畜牧站,广西 崇左 532200)
崇左是“中国糖都”,全市年甘蔗种植面积保持在26.66万hm2以上,加上玉米、花生、木薯、黄豆等多种农作物,年产农作物秸秆700万t以上,年可承载牛羊饲养量达100万头(只)以上,利用甘蔗尾叶等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牛羊养殖业潜力巨大。崇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牛羊养殖业发展,以政策引导鼓励大力发展牛羊养殖,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牛羊养殖业发展的决定》、《崇左市加快牛羊养殖业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增加牛羊养殖扶持补贴的通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1 基本情况
在崇左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与推动下,崇左市蔗叶养牛产业扶贫项目于2019年正式启动,6月11日,市人民政府与中禾恒瑞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签署《崇左市蔗叶养牛产业扶贫项目框架协议》,并于7月26日,印发了《崇左市加快推进蔗叶养牛产业扶贫项目(2019—2022年)工作方案》。
项目由中禾恒瑞(广西)有限公司实施,计划投资27个亿,在崇左市6个县(区)建成总存栏5万头规模的纯种安格斯种牛养殖项目,配套建成年屠宰6万头牛的屠宰加工厂1个。项目龙州养殖基地、大新养殖基地及天等养殖基地均已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12月份可开始陆续进牛。
2 主要做法
2.1 撬动金融杠杆,探索政企资本合作新模式
本项目计划投资27个亿,其中项目公司自有资金4亿元,银行贷款16亿元,养殖场地建设7亿元。项目公司中禾恒瑞(广西)有限公司由广西左江金土投资有限公司(崇左市国资委下属企业)与中禾恒瑞集团有限公司合股成立,共同出资4亿元(其中金土公司出资1亿元,占股25%;中禾恒瑞集团出资3亿元,占股75%)。4亿元作为项目资本金,通过向农发行崇左市分行担保贷款16亿元。养殖场地建设涉及7亿元,由项目公司与各县(区)政府达到合作协议后,各县(区)政府自行负责筹集资金,建设好养殖场地,项目公司以租赁的形式租用养殖场地,交纳一定的租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得到有效实施。
2.2 大力开发利用甘蔗尾叶、全株玉米等秸秆资源
我市甘蔗尾叶等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年产700万t以上,是牛羊良好的饲草料资源。项目公司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动合作社从农户手中统一收集甘蔗尾叶、全株玉米等秸秆资源,以订单采购模式,进一步鼓励和促进农户收集甘蔗尾叶及种植全株玉米的积极性。
2.3 “1+N”模式,发展适度规模合作标准化养殖场
项目公司完成核心牛场建设后,以核心牛场为中心,在周边发展当地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建设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通过统一防疫、统一配种、统一回购、统一营养的“四统一”方式,为合作养殖户提供养殖、防疫、繁殖等技术,并以协议价进行统一回购,保证养殖户利益。
2.3.1 育肥牛养殖 项目公司将育种场繁育的育成牛,以协议价卖给合作养殖户养殖,在公司的统一管理下,养殖户养殖6~10个月后,由公司以协议价统一回购,集中调整式育肥后,标准化出栏。
2.3.2 能繁母牛养殖 项目公司将育种场繁殖的种母牛作为青年能繁母牛,以协议价卖给合作养殖户养殖,在公司的统一管理下养殖,母牛生产后由项目公司按照协议价统一回购小牛。
3 进展成效
3.1 蔗叶收储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项目启动后,项目公司便开始饲草料的收储工作,通过与龙州县亮剑牧草加工合作社合作,委托合作社代为收储加工甘蔗尾叶、全株玉米等,目前已完成收储2万多t。亮剑合作社已建成金龙镇双蒙村、逐卜乡锦阁村、上龙乡上龙村三个秸秆收购加工点,每个收购点日收储甘蔗尾叶等秸秆150 t以上,带动农户400多户。同时,借助于项目公司养殖项目的饲草料巨大需求,合作社继续扩大规模,在龙州县逐卜乡、响水镇、龙州镇等地新建3个蔗叶加工点,全部建成后,合作社年收购加工饲草料量将达到10万 t。通过合作社收购加工,在甘蔗榨季,中壮年劳动力一天可收集甘蔗尾叶出售后可获得200元左右收入,老人通过收集甘蔗尾叶出售一天也有50~100元不等收入,真正实现农民增收。2019年,亮剑牧草加工合作社共收储甘蔗尾叶等秸秆2.92万t,直接增加农民收入438万元。
3.2 推广全株玉米种植
项目公司根据养殖需求,通过合作社,动员农户发展全株玉米种植,通过种植技术指导,统一保价收购等措施,鼓励农户利用荒山荒坡、闲置土地等种植全株玉米,在甘蔗地中套种全株玉米等,合作社进行统一保价收购,即能保证在非榨季时甘蔗尾叶短缺情况下新鲜青饲料的供应,同时能增加农户收入。目前,项目公司与龙州亮剑蔗叶加工合作社合作委托收购全株玉米,合作社已经与龙州县、大新县的5个乡镇18个村108个自然屯的农户签约种植全株玉米共250.4 hm2,辐射带动农户共2 324户,其中包含贫困户606户。
3.3 “1+N”模式,带动周边发展肉牛标准化养殖
目前,项目公司在龙州县、大新县及天等县的养殖基地已顺利开工建设,预计到2020年12月份,龙州县及大新县基地可开始进牛生产。期间,项目公司已在全市范围内宣传推广“1+N”合作模式,不少养殖业主认可该合作模式,其中不乏一些闲置牛场。比如凭祥市,通过摸排与沟通,全市有8家养殖企业希望通过“1+N”模式与项目公司达成合作,目前合作双方正在对接合作具体细节,同时与当地政府对接由政府担保来促成合作。
4 主要经验和创新点
1)通过由当地政府负责自行筹集资金建设养殖场地,项目公司通过租赁养殖场的方式,即可以发挥政府在资金及项目前期建设的优势,又能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当地重点农业项目,让社会资本投资更放心,更安心,社会资金投资可预期,有回报,能持续。在此模式下,企业不用投资建设栏舍,只要与县政府签订好养牛场租用协议,筹集好养牛周转资金就可以“拎包入住”,没有任何抵押手续,比银行融资成本更加低廉,大大减轻了养殖企业的投资负担。
2)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入中间环节,连接养殖企业和农户,为青饲草料收集加工提供保证。甘蔗尾叶收集加工是一项繁琐且零碎的工作,龙头养殖企业直接向社会收购甘蔗尾叶耗时费力。龙头养殖企业通过与当地草料加工企业签订收购合同,有计划的预支部分草料款,草料加工企业有合同及部分货款保障,可最大程度的发动农民收集甘蔗尾叶及种植全株玉米后出售给草料加工企业,草料加工企业通过现结草料货款方式,进一步刺激农户加大甘蔗尾叶的收集。
5 下一步考虑
5.1 稳扎稳打,培育肉牛养殖基础产业
肉牛养殖基础产业包含甘蔗种植、牧草种植、肉牛养殖等方面,是整个肉牛全产业链项目的基石,通过多方投入共同夯实基础,推动产业扶贫、经济发展进入实质性阶段。肉牛养殖基础产业也是产业扶贫关键所在,特别是在购买母牛、架子牛育肥养膘过程成本较高、花费较大,是嵌入贫困户参与产业的主要过程。通过“1+N”合作模式解决农户前期投入大、养殖技术薄弱,市场抗风险低等问题,实现合作双方共赢。
5.2 做大做强屠宰加工等关键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包含肉牛屠宰加工、饲料加工、食品初加工、有机肥加工、皮革制造、医药制造等,其中屠宰加工、饲料加工等产业是全产业链效益最好、最为关键环节。在做好肉牛养殖基础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屠宰加工,建成一个年屠宰6万头牛规模的牛屠宰场。
5.3 打造“广西甘蔗甜牛”战略品种
在上述工作取得良好进展的基础上,有步骤有计划地向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申请有关“广西甘蔗甜牛”等商标,打造“品味独特、绿色安全、性价比高”的“广西甘蔗甜牛”等知名战略品牌,将产业扶贫项目生产的肉牛、牛肉及关联产品逐步打上广西特有商标。